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中,易主是很常见的事,即便很多忠义千古的良臣名将也可能因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未曾做到一生只事一主,所以本文中的最强十大将在武艺上彼此多少存在些许差距,同时也不完全代表《三国演义》的武艺最高水平。
落凤坡误中副车,却也使得刘备军二号军师庞统乱箭穿身,因而一跃成为益州最为著名的上将,苏州评话三国中更是将之推到了西川都督、枪祖宗的高度,实则在演义中张任虽然异常活跃、亮眼,但就地位而言未必见得多高,比如与刘璝、泠苞、邓贤三将领兵支援前线、抵御刘备时,书中虽无明确主次之分,但张任的名字只排在第三位,而且隐隐能看出刘璝是最有话语权的。
当然了,地位有时候不代表能力,说这些只是阐明原著中的设定或许与许多人的认知不符。张任智勇双全、铁骨铮铮是不争的事实,武艺方面虽然整体展现不多,但愚以为也够得上准一流的标准,别的不说,与张飞斗十余合后诈败而走,说明其尚有余力。再看其他和张飞斗十余合的武将,马岱十余合后败退;纪灵十余合被杀;严颜更是十余合被生擒。可见张任的武艺是明显要强过这些知名武将的。
不过十余合毕竟太少,我们只能判断出当时的张任尚有一战之力,只是能坚持多久无从判断,因为张任实在缺少其他战绩作为支撑,故而将之列入准一流武将愚以为较为恰当。
王双的设定不低,特别是在后期属于少有完全以勇猛闻名于世的大将,六十斤的大刀说明力量过人,暗藏三个百发百中的流星锤说明技艺上也颇有建树,而能开两石铁胎弓则正好表达了其力技双全的武艺特点。
除了直白的介绍外,书中还通过一些侧面描写体现出王双的强大,而且是通过魏延这样后期数一数二的猛将对比。如王双搦战时,魏延请令遭拒,因为诸葛亮怕他有闪,同时最终魏延诈败引其中计才将之斩杀,似乎表达了真刀真枪的死战,魏延很难拿得下王双,所以就设定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王双不下于魏延。
但是就战绩而言,王双并不算出色,最常被提及的是连续对蜀汉三将造成杀伤,不过这份成绩单看似耀眼,实则也就那么回事。谢雄、龚起是两个名不见经传的龙套,出场就是为了衬托王双,而另一位名声不小的张嶷基本可以化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范畴,对上前期五虎级最多支撑个三五回合,而王双击败他尚且采用了诈败使用流星锤的方式,或许这是罗贯中想要体现王双的全面性,没想到反而拉低了王双的近身武斗水平。
当然了,由于汉末三国能做到从一而终的武将并不算多,所以即便王双只是准一流水平,却也足以进入最强十将之列。
有一首流传很广的二十四名将打油诗,周泰位列其中,不过这首诗其实更贴近于苏州评话三国,与《三国演义》出入很大,不过即便如此,周泰依旧称得上悍将,尤其是在整体武学水平比较落后的东吴,算得上首屈一指的大将。
周泰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大概是两度在乱军中救出孙权,以近乎丧命为代价诠释了何为悍不畏死,不过这两战其实并没有过于神化的必要,纵观全书能够在成千上万的敌军中往来冲突的不少,除了失败身死的还没见过被重伤成这样的。
斗将方面,周泰的表现时好时坏,砍死战五渣张南就不提了,十余合击退曹仁(有诈败诱敌的成分)和二十回合击杀五溪蛮王沙摩柯证明了实力,但是联手韩当战许褚没占到半点便宜,夷陵之战被关兴和张苞堵在门口骂也没有反应,这些能够明显看出周泰还达不到一流的水平,所以我觉得准一流的定位比较适合周泰。
关平是一员常被忽视的猛将,尽管表现不多,但是对比同辈二代子弟绝对是位列头名的存在,这或许和常伴关公左右受其点拨不无关系。
关公进兵襄樊时,一度打得曹仁、满宠岌岌可危,于是曹操令于禁挂帅,庞德为先锋率军增援,面对曾奋力杀退魏延、能够战平老年关公的庞德,关平与之对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不曾落了半点下风,这样的实力几乎已经能够比肩当时的关羽了。
另外,在护送廖化突围请援时,关平又数合间击退了兵势大利的东吴名将丁奉,这样的实力足以令之迈入一流之列。
夏侯惇和超一流猛将交战的记录不少,荥阳之战战吕布,不明回合遮拦不住,从战斗过程看时间持续的并不长;关公千里走单骑时,因杀了秦琪使得夏侯惇觉得愧对蔡阳所托(秦琪是蔡阳的外甥),死活不放关公过黄河,导致二人大打出手,十余合后张辽赶到阻止了争斗;博望坡之战又追击诈败而走的赵云,结果遭遇火攻,大败而归。不过在这三位身上占不到便宜并不奇怪,毕竟三人都是超一流上将,何况面对关公和赵云时夏侯惇并未出现明显劣势。
