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最近的风头无两,凭借着“精品超市”的名号,掀起了一股从许昌到全国的购物热潮。
走进胖东来,给到顾客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接地气。超市的布局紧凑而实用,没有过多的装饰,一切都以方便顾客为出发点。
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从新鲜的蔬菜瓜果到日常的粮油米面,再到各式各样的零食饮料,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再者,胖东来的服务也是值得一提的。
工作人员总是热情周到,对于顾客的询问总是耐心解答,给消费者一种宾至如归之感。
在高峰时段的胖东来,结账的队伍排起了长龙,但这也正是它受欢迎的一个侧面证明。
但也正是因为这股热潮,胖东来面对的不仅是来自消费者的追捧,还有越来越多的代购行为。
济南、济宁甚至菏泽等地的购物大巴车队,早已成了常见的街头景象。他们不仅不怕长时间的路程,甚至还乐于“修行”一般,拼命赶在超市开门前抢占先机,花费的代价和时间也都不在话下。
车主们在清晨六点集合,长途跋涉近五个小时,到达许昌后仅有几个小时的购物时间,完全是为了能从胖东来带回生活必需品。
至于大巴团出发的时间,有的甚至连前一晚都得出发,第二天一早赶到,直接进入抢购模式。
近日,河南民生频道报道了胖东来购物现象:有五位来自山东的顾客,她们组团自驾来到许昌的胖东来超市购物。
据她们所说,为了这次购物之旅,她们晚上11点出发,驾车一整夜,光是油费和过路费就花费了2000多元。
这五位顾客很可能是从胶东半岛的烟台或青岛出发,从青岛到许昌需要7到8个小时的车程,她们选择在晚上出发,以避开白天的交通高峰。
在超市里,这五位顾客购买了大约4车的商品,总计花费六七千。如果不是因为担心车辆装载不下,以及部分商品的限购政策,可能会购买更多。
之所以购买如此多的商品,是听说胖东来超市的商品质量好,而且她们购买的大多数都是日常生活用品。
此外她们还喊话于东来:来一趟并不容易,希望能够尽可能多买一些。
希望于东来能够放宽对外地顾客的限购政策,她们并不是代购,而是真心想要购买更多商品的顾客。
离得近的可以自己来,那离得远的呢,就请人代购。不少社交媒体上出现了相关业务,甚至在某音上都存在代购直播。
他们在电商平台上大肆进行代购,一次采购可高达30万元,其中的利润之可观,远超许多小企业的月收入。
甚至有一个大妈在胖东来超市推了一俩推车,将货架上的所有那个品牌的果汁放在自己的购物车中。
而她并不准备出去结账,而是推着车直接在商场开始了叫卖,想要这个东西就要额外支付给她10块钱,
这些外地代购者的蜂拥而至,让本地顾客也开始感到不满。超市里的商品被抢购一空,排队结账成了常态,甚至连餐位都被占据。
这现象似乎和胖东来贯彻的“舒适购物”的初衷渐行渐远。
12月16日晚间,胖东来官方账号发文,公开征集胖东来关于“侵权处理办法”:
目前网络平台和实体经营出现大量未经授权,使用和冒用胖东来企业名称、商标商号销售非胖东来商品的现象,会对消费者造成很大的混淆和误导,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及品质隐患,严重损害到顾客的消费安全和消费权益!同时伤害社会诚信!
为了对抗代购,胖东来采取了一系列硬招:会员制购买、商品限购、甚至某些情况下会解除会员资格,但是仍然难以解决问题。
消费者如此热衷,究竟是产品好到无法抵挡,还是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市场痛点在作祟?无论如何,胖东来的商品一直以高品质和良好的客户服务著称,这无疑是它成功的根基。
胖东来的店面至今也仅局限于许昌和新乡,其扩张的步伐远远赶不上消费者的需求。
胖东来并不是不想扩张,而是它始终秉持着一贯的“品质优先”理念,如何区分外地顾客和本地顾客,如何确保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公平购买,也是一个难题。
好消息是胖东来已经开通了微信小程序,大家可以体验购买,相信这样可以抵消不少因代购引起的不好体验。
代购行为带来的不仅仅是商品供应的紧张,更多的是对市场信任的消耗。那些愿意为胖东来而奔波的人,明明是为了更好的品质,却往往因过度抢购而失去了购物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文章信息来源:
被大量侵权!胖东来,深夜发文求助!2024-12-17 09:19·潇湘晨报•晨视频
@抖音 河南民生频道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