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百模大战”中占据主导地位

发表时间: 2023-10-12 08:36

快速准确地提炼各方观点并自动生成会议纪要、撰写策划报告、辅助诊断医疗影像、决策自动驾驶路线……当前,大模型技术正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惠及各行各业。

2023年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核心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4300家;智能芯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超算、智算、云算协同发力,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人工智能产业风头正劲,迄今超百个大模型已公开发布,其中来自北京的约占一半。新京报贝壳财经用数据揭示“百模大战”之下,北京如何占据“半壁江山”,又有哪些公司抢占了大模型的先机?

国内公开AI大模型达238个

北京占比近五成

北京是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开拓先驱和创新高地。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全国2200家人工智能企业中,北京市有618家,占比28%,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一。

在AIGC细分行业,北京市同样走在全国前列,在算力、数据、场景、投资、人才等方面优势显著。经分析梳理,北京市共有57家优质专精特新企业处在AIGC产业链的关键层级,其中算力层14家、数据层11家、模型层10家,应用层22家。

在模型的实际使用效果方面,行业已基本形成共识,即百亿规模的参数是大模型商用的最低门槛。研究表明,以语言学习为例,只有模型参数达到百亿规模,大模型才可能在一些特定任务中具备“涌现”能力,达到量变产生质变的效果。

目前国内大模型总数达238个,近五成集中在北京。据北京经信局数据,截至10月初,北京发布大模型数量达115个,其中通用大模型12个,垂类大模型103个。

北京的大模型企业质量优势明显,根据国内最权威的中文模型评测机构之一SuperCLUE的评测数据,截至2023年7月,中文综合能力排名前15名的大模型参数规模基本在百亿以上,其中过半大模型企业在北京。在AIGC行业的大模型开发领域,有10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他们过去一年的平均营业收入超7600万元,平均研发投入约为5800万元,平均超60%的员工为研发人员。

2023年6月,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从全球已发布的大模型数量来看,中国和美国大幅领先,超过全球总数的80%。数据显示,2021年起中国大模型进入爆发期,每年增长近30个,今年前五个月就增加了19个大模型。

在国内,华为、中科院较早就布局大模型领域。2021年4月,华为推出华为云盘古NLP大模型;中科院则在2021年9月发布三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首次实现语音生成视频等功能。

今年,国内企业大模型发布加速。自3月ChatGPT-4上线后,百度文心一言、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接连发布,华为、中科院也迭代、更新产品。

今年38起大模型投融资近半在北京

互联网大厂投资了哪些公司?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大模型投融资数据发现,2023年至今有38起大模型投融资,其中北京、上海和南京成为大模型投融资热土,47.4%的大模型投融资事件发生在北京,这意味着每发生两起大模型投融资,就有一起在北京。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在大模型应用领域,阿里巴巴达摩院的“通义千问”、商汤科技的“商量”、中国科学院的“紫东太初”、抖音的“云雀”等均已在不同行业和领域落地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发力大模型的互联网大厂,除自主研发之外,还在持续投资更多大模型产品。

北京是当前国内大模型创新基础最好、人才团队最集中、研发能力最强、产品迭代最活跃的地区。为更好把握这次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近期北京市连续出台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等多项支持政策,释放明确信号、搭建伙伴平台、聚拢行业资源,助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