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和平博士、马寅博士等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重新思考后基加利修正案时代碳氟化合物的滞后排放和减排潜力”(Rethinking time-lagged emissions and abatement potential of fluorocarbons in the post-Kigali Amendment era)的最新研究进展。
研究基于环境系统理论与方法构建了一套自下而上的物质流模型,揭示了全球尺度存量碳氟化合物即HCFCs(氢氯氟碳化合物)和HFCs(氢氟碳化合物)等两类广泛使用的制冷剂/发泡剂的滞后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及全球气候变暖影响(GWP),并结合情景分析探索了减排的路径与调控机制。研究成果为全球范围履行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碳氟化合物类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更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提供了理论支撑。
这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该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HCFCs和HFCs等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严峻挑战。尽管第一代制冷剂/发泡剂CFCs类早在2010年已全部停止生产使用,但作为CFCs的替代物质,HCFCs和HFCs仍在大量生产和使用,目前每年生产约为150至200万吨。
基于情景分析的HCFCs和HFCs的排放特征和减排潜力,包括直接排放量、气候变化影响(GWP)及臭氧层破坏影响(ODP)(2022-2060年)
研究结果发现,按目前的排放与控制水平,未来40年由存量(含持续生产使用的)HCFCs和HFCs排放引起的累积排放将分别达到64±12、148±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CO2e),合计约为现今全球能源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的一半。比较有意思的发现是,从生产、使用和废弃等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来看,碳氟化合物在各类产品使用阶段的泄漏是造成GWP影响的主要贡献源,约为报废阶段的2-3倍(在2030年之前),但随着HCFCs和HFCs生产和消费的进一步削减,报废阶段将逐渐成为造成GWP影响的主要贡献源。
团队还发现,如果能在全球范围内对HCFCs和HFCs的所有滞后排放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即采取目前认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针对使用和报废阶段的排控进行管理,未来40年间(到2060年)累计可以减少约97±15亿吨CO2e,但也仅占基准情景累积排放量的45%,仍难以实现本领域的碳中和目标。此外,从减排潜力的角度,中国和其他A5缔约国可贡献约47%和37%的碳减排当量,而从产品类别来看,工商制冷和家用空调可贡献约38%和37%的碳减排当量。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和平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论文共同作者还包括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寅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段华波副教授和杨家宽教授、德国莱布尼兹生态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张宁博士、北京大学刘刚教授、美国缅因大学Travis R. Miller助理教授、丹麦技术大学毛睿昌研究员、清华大学徐明教授和李金惠教授。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张海明 李宗宝 谭辉 王素华
图丨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