hi,我是胖胖。
声明一下,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一些无良的互联网公司,别让某些二极管思维的人又误解了,又急着给我扣帽子。
今天胖胖想跟大家聊一个在互联网信息流里非常普遍的话题。
这也是胖胖做了这么多期关于媒体和自媒体套路后,认为遗漏了,还没有讲,发现有时大家也会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现在互联网上的很多的“傻子共振”现象。
“傻子共振”现象
如果说物理学中的共振是一种振动效应,那么“傻子共振”就是当下互联网信息流中的一种现象级产物。
而且这个现象我觉得已经严重到像精神鸦片一样,侵蚀着我们的生活。
像胖胖发现身边的家庭群、朋友群,很多人都被各种成功学、迷信、和“破防了”内容喂养得越来越二极管化,非黑即白的思维占据了他们的头脑。
那今天胖胖特地做了这一期较为简短的内容,稍微偷一下懒,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怎么理解这种所谓的傻子共振呢?
这种所谓的“傻子共振”现象,指的是在互联网信息流的影响下,原本互联网应该帮助一些井底之蛙开阔眼界,通过网络走向世界,了解井口之外的广阔天地。
那这本该是件好事。
但是呢,现实却恰恰相反,成千上万的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相互认识、认同,并且彼此坚定地支持他们所认同的狭隘世界观。
经过长期的交流,他们达成了一种可怕的共识:
他们坚信这个世界只有井口这么大,不愿意去看井口之外的海阔天空。
那这一现象的背后,有一个东西叫算法,也可以说都是算法在作祟。
算法不仅应用在大数据和对大众的管理上,也被短视频平台等广泛使用,加剧了这种“傻子共振”。
很多人对于算法推荐的内容不加思考,完全接收,越喜欢看什么,平台就越推荐什么,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回路。
于是,每个人都被困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你喜欢什么,我就给你不停推送什么;
你不感兴趣的,算法就根本不给你看。
结果,这本应让人开阔视野的互联网,反而让人们的视野变得更加狭窄,观点也越来越极端。
有人每天被推送各种“破防了”“太强了”“厉害了”的内容,那你想屏蔽都很难做到。
以前,社会上不是有几句老话,像什么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那时候,方圆十公里内可能只有一个傻子,大家各过各的日子,互不干扰。
但现在,你会发现全国各地的傻子们全都联手了!
甚至比如像在某个不起眼的村子里,几千里外的某个被喂养的傻子都能和你“同声相应,共谋大计”,组成一支互联网水军队伍。
遇到与他们认知不符的事儿,这些傻子们便会群起而攻之,战斗力爆棚,气势汹汹。
这些人单独行动时或许胆小如鼠,但一旦聚集在一起,就像无数井底之蛙汇成了一只巨蛙,胆子大得惊人。
其实,那这种现象就叫做“信息茧房”。
他们只关注自己选择的领域,只接收让自己愉悦的信息。
听着顺耳的内容他们就关注,听着不顺耳的则直接忽略。
时间久了,这种信息像一张残酷的网,将他们紧紧缠绕其中,犹如被蜘蛛网困住一般,只能听到自己同类的声音,逐渐丧失了看清真实世界的能力。
而且像一些软件有一个特点:
你可以轻松拉黑那些持不同立场和观点的人。
结果,那他们的朋友圈子里就只剩下和他们意见一致的人,久而久之,他们只能听到另一个自己的声音,形成一种认知——我才是对的,我才是绝对正确的,其他人都是错误的。
那很多人就这样活在自己编织的“信息茧房”里,自我封闭自我编织在美梦中,远离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回音室效应
除此之外呢,那还有一种现象叫做“回音室效应”,这种也和“傻子共振”有些相似。
什么是回音室效应呢?
简单来说,当越来越多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他们的声音会不断被重复和放大,就像回音在山谷中回荡,层层叠加,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共鸣。
举个例子啊,假设胖胖站在大山里高喊一句:
“胖胖,你真胖!”
