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新闻中心探营揭秘:前沿科技与非遗体验的双重盛宴

发表时间: 2024-09-03 22:25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摄(下同)

在国家会议中心前的路口,红色中国结的雕塑装置颇为醒目,不同肤色的参会记者纷纷在这里出镜拍摄,迎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到来。盛会开幕在即,新闻中心已经提前开放运营,多国记者在这里向世界传递“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主题。

这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布置一新的新闻中心,也着力打造科技文化互动展示区,通过8K超高清、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以及非遗互动项目,展示着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在综合服务台,除了多位工作人员,还增设了一位通晓中英法三语的特殊志愿者——交互式人形机器人小柒。裹着蓝色头巾的非洲记者拉斐尔对齐刘海、短发的小柒非常感兴趣,他按下对话按钮,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你认为举办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有何意义?小柒用英语回复道:中国和非洲国家可以携手讲述更加客观、准确的中非友谊故事,从而达成更深入的理解。

一旁的留言簿上,写满了英语和法语乃至西班牙语的赞美之词:“很荣幸见证这一次中非对话,可以说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范例,启示着我们携起手来就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些高科技太震撼了!”“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国家,感谢您以最好的方式热情招待我们,并支持我们的新闻工作。”

长廊上的展位个个亮点纷呈,志愿者们热情招徕大家前来深度体验。各国记者沉浸在CAVE 8K 超高清视频营造的场景中,时而漫步在故宫的金砖之上,时而飞越好望角,在这块四面包裹式的巨型曲面屏之上,大家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陶醉于中国与非洲的美好景色与巨大成就。一位非洲记者和志愿者攀谈了起来,他问道:“这个屏幕是4K的吗?我们国家使用的就是4K屏幕。”当志愿者告诉他这已经是8K画质,他连连竖起了大拇指。

绿幕前,许多人排队在体验用人工智能技术现场生成自己的数字人形象,记者可选择新闻中心为背景,也可选择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北京中轴线等为虚拟背景,让数字人用中、英、法文进行峰会新闻播报。

在非遗体验区,景泰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彩塑京剧脸谱、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葡萄常料器等非遗传承人来到现场,带着中外记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故宫文创区打造成了日晷造型的柜台,按十二时辰的分区摆放着一系列环保文创,比如用故宫每日产生的矿泉水瓶做成的托特包、12个回收饮料瓶做成的雨衣、茶叶碎制成的茶具、秸秆与玉米制成的浴巾......就连展示柜也是瓦楞纸用榫卯结构拼接而成。

雨燕舞翩跹,中非共筑梦。“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时间”,即将开启。

(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