除此之外,夏侯惇最令人称道的当属“拔矢啖睛”。徐州大战,夏侯惇迎战高顺,二将斗了四五十合,高顺遮拦不住,回马败退,元让纵马急追。不知高顺是因为战斗素养足够高还是有意算计,总之他没有败回本阵,而是选择绕阵而走,夏侯惇的注意力全在高顺身上,结果被隐在暗处的曹性一箭射中眼睛。
这种情况下多数战将都会因剧痛而死,能够败走便算好的,但是夏侯惇直接将箭矢拔出,口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然后直取曹性,一枪将之挑杀!这一打破人体极限的举动令在场将士尽皆失色,瞠目结舌。
总体来说,夏侯惇不是书中武艺最好的,但是论“猛”,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同时还有点像《倚天屠龙记》里的周颠,甭管打不打得过,跟谁都敢照量,而且就是不服。
相对来说,夏侯渊的展现较少一些,他射术精湛,曾车轮战庞德,二十合平黄忠,三十合拖刀计杀杨任,由于小说更多通过斗将、冲阵、突围来体现战将的能力,所以历史上妙才善于“闪电战”的特点表现的并不突出。同时相对于猛将,夏侯渊的设定更接近于名将,若非对其能力有所信任,曹魏宗室那么多人,曹操也不会选择夏侯渊镇守西线。
总结起来,夏侯渊的武艺够得上一流,但是不出彩。
曹魏两大超一流猛将之一,甚至个人一直认为许褚虽然和典韦旗鼓相当,但若是做武力排行,其位当在典韦之上,原因无他——典韦因去世较早,所以战绩并不算多,相反许褚几乎可以算作和超一流大将交手最多的人物,实力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二十合平吕布;三十合平赵云;二百三十合平马超;一天平典韦……除了醉酒不敌张飞,几乎没有劣势战绩。不过也正是因为战绩多,所以相对有些比较减分的,如不明回合平高览;五十合平徐晃等。
总结起来,许褚的硬实力能够归入超一这点板上钉钉,但是遇强不弱、遇弱不强,上限高、下限低,特别是对一流武将的表现比之很多同级大将略显逊色,故而在超一中的排名不会太高。
文丑笔墨不多,战绩却属实不少,磐河之战十余合败公孙瓒,独战其麾下四将大胜(杀死一将,另外三人逃走),在追击公孙瓒时又遇上了初出茅庐的少年赵云,在体力受损的情况下与之斗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可以说这一战充分证明了盛名之下无虚士,文丑绝对配得上河北上将之名。
延津之战,面对张辽、徐晃双骑齐出,文丑冷静应对,先是一箭射翻张文远,接着不明回合令徐公明料敌不过,这些都足以证明其超一流武将的实力地位。可惜因种种原因被关公三合便杀的心怯,选择了败逃,结果因小觑了赤兔的速度,为关云长追斩。
很多人认为文丑不敌关公是客观因素太多,比如兵势不利、关公大开大合的打法很唬人等。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因素即便存在,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文丑自己身上,他的心理素质实在太差了。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刺颜良。
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
如果评选《三国演义》中死得最憋屈的将领,颜良必定榜上有名,别的不说,二十合击败徐晃实在太惊人了,甚至我一直不认为斩杀颜良的关羽在面对徐晃时能表现得更好。
其实罗贯中将颜良刻画得如此生猛,其目的是衬托关公之绝伦,这是常见的“烘云托月”,但或许是没想到后世会如此热衷于武评,还讲究战例是否有效而非结果论,所以长期以来颜良与关公之间的强弱一直难有定论。
即便不论从一而终,张飞亦算得上天下第二的有力争夺者,两度战平吕布而且回合数不少(虎牢关五十合,徐州百余合),能够完成如此壮举的普天之下仅此一人。
另外,被曹操誉为“不减吕布之勇”的马超在葭萌关面对理论上已过巅峰的张飞时也没能讨到便宜,二将先后大战超过二百合,最终平分秋色。至于其他击败、斩杀一流、二流武将的例子我想就无需一一列举了。
总体来说,张飞在这份榜单中冠绝诸将,愚以为实至名归。
除了上述十将,其实曹彰和诸葛尚也符合标准,而且均能凭借实力跻身一流,若是二将上榜则可以挤掉王双和张任,只不过他们一个是曹操的亲儿子,一个出世的又太晚,所以没有将他们放在考虑范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