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创作平台全新升级,全心投入视频号服务

发表时间: 2020-07-04 16:49

微信公众号创作后台全新改版了。

熟悉公众号生态的作者们应该知道,微信提供给创作者了移动端的图文编辑、数据查看工具。

微信公众号助手

就像张小龙在2019公开课说到:“在当初,我们也有许多没有做好。比如微信公众号当做企业与人的链接工具,但做着做着就变成了文字的创作平台,没有给其他内容形态比如视频提供更好的创作能力”

就产品经理直觉来说,我认为这次微信公众号这次大改版,将预测着视频号的创作入口将来临。

同时移动端订阅号助手将变成剪影的对标竞品,为视频号在移动端内容创作上做铺垫。


1.新增多媒体素材分类

编辑

2.多媒体素材分类详情

编辑

针对图片格式做了自动分组创建,同时保留上传视频、音频

3.新增转载文章添加

编辑

将图文的消息类型做了细分。满足了显示新媒体运营场景,比如图片消息、转载消息,让运营者专注在细分领域的内容下创作。

4.全新发布入口

编辑

发布增加了分组群发,以及增加了新的发送交互。


到现在为止通过订阅号助手APP,你可以实现推文、消息回复、用户查看、图文内容创作。

编辑

编辑

▲ 订阅号助手

图文创作一直是微信公众号用户聚焦的地方。提到视频内容创作,很少有作者将视频创作放在移动端公众号助手上。

要发布一个视频号内容,针对内容的生产创作者要么是通过剪映、或其他第三方视频剪辑工具完成,再通过公众号平台上传到视频号发布入口。

微信一直以生态角度考虑设计产品、迭代产品,很难想象视频号没有专属的内容产生工具。但视频号的生态可以由下面4个部分组成。

编辑

因此借助现有的移动端公众号助手作为一个落脚点,比如未来订阅号助手通过绑定微信视频号,一键同步编辑素材到视频号内容,才是正确符合用户习惯、生态建立流程。

由此以下基于视频号的发展和需求背景,我做3点预测面向微信公众号创作者们。


这里以视频内容为载体的B站为例。创作者中心的入口如下

编辑

▲ B站视频创新入口

提供转为视频号PC端上传入口。方便视频创作者打造精品、高质量视频素材,毕竟手机载体性能、存储等原因,无法提供和PC端一样的高效编辑性。

视频编辑,仍然在PC端还是被PGC视频创作者看好。比如4K、高清质量、长视频文件较大,都只有在PC才好处理。


现在视频号仍然是邀请制,微信的用户面对视频号分权限有2种

第一:没有权限看视频号、也没有发布权限

这类用户基本感受不到视频号的存在,微信还是那个微信。视频的消费和创作只有在头条系或其他平台。

第二:有权限看视频、交互操作,但没有权限发布

这类用户可以将部分视频时间沉淀在微信里,减少了头条系列产品用户的使用时间。同时也逐步在培养刷视频号的习惯。

以社交为主的微信,提供视频号作为新功能不仅要有显著入口,同时还要让用户在时间成长里养成使用习惯。同时视频号又以内容为主,势必微信视频号需要前期大量的视频沉淀工作与周期。

和头条巨量的视频数据对比,视频号的内容显然没有竞争力。同时创作者们在初期仍然是把头条系视频原封不动的搬运在微信视频号上。

造成早期视频号、头条系内容极为相识的尴尬局面。

但管理视频号的粉丝、查看视频号视频等数据目前仍然是没有版块可以查看的。能够想象的地方也只有2个方案。

方案1:

基于视频号创立全新的视频号创作者后台,但这样会让微信公众号创作者内容门槛抬高。不仅是增加了账户登录的繁琐操作,试想你会愿意写文章的时候登录微信公众号、发视频的时候又登录“短视频号创作平台吗?”

方案2:

基于微信公众号创作平台做视频号的能力承载的迭代。开通视频号粉丝管理、视频创作,同时丰富原本的图文广告收益体系,增加视频号的数据分析、广告收益能力,微信公众号创作者也可以在平台发布视频号和图文消息进行切换。

编辑

作为产品经理出身,我显然认为方案2是最好的方案。

既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可以最低成本撬动巨大的内容创作池。


前面提到订阅号助手,本身在内容发布上支持视频创作。同时前段时间微信公众号的小程序:公众号助手

也禁止了创作者在小程序上访问图文的提示。

将原本查看数据的能力保留在了小程序里。但内容创作、消息回复能力留给了APP端。

可见微信是希望创作者都把目光转向公众号助手上APP上。

剪影这款产品的前身是什么呢?

其实是脸萌科技基于视频创作的视频工具。

编辑

编辑

剪影上线后,用户只要通过剪影上传视频都可以在抖音里面得到权重偏向。增加视频的曝光数和推荐数。

编辑

创作者在剪影可以无需进行保存并下载视频,再打开抖音APP上传的繁琐操作。用剪影视频生成结束后,直接点击保存并分享即可同步到抖音上。

显然微信旗下的视频号是没有这个入口和工具的。而视频号当下的布局还是聚焦在内容生产、沉淀上。

编辑

以上是视频内容版块的4个环节。目前微信视频号在创作工具、数据分析上是没有对应能力的。

为什么呢?因为需求优先级不高

站在视频号这样以内容运营的产品,内容的丰富性、阅读性、用户习惯依然比数据分析、创作工具更好。

因此在视频号创作入口下,当前只有增长粉丝、点赞/评论的交互数据。聚焦在最核心的版块上,而不是一开始就做个大胖子。


当然,在现阶段视频号还没有开放情况下。相信创作工具、数据分析的需求仍然会缺失。

但我们能做什么呢?我总结了4步

1.坚持视频号创作,仍然有红利。

2.移动端创作工具上线后,马上切换到视频号工具上去,增加内容权重和推荐数。

3.要注意观察视频号内容、抖音内容差异,分开运营内容。一味照搬内容的运营策略在未来走不长远,毕竟平台也不想要同质化内容。

4.注意早期加V、认证红利,提供权重。

至于预测的准与否,未来值得考虑。不过产品的迭代依附业务、用户需求两者,让我们拭目以待。多体验APP ,刻意训练产品经理设计思维,有助于帮你找到产品的迭代方向。

推荐你加入每天体验1款APP,刻意训练产品设计和产品功能拆解能力

今天的分享就在这里。

文章来自社区签约作者:Ke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