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论芸轩
编辑 |论芸轩
中国互联网江湖,风起云涌,外卖这块肥肉,更是各路豪杰兵戎相见之地。
如今,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美团俨然已是执牛耳者,而饿了么却步履维艰,苦苦挣扎。
这事儿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还是策略上的小失误?
不得不说,这数据可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股市里,公司的财报就像是它们的年度成绩报告,美团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那叫一个出色。
累计营收高达2491.04亿元,同比增长22.68%,这增速,妥妥的头部玩家风范,尤其是在第三季度,营收达到693.73亿元,同比增长20.25%,环比增长14.32%。
这份数据显现,美团在外卖圈子和整个本地生活中,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地位。
美团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卖配送和佣金,这两部分分别占了总营收的40%和38%。还有不到20%的收入来自在线广告,其他小部分则来自其他业务。
显然,外卖业务是美团的重头戏,也是公司赚钱的主要途径。
但值得注意的是,佣金收入的占比也相当高,这反映了美团平台的巨大流量和商户依赖度。
更令人瞩目的是美团的盈利能力,前三季度税前总利润达到310.89亿元,税前利润率达到12.48%。
和其他互联网大企业比,这利润率不算高,但考虑到美团那么大的规模和业务那么复杂,这个数字已经挺不错的了。
而且,其税前利润增速高达165.51%,这表明美团的盈利能力正在快速提升,美团的市场优势,不仅仅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更体现在其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上。
从外卖到到店、酒旅、出行,美团几乎覆盖了本地生活服务的各个方面,美团这种做法让钱袋子鼓了,用户也更爱用了,平台也更稳固了。
美团春风得意,饿了么就显得有点儿局面尴尬,前三季度,饿了么与高德合计营收总额仅为485.82亿元,与美团的2491.04亿元相比,差距悬殊。
即使考虑到阿里财报未单独披露饿了么的营收数据,也难以掩盖饿了么在市场份额上的劣势。
阿里本地生活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4.7%,增速也不及美团,最新数据显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前三季度亏损扩大到39.75亿,亏损幅度竟然增长了近一倍。
虽然亏损幅度小了些,可还是比不上美团的盈利表现,这说明,饿了么不仅在规模上落后于美团,在盈利能力上也存在较大差距。
美团的业务布局,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
从最初的外卖起家,美团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形成了涵盖外卖、到店、酒旅、出行、零售等多个领域的庞大生态系统。
美团的业务范围涉及6个大类65个小类,几乎覆盖了用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美团通过这种多样化的策略,不仅多了赚钱的门道,也让用户更爱用,平台的健康度也更高了。
美团的多元化战略,并非简单的业务堆砌,而是基于其“Food+Platform”战略的延伸和拓展。
通过外卖业务积累的海量用户数据和强大的配送网络,美团得以将业务拓展到其他领域,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例如,美团的到店业务可以利用外卖平台的流量和用户数据,进行精准营销和推广;美团的零售业务可以借助外卖的配送网络,实现快速送达和高效运营。
这种生态闭环的模式,使得美团的各个业务板块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壁垒。
与美团的多元化战略相比,饿了么的业务布局则显得相对单薄。
饿了么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外卖领域,虽然也有一些其他的业务尝试,例如商超、药品配送等,但规模和影响力都远不及美团。
饿了么的菜品分类比美团少多了,饿了么只有6大类29小类,美团则有65个小类,这说明,饿了么在业务拓展方面相对保守,缺乏像美团一样的多元化布局和生态闭环。
饿了么的这种有限布局,一方面与其发展历史和战略选择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了阿里巴巴集团整体战略的影响。
作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饿了么需要与高德地图、口碑等其他业务进行协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饿了么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回顾中国外卖市场的发展史,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商业史诗。
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在2008年因夜间无法订购外卖,与同学们开始了外卖电商的创业尝试,就这样,“饿了么”于2009年正式上线,成为国内最早的外卖服务平台之一。
现代都市人想吃东西时,首先想到的是打开外卖软件,而不是去菜场或厨房,外卖骑手成为城市中最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加入阿里巴巴后,“饿了么”作为外卖行业先驱走向全国,推动生活服务数字化升级。
上海成为“饿了么”首个单日交易额破亿元的城市,借助数字经济发展,“饿了么”现已覆盖全国各大城市,拥有3亿注册用户和300万骑手。
当时,创始人周星录认为,“饿了么”诞生于上海并非偶然,因为上海具有开放创新的基因。
作为现代化大都市,上海像一台面向未来的商业时光机,不断为“饿了么”提供创新机会,帮助其拓展服务边界,满足新兴的本地生活服务需求。
可以说,饿了么率先开启外卖服务,成为行业的先行者,相较而言,美团外卖姗姗来迟,却凭借强大的执行力和高效的运营迅速崛起。
直到后来,百度外卖也加入战局,“三国杀”的格局正式形成,但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成为行业巨头,奠定了其在外卖市场的领先地位。
这次合并,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用户基础,也整合了双方的资源和优势,为美团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017年,饿了么买下了百度外卖,这相当于向美团在市场上发起了一次挑战,这回收购后,外卖市场就剩下两大巨头在竞争了。
然而,尽管背靠阿里巴巴这棵大树,饿了么始终未能超越美团,反而在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上逐渐落后。
美团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强大的执行力外,其战略调整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团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从单一的外卖平台发展成为涵盖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生活服务平台,美团通过这种多方面发展,既赚了更多钱,也让用户更爱用,还让整个平台更稳当。
相比之下,饿了么的战略调整则显得相对被动,在收购百度外卖后,饿了么并未能有效整合资源,也未能找到新的增长点。
在美团的步步紧逼下,饿了么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盈利能力也持续下降。
如今,手机上网这么方便,生活节奏又快,点外卖这事儿估计还能火很久,未来的外卖市场,将呈现出平台化和精细化的趋势。
除了来自美团的竞争压力外,饿了么还需要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是饿了么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可以说,美团的成功,在于其敏锐的市场嗅觉、强大的执行力和多元化的战略布局,饿了么的困境,则在于其战略调整的滞后和创新能力的不足。
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外卖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就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外卖江湖的故事,仍在继续,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参考信源:
美团发布Q3财报:营收936亿元 外卖等即时配送订单数71亿笔--2024-11-29 --北青网
美团发布2024年Q2财报:营收达823亿元 即时配送订单数62亿单---2024-08-28 --钱江晚报
美团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营收733亿元,同比增长25%--2024-06-06--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