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马超对五虎将的排名秘密

发表时间: 2024-12-01 17:01

战场之上,刀光闪烁,寒气逼人。一位银枪将军正与一位手持蛇矛的猛将激战正酣。

刀光剑影之中,双方你来我往,竟难分高下。这场持续了整整一百回合的对决,便是后世广为流传的"马超张飞"。

"我胜你不得,誓不回寨!"战场上,马超的一声长啸震动四野。这句掷地有声的豪言,不仅道出了他对自身实力的自信,更暗藏着对蜀国五虎将实力的深刻见解。

谁能想到,就是这位西凉铁骑,用短短四句评语,便给蜀国五虎将定下了座次:黄忠居首,关羽次之,赵云第三,自己第四,张飞殿后。这个排名一出,立即在军中引发轩然大波。要知道,在普通百姓心中,关二爷的威名可是响当当的第一人选。

那么,马超凭什么敢于给这几位赫赫有名的蜀国名将排定座次?

我们得先说说马超的来历。在当时的西凉,马超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他的祖上乃是汉朝赫赫有名的伏波将军马援,可谓将门虎子。在这样显赫的家世影响下,马超从小就接受了最严格的武艺训练。

还未到弱冠之年,马超就在西凉地区崭露头角,被人称为"键勇"有意思的是,在曹魏势力初具规模的时候,能与其正面抗衡的将领屈指可数,而马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想要了解马超的实力有多强?且听两个经典战例。其一是与曹魏第一猛将许褚的对决。在典韦离世后,许褚可是曹营当之无愧的顶级战将,地位远在五子良将之上。然而在与马超的交锋中,双方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最后还要靠计谋才取得胜利。

其二便是与张飞的那场对决。同样是战了上百回合,不分高下。但从当时的情形来看,诸葛亮对张飞迎战马超并不看好,还说出了"需等云长来,方可与敌"这样的话。由此可见,在诸多智者眼中,马超的实力是远超张飞的。

更令人玩味的是,当关羽让儿子关平去寻找马超切磋时,诸葛亮立即出面阻止。这个细节耐人寻味:军师为何如此紧张?原来诸葛亮深知马超的实力非同小可,若是交手,担心关羽一怒之下可能会重伤马超,这对蜀国来说可是重大损失。

马超能得到诸葛亮如此高的评价,足见其实力之强。而他给出的这个排名,似乎也并非空穴来风。那么他眼中的第一高手黄忠,又有着怎样惊人的实力?关羽为何甘居第二?素有"常胜将军"之称的赵云,又为何屈居第三?

要说黄忠的实力为何能被马超评为第一,还得从他与关羽的那场惊世对决说起。在长沙之战时,年近花甲的黄忠与威名赫赫的关羽正面交锋。起初,关羽并未将这位年迈的将军放在眼里,岂料交手之后竟迟迟无法取胜。

更让人惊叹的是,在这场对决中黄忠还未施展他最为精湛的箭术。为了避免伤及关羽,黄忠两度拿出弓箭示警。关羽不以为意,黄忠无奈之下,只好一箭射落关羽头盔上的缨冠。这一手绝艺,证明若是黄忠存心取人性命,恐怕当时的关羽已在劫难逃。

即便关羽性格刚烈,面对黄忠的实力,也只能借"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样的话来掩饰自己的不如。马超评价黄忠时说:"宝刀未老,威望犹存。"这句话可不是恭维,而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再说赵云何以能排在第三。在马超初见赵云时,就经历了一场震撼。当时马超刚归顺蜀汉,心高气傲,眼高于顶。一日,刘璋前来挑衅,刘备让赵云出战。不多时,赵云便提着敌将人头归来,这一幕让马超深受触动。

正是这次经历,让马超明白了何为人外有人。他随后主动请缨说:"若敌军不降,超愿与弟马岱成都,双手奉献。"这既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更是对赵云实力的一种认可与敬重。

通过种种细节可见,马超的这番排名绝非信口开河。先说黄忠实力的明证:汉中之战中,黄忠亲手斩杀敌军大将夏侯渊,导致敌军群龙无首,最终助蜀军取得胜利。

这份战功让他被封为征西将军。更值得一提的是,即便知道关羽对黄忠心存不满,刘备依然力排众议,提拔黄忠为后将军。

再看赵云的赫赫战功。在长坂坡一战中,赵云虽未达到传说中"七进七出"的神勇,但凭一己之力救回甘夫人与阿斗确是铁一般的事实。这等功绩,放眼三国,也只有吕布、典韦能够相提并论。难怪民间会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

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其实并无"五虎将"之称。蜀国正式受封为将军的只有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四人。赵云实际上更像是一位近卫统领,但他的实力确实非同一般,每当刘备出行要事,必带赵云随行。

马超的这番评价,某种程度上反而显示出他的谦逊品格。若论统兵作战之能,恐怕很少有人能胜过这位从小在战场上历练的将门虎子。

无论是行军布阵还是临阵对敌,马超都堪称一流。可他却将自己排在第四位,这份襟怀,着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