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竞争:一场即将到来的科技巅峰对决

发表时间: 2024-12-07 18:45

弟兄们,中美芯片战可能已经到了全面摊牌的时候了。


最近半导体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情。


一件是上个月台积电对我们断供7nm芯片的事情,这意味着美国对我们的芯片制裁,已经加码到了最先进的领域。


另一件是这两天美国发布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清单,他们对140多个中国实体进行了出口管制,我看了下制裁清单,涉及的行业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交通基建、贸易、航空航天与国防军工以及生物质能与医疗等等。


总之,美国人能想到的行业基本已经全在里面了,再制裁下去估计也没有多少加码的空间了。

所以收到消息之后,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行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声明,他们明确指出——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这基本可以认为,中美芯片距离全面脱钩,已经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看到这些消息很多人表示担心,但我个人认为这反而是一件好事情。


我从2018年至今,关注中美芯片战已经有整整6年时间了,美国的制裁是如何一步步升级的,我非常清楚,事实上只要是常关注新闻的朋友都能看出来,在半导体领域,现在的美国的确是已经快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了。

不信我给大家回顾一下美国的制裁历程。

1


2018年美国对中兴动手

2


2019年-2020年对华为的断供。

3


2022年,美国的制裁进一步加深,逐步扩大到了手机行业之外的其他领域。

4


2024年之后,美国人已经近乎疯狂,不仅要给我们断供光刻机,甚至还不允许阿斯麦来中国帮我们维护光刻机。

不明白内情的人,看到美国制裁越来越狠就开始害怕了,但了解真实情况的人就会清楚,美国的制裁越狠就越说明中国的芯片在不断的进步。


一开始美国人只是限制28nm的芯片,后来升级到了14nm,然后一步步升级到了7nm及以上制程。


刚开始美国人只是限制芯片在手机领域的使用,后来一步步扩大到了军工、医疗、汽车等领域,现在基本已经覆盖到了全领域。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因为两件事情。

01

一件是2023年华为掏出了7nm工艺芯片的事情。


当时这个消息传出的时候,全球震惊。


因为在美国的全面封锁之下,竟然有一个国家单独搞出了高制程芯片,这个消息过于离谱,很多人并不相信,所以在网上一直有人质疑,说华为的芯片是台积电或者三星代工的,所谓的纯国产就是一个幌子而已。


这样的质疑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直到前些天华为推出了mate70,掏出了性能更好的麒麟9020芯片,这才打了所有质疑人的脸。

因为随着麒麟9020芯片的出现,这意味着在美国的全面封锁之下,华为不仅能单独研发出7nm性能的手机芯片,而且产量能维持在千万级别,并且还能保证商业盈利,甚至更夸张的是,华为的芯片产业链还在不断地更新升级。


当这个事实摆在所有人面前时,傻子都清楚,美国的芯片产业链已经被我们撕开了一道口子,现在我们中国人自己也能生产高端芯片了。

02

除了华为芯片的事情,让美国人加大制裁,还有第二个原因。


今年9月份的时候,国产光刻机正式对外公布,虽然目前公布的是只能量产28nm工艺芯片,但是项目申报的时间是差不多两年前,也就是说在两年前,我们就已经拥有量产28nm芯片的能力了,现在发展到了什么水平,还未可知。


可即便是只能量产28nm的芯片,也足以应付90%的情况了,因为28nm就是先进与成熟的分界点,全世界绝大多数领域,用28nm的芯片已经是绰绰有余了,只要我们掏出了纯国产的28nm光刻机,美国人再想卡我们的生命线,已经基本不可能实现了。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美国人情急之下才把制裁进一步升级,不仅开始制裁我们7nm以上的芯片,还把制裁范围扩大到了几乎全领域,因为不扩大制裁范围,就相当于完全没制裁了,这也是被迫之举。


我知道有人又会说了,可是这样对国内很多企业是很大的损失啊。


的确如此,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美国制裁我们的芯片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2018年制裁中兴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了6年多的时间,制裁项目不断加码,制裁范围不断扩大,就这种局势,我觉得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危机感的公司都会考虑国产替代吧,如果给了你6年时间你都无动于衷,觉得美国人会放过你,那我只能说如此天真的公司,你被制裁了也怨不得别人。


你看看华为,2019年被制裁,2020年开始手机业务几乎消失,然后2023年就实现了技术突破,并强势收复了手机市场,这才是一家有责任心,有危机感的公司的正常表现。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美国的制裁不仅不可怕,反而是在逼着中国芯片进行升级,如果没有美国的制裁,如今中国的半导体领域肯定还发展不到现在的水平。


想明白这个你就清楚,美国的制裁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我们不断成长的动力


如果没有美国一路以来对我们的打压,那我们恐怕也不会拥有全产业链,也不会拥有完整的芯片产业,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