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友们好,这篇咱们来聊聊中美半导体新一轮较量。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是有意思,拜登这位老兄眼看着任期就要结束了,临下台前还不忘给中国来这么一出。
昨天(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就放出了大招,宣布了新一轮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这已经是自2022年10月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限制措施了。美国这次的手笔可不小,不仅要对24种半导体制造设备、3种用于开发或生产半导体的软件工具以及高带宽内存(HBM)芯片的出口增加限制,还把136家中国企业给列入了黑名单。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就在想,美国这是打算玩一把"临别秋波"吗?但仔细琢磨琢磨,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
首先,咱们得看看美国这次出招的套路。他们这次不光是对中国下手,还玩起了"长臂管辖"那一套,把触角伸向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第三国。说白了,就是想把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台湾这些地方都拉进自己的管制圈子里。这招儿可以说是典型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是针对中国,实际上是想构建一个更大范围的科技封锁网。
但是,这次中国的反应可就让美国有点意外了。商务部火速出手,宣布要加强对美国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这一招可以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家想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之一,掌握着镓、锗这些关键战略物资,这一收紧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到这儿,不知道叨友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美国这边刚宣布新地限制措施,中国这边立马就有了反制动作。这种反应速度,说明我们早就对美方的这些招数有所准备了。就像下围棋一样,高手过招,都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这次的反制措施可不是简单的"眼球对眼球"。商务部的发言可谓是字字珠玑:美方"说一套做一套","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实施单边霸凌行径"。这一连串的措辞,把美国的做法给批得体无完肤。
但是叨友们要注意,中国的反制不是无的放矢的发泄,而是有理有据的反击。我们强调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这就是在告诉全世界:中国玩的是规则内的游戏,而美国才是那个破坏规则的人。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一个老故事。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的时候,美国也是使出浑身解数要遏制日本。结果怎么样?日本确实在那场较量中受到了重创,但美国就真的赢了吗?现在看来,那场较量最大的赢家反而是后来居上的韩国和台湾地区。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现在美国又在对中国玩同样的把戏,但世界早已不是当年的世界了。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靠封锁打压就能独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更重要的是,这次美国的做法已经引起了全球半导体业界的强烈不满。毕竟,半导体产业是高度全球化的,美国这么搞,不仅会严重阻碍各国正常的经贸往来,更会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说白了,这是在把自己的盟友往墙角里逼。
我觉得最讽刺的是,美国这次的限制措施,连他们自己的企业都跟着遭殃。要知道,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之一,美国企业在这个市场上可是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好了,为了所谓的"国家安全",这些企业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市场份额被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抢走。
其实吧,美国这种做法,说到底还是在打自己的脸。一边说要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一边又在肆意破坏国际贸易规则;一边说要与中国进行公平竞争,一边又在不断设置贸易壁垒。这不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的事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核心技术不能靠别人给,必须靠自己攻关。这些年来,我们在科技创新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美国这么做,某种程度上反而会激发我们加快科技自主创新的步伐。
记得有句老话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若干年后回头看,我们会发现:美国这次的打压,反而成了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好了,今天就叨到这儿。叨友们,你们觉得这次中美之间的较量会如何发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别忘了点赞关注,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