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卢晓 北京报道
资本对AI新势力爱意正浓,不久前,月之暗面刚获得10亿美元新融资,3月14日,智谱AI也确认于今年年初完成新一轮融资。然而,有了上一批AI独角兽们作为前车之鉴,资本对新势力的“宠爱”能持续多久还未可知,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模型商业化的成果及未来的盈利情况。
相较于其它几家新势力,智谱AI资历最“老”,据智谱AI公布的数据,其大模型在过去一年的下载量和商业化成果显著,且在自主可控大模型发展上实现突破。对标Open AI是智谱AI的目标,但智谱AI CEO张鹏也承认,二者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今年Sora的推出让差异再一次表面化,因此他强调,国内AI一定要走自主可控、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新一轮融资完成
有消息称,智谱AI已于今年年初完成新一轮融资,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融资。《华夏时报》记者就此向智谱AI方面求证,对方确认了融资的消息,不过未透露具体的融资金额。
智谱AI是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以来投资的第一家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司。该公司表示,本次融资将持续用于基座大模型的进一步研发,与各家产业龙头企业合作,一同在千行百业打造蓬勃繁荣的大模型生态,共同赋能落实市政府产业战略,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速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时代。
在此之前,智谱AI已经完成多轮融资:2021年9月完成A轮过亿元融资;2022年9月宣布获得数亿元的B轮融资;2023年10月宣布年内已累计获得超25亿元融资。君联资本、启明创投、美团、蚂蚁、阿里、腾讯、小米、金山等著名的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公司都是智谱AI的投资方。
有意思的是,智谱AI在受到资本“宠爱”的同时,也在瞄准其它潜力股。近日,同为清华系本班底的多模态大模型公司生数科技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智谱AI也在投资者名单中,融资将主要用于多模态基础大模型的迭代研发、应用产品创新及市场拓展。
虽然同样是AI新势力的一员,相较于去年才成立的零一万物、百川智能和月之暗面,成立于2019年的智谱AI在大模型领域更有资历。
智谱AI脱胎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研究室团队,是清华大学知识成果转化的创业公司,一开始就瞄准AI大模型研发落地,张鹏毕业于清华计算机系,总裁王绍兰为清华创新领军博士,清华大学计算系教授唐杰也参与研发中国最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悟道2.0。
早在2020年,智谱AI就研发出了GLM预训练架构,2021年训练完成百亿参数模型GLM-10B,彼时ChatGPT还未风靡全球;2022年,智谱AI合作研发了中英双语千亿级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GLM-130B并开源;2023年,智谱 AI 推出千亿基座对话模型ChatGLM并两次升级;2024年1月,智谱AI推出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整体性能相比上一代大幅提升,被张鹏拿来直接对标OpenAI的全栈大模型生态。
今年OpenAI旗下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再次惊艳全球,智谱AI方面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公司从2021年就开始布局文生图和文生视频,CogVideo就是基于大模型的文本到视频生成模型。
商业化路径披露
融资消息传出的当天,恰好是智谱AI的ChatGLM发布一周年之际,张鹏公布了一份商业化成绩单:收获超2000家生态合作伙伴,实现超1000个大模型规模化应用,与超200家企业进行深度共创,多个领域的头部公司,涵盖了传媒、咨询、消费、金融、新能源、互联网、智能办公等多个细分场景,均已成为智谱AI的代表客户。
此外,截至目前,张鹏称,智谱AI的开源模型在全球下载量已超过1300万次。
对于一家刚成立几年的AI公司来说,张孝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相当显著的,能够获得如此高的下载量和合作伙伴数量,以及实现大规模应用和深度共创,表明智谱AI在市场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和影响力。
不过,如今备受资本青睐、商业化成果还不错的智谱AI,还需要探讨进一步商业化的路径,以计算机视觉为核心技术的那一批AI独角兽们,就是前车之鉴。
计算机视觉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然而对于这批AI公司来说,盈利看起来仍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达成的目标,AI公司们在失去资本的热情又要承担盈利难题的情况下,仍然挣扎于生存边缘。
“大模型是否会踏上计算机视觉或其他领域的老路,目前尚不明朗,按照AI发展的历史规律,不排除这种可能,当然这并不绝对,每个领域和技术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挑战,大模型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找到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途径。”张孝荣说。
而在张鹏看来,大模型是对上一代AI技术的提升,它大大提升了AI核心能力,不再依赖具体的任务和场景,翻译能力更强。且智谱AI对于商业化,有一套自己的思路,张鹏总结为四个商业化方案:将模型封装成开放平台、云端私有化方案、本地私有化和软硬件结合一体机方案。
除了商业化路径的探讨,对于国内AI公司来说,更关键的一点是,在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限制,追平国际领先水平的同时,如何走出一条具有本土化、差异化的大模型应用之路。张鹏认为,技术的独立研发意味着中国的AI产业可以摆脱对于国外技术的依赖,真正站在技术的前沿,实现自主可控、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
自2022年初,智谱AI推出的GLM系列模型已支持在昇腾、神威超算、海光DCU架构上进行大规模预训练和推理。截至目前,智谱AI的产品已支持10余种国产硬件生态,包括昇腾、神威超算、海光DCU、海飞科、沐曦曦云、算能科技、天数智芯、寒武纪、摩尔线程等。
“总体而言,智谱AI取得的成绩是令人鼓舞的,但要实现长期盈利仍需要持续努力和市场验证。大模型的未来发展是不确定的,但通过不断创新和适应,该公司有机会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张孝荣说。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