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中,敬请关注)
《黑神话悟空》(简称“黑猴”)的故事发生在《西游记》原著之后,相当于“西游后传”。
孙悟空取经成佛后,某日,竟再反天庭,与二郎神杨戬大战,身死,化成六大碎片,参照佛教“六根”,命名为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
花果山猴子猴孙,前赴后继,试图寻找并集齐“六根”,复活孙大圣。玩家身份,便是猴子猴孙中一代表,游戏里称“天命人”。
黑猴的故事套路,和原著一样,原著“取经”,黑猴“寻根”。
按游戏主创的说法,重上井冈山,啊不,重走西游路。
第一回《火照黑云》的终极Boss黑熊精,自原著故事后,被观音降服,并带回南海珞珈山做守山大神。
是日,龙女来传观音旨意,派黑熊下山执行秘密任务。黑熊前怕狼后怕虎,最终架不住龙女既许诺安全,又加以利诱,才终于答应。
这秘密任务,就是代表观音,剿杀再反天庭的孙悟空!
当时善财童子红孩儿,随龙女一起来给黑熊传旨,可他并不知道任务是什么,就算央求黑熊,也没告诉他。(引出游戏第五回)
悟空死后,化身六根之一的“眼看喜”,被作为奖赏,给了黑熊。
据黑熊自己交代,这“眼看喜”它自己无法炼化(也可能是不敢?)只能供奉在塔顶,作为幌子吸引周边小妖,骗点香火钱。
但事实上黑熊撒了谎,“眼看喜”有起死回生之能,黑熊用它帮自己做了很多事。
黑熊在剿杀大圣后,带着“眼看喜”,重新回到当年割据称王的黑风山,号称黑风大王。
原来聚集在黑风山的妖精,以苍狼精凌虚子的旧部为主,黑熊为了重建统治,用“眼看喜”复活了凌虚子。
可复活后的老狼凌虚子,要依赖同族的血续命。老凌虚子不忍,自弃逃亡。
同时,黑熊为了壮大自身势力,招募了很多从狮驼岭流亡而来的狼妖。老凌虚子失踪后,他从这些新来狼妖中,选了一个忠心的,让他顶替凌虚子的名号。
黑熊种种手段,引起老凌虚子旧部的不满,他们密谋造反,被新凌虚子设计镇压,后来又被狼侍卫严密看管起来,才彻底屈服。
除了凌虚子,黑熊还用眼看喜,复活了金池长老,并召回广谋、广智等多位西游原著中存在过的人物,帮助自己重新统治黑风山。
最终“天命人”到来,将他们悉数剿灭。
黑猴第一回火照黑云,对应原著第十六回到第十八回开头部分,主要是第十六、十七两回。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1、《黑神话》第一回主要改动了原著对观音禅院的设定
玩家游玩过程中,观音禅院遍地妖魔,基本没有人类。根据游戏图鉴,当年禅院僧人有些也是妖精变的,是黑熊、凌虚子安排在金池那里的眼线,而且悟空一开始就看出来了。
而原著里,唐僧误以为两百七十岁、与黑熊有交往的金池长老是妖精,但悟空亲口确认禅院众僧都是人类,没有妖精(就算是人,也都不是什么正经好人)
行者道:“这伙和尚没甚妖气,他一个个头圆顶天,足方履地,但比老孙肥胖长大些儿,非妖精也。”。
原著对观音禅院众生相,是从一个世俗人情角度去刻画的。比如,金池长老生前,观音禅院的众僧称他为师祖;金池死后,僧众都叫他“老死鬼”,用称呼的变化讽刺人心。
原著中,观音禅院确实得到观音亲口官方认证。为此观音还责备悟空
“你却又行凶,唤风发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
游戏却没有抓住这点去“黑”,只是通过黑熊之后交代自己也是受“天庭”指使,至于是谁,留给玩家联想猜测的空间。
2、对“游戏背离原著价值观”的争议
游戏中的玩家代入的角色“天命人”、悟空毫无疑问是正义的,同阵营辅助我们的角色,如八戒、花果山老猴、土地等等也是偏正义的。至于天庭和灵山众仙佛,是正是邪,游戏没有明示,只能说有一定倾向性,算是迎合了目前流行的西游厚黑学解读。
至于原著主题到底是积极正能量,还是影射现实黑暗,还是戏谑玩笑之作,从古至今众说纷纭,并没有统一标准。比如就拿原著第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打到西天,正遇佛祖讲经这段举例:
那如来正讲到这:“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
“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这几句感觉是佛经里的话,其实根本不是,而是出自道教经典《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此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来在原著里到底扮演什么角色?仅举此一例,学术界尚且争议良多,读者自然也有相当大的解读空间。所以即便作为原著党,在玩过游戏后,很难一上来就说游戏在整体的价值观设定上背离了原著主旨。
3、对主人公,《黑神话》是单纯的美化。
