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空调就一定会被卖爆。这几年的夏天是越来越热,是走在街上都要被烤熟的程度,有些地方的气温甚至达到了40℃。
如今,一提到空调,大部分脑子里会出现美的、格力、海尔等被人熟知的品牌,却很少会有人记得曾经的空调一哥,春兰空调。
1995年的时候,春兰空调就获得了“中国空调之王”的美誉,就连创始人陶建幸也被称作是“空调之父”。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倒在沙滩上。进入千禧年后,春兰空调的销量一年不如一年,甚至通过置换资产的方式自救,但也难以自救。
曾经叱咤风云的“空调之王”,却为了搞副业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烂,让43.8亿打了水漂?
曾是空调“大哥大”
被格力视为模仿对象
春兰空调的前身是泰州冷气设备厂,曾经因为经营不善,几近倒闭。就在这时,陶建幸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成为了台州冷气设备厂的厂长。
当上厂长后,陶厂长先是把没用的部门裁掉,留下最主要的部门,然后再砍掉了当时厂里几十台不过关的产品,最后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用在制造冷气设备上。
为了创新以及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众多容量只有2000~3000卡的空调里,春兰的7000大卡空调在其中一骑绝尘,垄断了国内的空调市场。
因此春兰空调名声大噪,陶厂长也成功将濒临倒闭的泰州冷气设备厂拯救了回来。
1989年,春兰制冷设备总公司正式成立。也是在这一年,春兰空调的销量超10万台,一时间,春兰空调成为国内空调业的销冠。
据商界报道,在那个年代,春兰的总产值增至1.2亿,销售额也达到了53亿元。就连当时的格力也成为了春兰的粉丝,把春兰当做是模仿对象。
曾经的春兰炙手可热,员工们都十分自豪自己能够在春兰上班,就连薪资也涨了不少。经销商更是赚得不行,卖出一台空调就能有近千元的利润。
1994年,春兰正式在上交所敲钟上市,更是被冠上了“空调之王”的称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春兰都稳坐销冠的宝座。成为了众多空调品牌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然而,命运多舛,就因为陶老板的一个转型决定,让春兰一步一步走下神坛。
曾经,佛山顺德的华宝和春兰一起,被称作是空调双雄。如今,华宝已经被雪藏,下落不明。
就在泰州冷气设备厂濒临倒闭的时候,华宝创始人蔡锡昆和李铸旭揣着5万元开始了创业之路,试图在众多家电企业中脱颖而出。
此时的华宝刚好碰上了电器热的风口,吃到了红利。从此一路高歌猛进,不仅产值逐年增长,副业也是做的火热,就连格力都是华宝带入行的。
然而,华宝的辉煌并没有延续太久,由于“高负债经营”的方式让公司陷入困境。为了把华宝拯救出亏损泥潭,顺德政府希望其能够与科龙、美的合并,但出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被搁置了。
1998年,华宝正式被科龙收购,不过并不受重视。最后,华宝和春兰一样,都成为了时代的眼泪,前者的结局甚至更惨。
曾经的南北双雄,如今已经被其他空调品牌所替代,落得这个下场也是令人唏嘘。他们一个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另一个“不务正业”,任凭是哪家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走下坡路甚至是下落不明,也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副业失败拖累主业
春兰丢了西瓜捡芝麻
陶老板的转型计划,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酝酿已久的决定。为了让空调业务越做越强,他去了一趟日本考察。
考察期间,他发现日本的家电巨头们已经逐渐不生产空调了。国外市场环境差,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当时的空调市场和夕阳产业没什么区别。
为了找到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陶老板决定豪赌摩托车和汽车行业。
1994年,陶老板斥巨资20亿扑向了摩托车行业,来势汹汹。事实证明,他豪赌摩托车这个决定是对的。
两年后,售价高达5000元的“春兰虎”、“春兰豹”一举打入市场,大获成功。才用了半年的时间,销售额就已经接近了10亿。
对于当时的摩托车品牌来说,春兰无疑是一只半路杀出来的“拦路虎”。
为了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陶老板又花了7.2亿买下南京东风汽车公司,押注货车赛道。2001年,春兰卡车大受货车司机欢迎,陶老板又一次印证了他的决定是对的。