接着,山谷会回响,重复这句话不止一次,而是几层回音叠加在一起。
胖胖听到这些回音,可能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真的有很多人在说“胖胖你真胖”,从而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胖,是不是真的需要减肥了。
这其实就是回音室效应的体现。
在小圈子里,某种观点被反复肯定、重复和传播,形成了一种闭环,排斥其他意见。
结果,圈子里的人视野越来越狭窄,思想越来越偏激,偏见也越来越深。
大家迫切地希望得到认同,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一旦遇到与自己观点不符的信息,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冷静下来,思考对方是否有道理,而是急着搜刮脑中所有能反驳、驳斥对方的理由,这是这类人的基本属性。
互联网划分出的猪圈,羊圈,牛马棚
所以胖胖觉得说在未来的世界,估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所谓的“认知猪圈”和“羊圈”“牛马棚”将变得越来越坚固,社会将被切割成无数个独立的单元格。
每个单元格里,都关着一群相同的“动物”,他们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互相认可,彼此肯定,仿佛拥有了一片共同的天空。
而支撑这一切的,就是短视频、直播、游戏、网购等娱乐方式,它们让人们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算法的精准程度越来越高,内容推送机制也越来越高明,简直像是在给宠物喂食。
你喜欢什么,它就不断地推送给你,让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反复接收同质化的信息。
比如你在购物软件上看了某件商品,接着回到胖胖的文章里,系统又会把类似的商品插入到你面前,胖胖有时候都会这样发现,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这件商品的曝光率,最终让你掏钱购买。
胖胖写到这里都觉得有点愧疚感,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一边批评广告,一边又不得不插入几个,想着能不能挣个早餐钱,所以大家不用点,看到什么忽略什么即可。
那不仅仅是文章,短视频上的内容也是如此,你明明不需要这些重复的东西,但它们就是一遍又一遍地推送给你,占用你的时间和注意力,而你却没有真正学到什么新的知识。
随着算法越来越精准,每个人都像被圈养的宠物一样,算法决定了你能看到什么、接受什么,逐渐让你习惯于某种思维方式,甚至是二极管思维。
再这样下去,大多数人可能真的会被圈养在“破防了”“厉害了”之类的新闻和内容中,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算法甚至会在特定的节日给你推送特定的信息流,让你觉得某些东西格外神圣。
天天看这些内容的人,可能真的会被洗脑。
一些人或许是假装愚蠢,但有些人却是真傻,甚至你告诉他们去哪个地方上个厕所,他们可能还真就照做了。
《乌合之众》里有一句话:“一旦置身群体之中,人的智商就会严重降低。大众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不是智慧的叠加。”
越是那些经不起推敲的观点,越容易在大众中得到普遍认同和传播,因为群众基础广泛,而真正清醒的聪明人却寥寥无几。
他们在这样的世界里感到孤独,因为找不到共鸣,无法融入这个越来越同质化的互联网。
你像有些在留言区的读者朋友,他们用自己的体感感知到一些真实的现象,但却很难把心里话说出口。
其实,我能理解,有些朋友的生活确实很孤独,而在这种孤独中,他们发现表达真相并非易事。
与此同时,一些被“喂养”得思维固化的二极管们,他们追求的从来不是真理或真相,而是盲从、偏执和狂热。
比如,动辄喊着打倒某某人,甚至打倒某品牌的矿泉水。
这些年,二极管们尤其热衷于搞“文字狱”,总要在留言区给你找点事儿出来。
明明你在谈爱情,他们却偏要给你扣上另一顶帽子;
你在讨论自媒体割韭菜,他们也能给你安个莫须有的帽子。
前些天,不是有个车评人因为点评了某个宗教品牌的汽车,还被扣上了某某的帽子吗?
那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算法的进步,这种思想偏执、极端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简直让人感到前所未见、闻所未闻,我是觉得早期互联网还没有这么偏激。
有些事情被极端化后传播得特别广,而搞“文字狱”的,往往是那些既得利益者,比如像前面提到一些车企,他们乐见底下的人互相捧杀,底层互害。
但比较令我不解的是,一部分底层老百姓也在彼此伤害,似乎从中获得某种满足。
仿佛贬低一个比自己地位更低的人,或者把一个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拽下来,踩在脚下,是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
我实在不明白,这种阴暗的心理是怎么形成的。
或许,再这样下去,当我们想要表达一个观点,却发现周围并没有能够理解的人时,比如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主流媒体不一致,这时候很多人只能选择保持沉默,只能把真相藏在心里,点到为止。
即便你想拯救那个井底的傻子和那只跳不上来的青蛙,也实在无能为力。
你拉着他,拽着他,甚至给他送一架梯子上来,他却觉得待在井底挺好的,为什么要爬梯子?
为什么要去看外面的世界?
那对于这些二极管来说,井外的世界在他们自我臆想里是凶神恶煞的,是拿来争辩的谈资,而井底的世界才是最美好的,领先的。
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