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基础知识(二)深度解析

发表时间: 2023-07-10 17:59

RAID(冗余阵列独立磁盘):将多个磁盘组合成一个逻辑单元,提供数据冗余和性能增强。

带外管理:通过专用网络或串行连接进行服务器的管理和监控,独立于主要网络连接。

热插拔功能:支持在服务器运行时插拔硬件设备,无需关机或中断服务。

远程访问协议:用于远程管理服务器的协议,如SSH(Secure Shell)、RDP(远程桌面协议)等。

服务器虚拟化: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创建多个虚拟服务器实例,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缩放性:服务器的能力扩展和适应变化的需求,可以是垂直扩展(增加单个服务器的资源)或水平扩展(增加服务器数量)。

可管理性:服务器的易管理性,包括配置、监控、故障排除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带宽优化:通过压缩、缓存和网络优化技术,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用户体验

虚拟专用网络(VPN):通过加密隧道连接远程用户与服务器,提供安全的远程访问。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自动为网络中的设备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

DNS(域名系统):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实现网络上的主机名到IP地址的映射。

服务器集群:将多台服务器组成一个逻辑集群,实现负载均衡、故障恢复和高可用性。

线程池:预先创建一组线程,减少线程创建和销毁的开销,提高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

SSL/TLS:用于加密和保护网络通信的安全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虚拟机(VM):在物理服务器上创建的软件模拟的计算机系统,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数据压缩:将数据进行压缩,减少存储空间和网络传输带宽的使用。

反向代理:代理服务器将客户端请求转发给后端服务器,并将响应返回给客户端。

容器化技术:将应用程序及其所有依赖项打包为独立的容器,实现跨平台部署和可移植性。

虚拟局域网(VLAN):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