原著里唐僧师徒与金池长老的对话,从始至终不涉及任何关于佛法的专业话题(同行之间,总该聊点和本专业相关东西吧),反而唐僧被精致名贵的茶饮茶具深深吸引,紧接着双方就开始“斗宝”,通篇都是很“俗气”的对话和情节
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锺;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真个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三藏见了,夸爱不尽道:“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
而游戏反倒维护了唐僧的形象。据图鉴介绍,悟空一上来就发现禅院里的僧人是妖怪,出言质疑。唐僧为了化解尴尬,才把话题转移到夸茶器精致,进而引出斗宝的剧情。
4、对小妖,《黑神话》是宽容的。
原著对大小妖怪的价值判断,几乎可以用一边倒来形容:妖精几乎都是坏的,至少都是威胁取经团队的存在。
而游戏中不乏好的妖怪,比如广智、老狼凌虚子,以及单纯愚忠的牯护院,以至于我在游玩的时候,击杀他们会觉得于心不忍,有时甚至会自我怀疑“天命人”的正义性。而游戏这种背离原著的设定,可以看做一种有人情味的改动,让原著中作为群演的人物,变得有血肉、有灵魂。同时又体现了某种复杂性,并不是让人简单地区分好坏。
个人认为,倒是原著中有两处可能是叙事漏洞的地方,游戏要是能解释一下就好了:
1、原著中黑熊偷袈裟,是它趁乱徒步走进方丈房中亲手拿走的,并不是很多人印象里,施法术用一股黑风卷走的。
这时孙悟空在哪里呢?孙悟空放完避火罩之后,他转头蹲在放袈裟的方丈房顶上看着袈裟(放袈裟的房子也始终没有被烧,这是原著严谨的地方)——他一直在担心袈裟。结果还是被黑熊以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把袈裟带走了。
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就这么有眼无珠的守了一夜。直到火灾扑灭、唐僧起床,他们一起来找金池长老索要袈裟的时候,才知道袈裟不见了——实在是匪夷所思。
行者拿了,按着云头,径到禅堂房脊上,罩住了唐僧与白马、行李,他却去那后面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头坐,着意保护那袈裟。
只见那后房无火,房脊上有一人放风。他却情知如此,急入里面看时,见那方丈中间有些霞光彩气,台案上有一个青毡包袱。他解开一看,见是一领锦襕袈裟,乃佛门之异宝。
(此处厚黑学解读西游应该说,悟空绝对是故意的)
2、黑熊精偷走袈裟,是名副其实的趁火打劫。但事后它却毫不掩饰地致信金池长老,邀请他来参加佛衣会。
这里的叙事跳跃,是有些反常理的(小时候第一次看原著,就觉得奇怪)。按情理,黑熊总该解释一下吧,就算没有做贼心虚,也要找找借口,不然见面多尴尬啊。可原著中没有给出任何解释(写信时黑熊其实不知金池已死,不然不会被悟空变成的金池骗到)。
帖上写着:“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屡承佳惠,感激渊深。夜观回禄之难,有失救护,谅仙机必无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会,谨具花酌,奉扳清赏。至期,千乞仙驾过临一叙。是荷。先二日具。”
(金池长老这个名字,在原著唯一一次出现,就是在黑熊精这封邀请函,文笔十分文雅考究。)
《黑神话》更爱讲“大道理”。
原著直接讲大道理、客观评论的旁白并不多,主要笔墨还是集中在讲故事本身,口吻或戏谑、或世俗。哪怕是借人物之口讲的一些“道理”,也总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比如前文如来讲经,却混进几句道家经典),让人觉得其中另有他意。至于对人性和现实的思考和批判等等,都需要读者细读文字,自己去思考总结。
游戏里则有很多旁白,一本正经、有模有样地在讲一些“哲理”。比如第一回结尾动画,黑熊问观音,金池长老一个出家人尘缘已断、金海尽干,为什么偏偏放不下一件衣裳。观音这样回答:
“若不穿上这身衣裳,众生怎知我尘缘已断、金海尽干?”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引人深思。
1、作为原著党,能否接受黑猴的大前提,是个问题。即悟空成佛后再反天庭,这是《黑神话悟空》“黑”的集中体现。
2、游戏让原著中改邪归正的妖王,再次反叛、占山为王,而被天命人再次剿灭,属于把老演员反复摩擦。这是《黑神话悟空》“黑”的第二个体现。
3、再小的妖可能也有后台,更不用说剧情暗示那些大妖背后也有人指使。这是《黑神话悟空》“黑”的第三个体现。
(敬请关注,第二回风起黄昏,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