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实现前沿技术成果的全链条转化、孵化和产业化

发表时间: 2023-12-20 09:33

本报记者 孙奇茹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或许没有一个词比“未来”更令人神往。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空天科技、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具备先发优势,成为抢抓全球发展先机、培育产业新动能的重要引擎。

未来产业初具规模

展开后如同“太空飞毯”,平面上既有可以通信的天线,又有可以把太阳能转换成卫星能源的太阳翼。在不久的将来,一张张这样的“飞毯”发射到太空运营后,将能提供支持手机直连的卫星宽带网络,让人们随时随地享受太空WiFi。

在银河航天北京方舟实验室,记者见到了形如“太空飞毯”的新一代通信卫星——以“翼阵合一”为关键技术的相控阵天线和太阳翼一体化的通信卫星模型。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透露,团队目前已完成“翼阵合一”卫星的二维展开关键技术攻关。

近两年来,银河航天在未来空天技术方面频频实现关键突破。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下,其成立了“未来空天商业通信卫星技术创新中心”,以创新联合体为机制,联合核心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围绕新一代通信卫星研发等航天产业关键技术,对关键核心技术展开攻关,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探秘大脑和宇宙奥秘,是人类科技探索的两大梦想。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集结了哈佛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全球顶尖脑科学专家智力成果的高新技术企业优脑银河,就立下了“突破脑认知瓶颈、攻克脑疾病挑战”的目标。

对着头部进行约30分钟的全脑信号扫描后,一名患者的“大脑地图”就完成了构建,语言区、运动区等213个边界清晰、定义准确的功能分区已经被系统精细剖分出来。在此基础上,基于优脑银河全球首创的个体脑功能剖分技术,就能为抑郁症、自闭症、失语症、帕金森病等脑疾病患者精准定位出“大脑地图”中出现问题的点位,并进行个性化治疗。目前,公司已与数十家三甲医院联合展开了大规模临床试验。

在北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空天科技、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已初具规模。“当前,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已经具备发展未来产业的先发优势。”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科创“源动力”迸发

未来产业由原创科技引领,具有前沿交叉、颠覆性等特点,能引领新需求、激发新动力。如果将未来产业比喻为“金种子”,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就是加速这些“金种子”萌发的“源动力”。

不仅无法被窃听,而且还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到窃听者的行为并阻止窃听——预计三至五年内,人们就将能接打无惧窃听的“量子电话”。当下,科研人员正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潜心研发相关技术,国际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此前已在此诞生。近两年来,国家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北京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悟道3.0”系列模型、单芯片比特数最高的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全球最大的区块链开源存储引擎“泓”、更加快速高效的人体细胞化学重编程体系等一大批重大原始创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源动力”。

政策和机制创新也在助力未来产业加速发展。据悉,发挥中关村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本市已先后出台《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及“独角兽10条”“外资研发中心16条”等一系列政策,为独角兽企业和未来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沃土。

打通成果转化全链条

“不要让教授坐到谈判桌前。”在美国硅谷高校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只要科技服务业足够发达,教授、科学家只需专注科研,无需亲身“下海”,科技成果也能源源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高纯电子特气制备成套技术装备产业化应用、基于人工智能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感知系统、近红外1550纳米波段盖革模式低噪声雪崩单光子探测、高耗能工业智慧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在上月举行的“智汇行动·概念验证创新大赛”的路演舞台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多个院所的科研人员展示着各自项目在所处技术领域的前沿实力。

“科研人员在做学术方面是一把好手,但并不了解市场,这也使得他们很难迈出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步。”中科智汇工场总经理柳海永说。曾经参加概念验证大赛路演的高比能锂离子电容器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还处在实验室理论验证阶段时,就参与了中关村科学城、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共同发起的“CAS概念验证支持计划”。路演阶段,“CAS概念验证计划”以概念验证基金支持的形式为项目解决了部分科研经费问题,同时通过技术经理合伙人中的产业专家为项目研究方向进行把关。去年10月,他们依托项目成立了北京中科双超科技有限公司并落地海淀,迈入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第一步。

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持续开展先行先试,深入推进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评价、职务科技成果管理试点等政策实施,全面贯通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和产业化的全链条。同时,还将探索未来产业孵化新范式、“超前孵化”新模式,打造一批标杆孵化器,提升硬科技企业孵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