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发布的Pixel Feature Drop中,谷歌在“设置”>“关于手机”里带来了一个新的“电池信息”页面,其中显示了电池的生产日期和循环次数信息。此外其还能显示电池的进一步具体状况,包括首次使用时间、充电策略、充电状态等。据悉,谷歌方面也会将相关代码提交给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Android开放源代码项目),也意味着后续所有安卓机型都有望支持相关功能。
事实上,智能手机上的电池健康度检测如今并不鲜见。尽管电池的具体状况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察觉,以往甚至需要到了出现鼓包或出现故障才会出现相应的表象,但随着越来越多机型加入电池监测功能,也使得用户得以用最简单直观的方式来了解相关信息。
其实从原理上来说,电池的健康度检测功能并不复杂,通过电池老化因子、温度和容量的对应特性,以及电池的阻抗就能进行判断。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监测出的电池健康度只是一个估算值、并非绝对值,因此一旦发现电池出现异常(如异常发热、异常掉电)时,就应该尽快前往售后处进行检测。
值得一提的是,在谷歌此次推出这一功能前,此前安卓机型的相应功能实际上都是手机厂商通过AOSP进行二次开发而来。理论上来说,在满足Apache许可证的条件下,任何人(或厂商)都能基于AOSP定制个性化的Android系统。事实上,这种操作也使得如今市场上各大厂商自己的深度定制安卓系统能够具备一定差异化的基础。一旦谷歌方面认可手机厂商研发的相关功能,并将其纳入AOSP,也就意味着其他厂商也能够从中受益。
如今,Android安卓系统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度成熟的操作系统,无论是出于风险控制、还是稳定性等方面的考量,谷歌方面显然也不太愿意在系统层面“大动干戈”。再加上其本身是一个由谷歌联合84家OEM厂商、芯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与电信运营商组建的开放手机联盟OHA(Open Handset Alliance)打造,并通过Apache许可证免费开源,因此整个生态极为复杂。所以出于这样的原因,更贴近用户的终端厂商在拿出各项新功能后被谷歌“收编”,也就成了一种相对更好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类似手机电池健康度检测这样的功能被“收编”的例子已经极为常见,而这些功能几乎也都是手机厂商基于用户需要、提供差异化体验,以及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并且由于国内市场的竞争相对更为激烈,因此近年来在创新方面国内厂商明显也为Android做出了更多的贡献。
同样,类似10bit HDR、隐私安全保护等一系列对于用户体验有着明显提升的功能,也被Android“吸收”成为“公版”设计,这本质上就是其开源、开放的表现之一。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一方面基于原版系统进行深度定制可以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体验,进而从细节上打动用户,帮助自身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另一方面,这种差异化也能够让市场保持活力,使得产品的发展始终维持在健康状态。
但当各家都在现有基础上开发这类创新的“小”功能后,想要做出更多的差异化自然也就不能止步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差异化,部分国内厂商已经开始通过自研操作系统、进行底层优化,以及开发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功能,来完善自身的生态。目前在国内市场,绝大多数厂商并没有明确要脱离Android生态,而是采取了基于自身优势、用户定位,以及产品特色来对Android进行深度定制,所以本质上还是Android生态中的一员。
尽管在自研系统的具体方式上各有不同,但目前国内厂商的做法实际上相当于是在开放的Android生态中“跑马圈地”,并希望在“相对统一”的局面下保持自身产品的特色。当然,这也需要涉及开发者生态建设等更为复杂的层面,同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但对用户来说,能够兼容Android的同时还保持各厂商自己的特色,无疑也将会对使用体验带来更多的帮助。
在当下的市场格局下,谷歌方面通过“收编”手机厂商二次开发的技术成果,无疑是完善Android生态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虽然谷歌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或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但由于其与终端用户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导致偏差,因此相对风险也更大。而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当前这种基于AOSP进行二次开发,借助自身优势打造独特的体验体验,同时嵌入自研操作系统的方式,则可以在相对更小的市场风险下逐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