此后,陶老板在多元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他开始带领春兰做起冰箱和洗衣机,还与韩国家电巨头LG达成了合作关系。
此外,春兰还投资了电视、液晶显示器等项目。凡是与家电有关的,都能看见春兰的影子。
好景不长,从2000年开始,春兰就开始一步一步走下神坛。导火索正是春兰投资液晶显示器项目,这个项目让春兰的43.8亿打了水漂。
还没从液晶显示器项目的失败中走出来,摩托车行业和火车行业都开始不行了。
中国多个城市开始对摩托车实行限牌制度,春兰摩托的销量一滑再滑;卡车的趋势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货车司机选择了30吨以上的重卡型货车,春兰的中小型卡车开始不吃香了。
但问题是,由于多年来把重心放在各种副业上,导致空调主业受到冷落。
后起之秀格力也悄悄坐上了空调霸主的位置。同时,美的、海尔等品牌也在发力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导致空调市场上越来越没有春兰的一席之地。
2005年开始,春兰就一亏在亏,甚至连续三年出现了亏损。到了2008年,春兰累计亏损超过5亿元,同时,北京青年报曝出春兰被上交所停牌。这让本不富裕的春兰雪上加霜。
尽管过了一年半,春兰恢复上市,也无法再回到之前的巅峰。今年上半年,春兰的总营收为1.2亿,利润只有4000万元。据时代周报报道,去年,春兰的只卖出了2.2万台空调。
前几年,奥马电器在主营的冰箱业务增速放缓的时候,就急于转型,跨界搞金融。结果没想到却并没有赚到钱反倒是被拖进了深渊。
最后,不仅把曾经用14亿买下的中融金以2元的价格卖掉,甚至还要把自己的主营业务也卖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急于转型,看见哪个行业赚钱就也想要插一脚,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在转型过程中会遇到无数的问题。
在大多数转型的企业中,只有少部分企业才能转型成功。从春兰的失败可以看出,想要转型成功,就不能一味专注副业,而是要在搞副业的同时把握住自家主营业务,才能提升转型成功的几率。
空调界三分天下
格力再次落榜500强
眼见着空调业务没戏,陶老板只好开始卖房。不过由于项目少、开发进度慢,春兰的房地产业务并不乐观。
目前,空调界被美的、格力以及海尔“三分天下”。每到夏天的时候,不少消费者都在考虑要入手哪一家的空调。
从三家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三家企业在今年第一季度都实现了双增长。利润增速最快的是海尔,其次是美的,最后是格力。
从很久之前开始,空调行业始终都是“双寡头”局面,美的与格力不分上下。但海尔后来居上打破了这一局面。
到底谁是近几年“空调一哥”,谁也说不准。如果是从营收来看的话,格力远远被海尔与美的甩在了身后。
据今年三家的财报显示:格力营收为365.96亿元、美的为1065亿元、海尔为689.8亿元。
如果是从世界500强排名来看的话,今年美的与海尔又再上榜,反倒是格力已经两年都没有上榜了。
相较于美的以及海尔全身心专注于智慧家居,格力似乎还没有找出新的利润增长点,营收增长缓慢,已是事实。
自从2021年格力华10亿买下格力钛开始,董明珠就一直在填格力钛的大坑,誓要把这个坑给填满。
在投资格力钛这个事情上,董小姐这个决策确实是有点一意孤行了。
当初放出消息的时候,格力的股价暴跌,无数格力的投资者都在反对董小姐的这个决定。但她却一直对格力钛保持信心。
而这几年,董小姐也在大力营销格力手机,甚至直播带货。不过最后并没有得到想要的成果。和春兰一样,格力过于注重副业的发展,导致空调业务被美的反超。
如今,除了落榜500强,被海尔美的反超,格力身后还有海信、TCL 两个追兵。作为国内的家电三巨头之一,格力确实该着急了,不然就会被后来者居上。
写在最后
春兰作为曾经的“空调霸主”,捡了芝麻丢了最重要的西瓜,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而格力的董小姐颇有重蹈春兰覆辙的趋势,这边的建议是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如今空调市场环境逐渐好转,甚至在去年出现了一波投资热,可以看到的出,空调产业的前景依旧是被看好的。加上今年来也出台了不少关于家电的利好政策,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然而,空调企业在出海方面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与挑战。但就是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空调企业应继续在创新方面发力、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应对市场变化。
对于春兰空调被淘汰出局,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每日为您探索品牌秘密,读懂国内外消费市场!致力品牌营销、新科技、新消费,欢迎关注@品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