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17载译德文版《西游记》:经典故事的新解读

发表时间: 2024-11-18 11:21

林小发

林小发译德文版《西游记》

(本文配图由作者提供)

近来,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火爆出圈,在海内外引发阅读《西游记》原著的热潮。瑞士学者林小发(Eva Lüdi Kong)是《西游记》首个德文全译本的译者,曾在中国生活20多年。2016年,林小发翻译的《西游记》出版,在德国文坛掀起一阵“西游旋风”,并在次年获得第十三届莱比锡书展奖翻译奖。当时的获奖评语这样写道:“(翻译)不仅是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更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思维方式的峭壁中搭起了一座桥。这正是‘世界文学’的真意,一种来自全世界、面向全世界的文学。”

与经典初相遇

林小发1968年生于瑞士比尔,一个钟表业小城,当地通行德语和法语。1983年3月,一个来自中国广西的杂技艺术团到访比尔,14岁的林小发一下就被介绍册上的中国字迷住了。回家后,她对照着册子上的中国字一笔一画地描,自此开始自学汉语。至今,那本册子还珍藏在她家中。

1990年,林小发来到中国,在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上海古籍书店读到了《西游记》,妙趣横生的故事立刻引起了她的兴趣。然而初到中国,林小发的中文基础还不甚扎实,学习半年古文诗词后,她再次读起《西游记》,渐渐体会到小说的深意。林小发把书买回家,一口气读完,书中蕴含的中国古代世界观深深地震撼了她。

林小发注意到,中国的四大名著中,当时只有《西游记》没有德文全译本,《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此前都已被德国汉学家弗兰茨·库恩(中文名孔舫之)完整地译成了德文版。

德语世界原先有《西游记》的两种译本:一种是东德译者赫茨费尔德(Johanna Hertzfeldt)在1962年翻译出版的《西方朝圣(Die Pilgerfahrt nach dem Westen)》,依据是中文原版及100回俄文译本,但采取总结性的翻译方式,诸多诗词、回目、对话等被删除;另一种转译自1942年出版的英文节译本《猴子:中国民间小说(Monkey:Folk Novel of China)》。《猴子》由英国汉学家阿瑟·韦理英译,胡适作序,翻译了原书100回中的30回。英译本主角名叫“猴子”,没有回目,也未翻译诗词,开篇即言道:“自世界起始,有一块石头……”

彼时,在林小发的印象里,除个别人略知一二,德国人与瑞士人对《西游记》几乎一无所知。

用心翻译作注释

于是在1999年,读过原著和两种德文译本的林小发开始着手翻译《西游记》。在她眼中,那是一本独特的小说。“它不仅讲述了一个故事,而且给读者展开两层平行的内容,一是故事的叙事层面,二是隐喻于诗词和回目中有关修行悟道的层面,用故事人物和情节,比喻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内心动静。”

《西游记》人物繁多,同一人物还可能有别名,比如孙悟空,就另有“美猴王”“齐天大圣”“行者”等诸多称谓。林小发的处理方式是将孙悟空音译,其余意译。

“唐僧”怎样译,林小发犹豫了很久。她先用汉语拼音“Tangseng”,后来改译为“来自中国的高僧”。原文里的“唐”,她翻译成“China”,这样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古代中国。唐三藏的“三藏”,原意是经、律、论3种类别的佛典,她先选用汉语拼音,后来发现其他译著通常采用梵文音译Tripitaka,就沿用了这个通译。

神灵和妖精名的译法需要想象力,像小妖伶俐虫和精细鬼,分别译成“伶俐的小动物(Flinkgetier)”和“精细的小鬼(Feingespenst)”,前者的“getier”,特指昆虫、蜗牛大小的动物。在林小发看来,成语大多不难翻译。“沉鱼落雁”译成德语,比中文长一些,大意是“她太美丽,令鱼儿羞得潜往深处,使大雁惊得自天空坠落”。

最初译出10回后,林小发曾把译稿和小说简介寄给几家德国出版社,但都被婉拒。当时,德国几乎没有人听说过《西游记》,更不知道这本书的价值。大约10年时间里,她都没找到愿意出版德译《西游记》的机构。是否继续翻译,她也踌躇过,但终究没有放弃。

为了让德国读者了解《西游记》的文化背景,林小发还作了大量注释,书后附有一篇50多页的后记,其中18页是详细的神仙列表。林小发还挨个介绍了《西游记》中主要出场的各路神仙的来龙去脉,讲述《西游记》故事的形成和小说接受史、佛教和道教寓意以及数字、卦象、五行、方位等元素在小说中的意义和作用。关于自己对多个版本的考察以及为何选定《西游证道书》为翻译底本,她也作了详细说明。

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是由中国担任主宾国,林小发在这里遇到了雷克拉姆出版社(Reclam)的编辑迪特·梅耶尔(Dieter Meier)。后者恰好对中国文学感兴趣,才令小说得以出版。彼时,林小发已经翻译到了第60回。7年后的2016年法兰克福书展上,林小发译《西游记》首发,首印2000册一售而空,短短5个月后就准备印第四版,在德国文坛掀起一阵“西游旋风”。

体现中西文化交流

当中国译林出版社资深德语编辑王蕾读了林小发的德文版《西游记》,很是吃惊:“德文版《西游记》的开头太流畅了,从翻译层面来说做到了信、达、雅,可见译者对中国文化很有研究。”

王蕾随手把德文版《西游记》第一回重译成中文,发到社交网络平台上。许多中国网友看了之后表示,仿佛体会到了阅读《西游记》的全新乐趣,也激发了他们对德文版《西游记》的兴趣——他们在网上询问,乌巢禅师那里的《心经》有没有翻译?车迟国斗法,喝圣水那一段又是如何翻译的?……面对网友的热情,林小发用流利的中文回复:“若能激起中国人重读原版的话,我很开心。译回中文有趣,能读原著是福。”

林小发最早就读于苏黎世大学汉学系,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2004年浙江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在杭州,她的普通话甚至比很多当地人还标准,听不出丝毫洋腔洋调,言谈间诗句俚语信手拈来。

2006年起,林小发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德学院任教。多年来,林小发俨然成了“西游记十级学者”。在中国美术学院给学生开讲《西游记》时,中国学生常常会询问这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通过哪些途径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我告诉他们,你去细读《西游记》的原版就会了解很多。”她笑言。

中国文化的沃土,滋养了林小发这位充满魅力的学者。在中国学习工作期间,她不仅深入研习中国传统文化,也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逐渐形成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厚认同。这份认同促使她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播的实践,成功将《西游记》这一中国古典名著转化为德语版本。

林小发翻译这部中国古典名著,足足花了17年。对她来说,漫长翻译过程中的成长与挫折,恰恰应和了《西游记》的主题——取经。德文版《西游记》的问世,为西方读者提供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而德文版重译为中文的网上互动,又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新颖的视角,体现出中西文化的交流交融。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