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秘诀

发表时间: 2023-12-15 08:35

#IT运维##裁员##文章首发挑战赛#前些天看到公司裁员先裁IT运维人员,结果系统发生故障之后却一直无法解决,给用户带来巨大损失,这个现象并非个例了,也非现代才发生的事情。

我当时只评论了一句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竟然获得数百的点赞,我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一个令不少人苦涩的话题,我展开说一下从当前的IT运维谈到古代的军事政治,都是这种现象的代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这就要从我们中国甚至世界上的评定标准来看了,放之古今中外皆准的一个定律,即上位者见不得下面一日无事。

从古代谈起,以明代为例,戚继光和李成梁同为大明嘉靖朝至万历朝时的名将,但是二者的待遇和结局则完全不同,戚继光在东南平倭,彻底消灭和平定倭患之后再无大规模倭患,于是得到当朝首辅张居正的赏识,朝廷将其调往蓟镇担任总兵官,戚继光在镇守北边的时候,又是大力修建长城,又是按戚家军的标准编练北军组建车营,面对蒙古铁骑的入侵毫不畏惧,几次全歼,打得蒙古酋长心有余悸,往后只要听到戚继光的大名便会绕路而走,戚继光为边境带来了长久的和平时期。但是张居正死后,朝中既得利益者要推翻张居正的变法,开始打击报复当年张居正重用过的人,借口北边长期无事,将戚继光调往南方,最后戚继光备受打击又贫又病去世。

而李成梁同样是张居正重用的人物,他镇守的是大明的辽东镇,他的宗旨是不可让辽镇一日无事,每次都是扶持一个女真部落,打击另一个女真部落,打击的时候也不会斩草除根,总是给对方留下一些力量,最有名的代表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努尔哈赤,由于他在辽东养寇自重,频频出击,功劳越来越大,最后被明朝封为宁远伯,太子太保和太傅,比戚继光来的显赫,更重要的是朝中没有人敢动他,辽东只要他一走必出乱子,非要他回去坐镇不可,李成梁还养出了大明的掘墓人和以后的辽东将门,他们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明朝在辽东的失败和二者的关系不可谓不大。

由此可以看出二者不同的境遇,还有一个例子,明清鼎革之际吴三桂灭南明的时候,洪承畴就对吴三桂说过,虽然清廷许诺他可以在云南建藩国,但是为了长久能在云南保持下去,必须要做到不可一日使云南无事,这样清廷才会依仗吴三桂的军队,不会轻易撤裁。可惜吴三桂没有听取,反而为了博取清廷的信任,绞杀了南明永历帝,彻底消灭了南明军和土司军队,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清廷觉得吴三桂尾大不掉,决议撤藩逼反了吴三桂,三藩之乱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那谈到现在的IT运维,其实是差不多的道理,IT系统在运行中总会有问题发生,如何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速度都是运维中的重点课题。IT系统平时问题不多,一旦出问题了就会影响业务,这就是为什么IT运维人员平时看着挺空,出了事的时候连轴转,通宵达旦都是常事。现在还有不少运维工具可以让你提前发现问题,比如监测系统各种状态,发出警报,双电源双设备冗余设计,达到一个防患于未然,系统故障时可以平稳过度,这些都是为了业务不受影响而准备的。

IT部门为了这些花费了很多的精力,投入了不少人力,才有了平时的空闲。如果上位觉得这样的情况纯属浪费工资,把IT的人员都砍掉之后,那恐怕以后不会再有IT人员为公司着想去搞这些自动化运维的东西了。将来的情形必然是IT人员能挖坑就挖坑,看到坑不会主动去填,事情出了之后才去处理,以后还能当成绩来宣传,比如系统发生问题,运维人员不休不眠多少时间内修复,团队合作十分紧密,体现了运维团队的重要性,为了下一次能更快解决,需要增加预算和人手等等。

开发也是一样,现在35岁现象已经让很多IT开发兔死狐悲,纷纷提出防御性编程,只有他们能看懂代码,其他人接手都困难甚至完全接不了,公司敢开他们就等着死吧,除非全部推翻重做,代价的话公司是否能承担也要掂量掂量。然后bug也不会主动看到就修复,一定要等问题爆发才会修复,都是一定程度上的养寇自重,而且会像以前古代师徒传承那样把最重要最精华的都保留在自己手里,其他人说什么都不交接,以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

这样情况的出现都是管理者短视导致的反噬,这种管理都是把人性中最利己的一面逼出来,现在的内卷又加剧了这一现象,什么时候能缓解或者消失,我看只有等所谓的人口红利消失的那天了,人口红利对于底层人民来说并不是好事,红利只是对于资本来说是红利而已,把底层人民逼得太过,迟早一天会玉石俱焚的,这并非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