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4日电 (记者 陈静)2024年12月3日是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当天,两位“唐宝宝”(唐氏综合征患者)成为一家无人化模式覆盖多种类饮品自动制作饮料店的“掌柜”。
从3日起,19岁的小沈、33岁的小姜与AI机器人“结对子”,成为这家饮料店的“掌柜”,开启新的职业生涯。她们将凭借自身能力发光发热,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日,19岁的小沈、33岁的小姜与AI机器人“结对子”,成为这家饮料店的“掌柜”。(中新网记者陈静摄)
据调查,约30%的“唐宝宝”在工厂从事简单的装配工作,仅15%能够胜任较为复杂的社区工作,这使得“唐宝宝”社会接触面窄,很难融入社会。“唐宝宝”们工作的饮料店位于杨浦区定海路街道智慧坊园区内。探索开发以无人化模式覆盖多种类饮品自动制作商业应用的相关科技企业负责人周先生介绍,依托杨浦区丰富的产学研资源,企业快速实现软硬件“从0到1”的研发试制。
据了解,近年来,杨浦区人社局、区残联、区市场监管局、定海路街道等不断创新助残工作模式。当定海路街道方面和杨浦区市场监管部门在走访中获悉周先生所在企业有助力残疾人就业的想法,随即与该区人社局、残联对接需求,多方协同助力,从残疾人对象确定、就业辅导、店铺选址、证照办理等环节同步启动、同步审批。与此同时,企业技术人员也为满足残疾人操作优化了系统调试、场景设计、人性化培训管理,定海路街道、区投促办和园区共同为饮料店的首店顺利落地提供场地等支持、保障。
“仅过一个月,‘唐宝宝’们就顺利在上海首店当上了掌柜。”周先生认为,这样的商业应用,为残障人士铺就了一条“幸福就业路”,可以帮助更多人实现低门槛、低成本“陪伴式”创业、就业。他解释,与智能化机器结对,对于残障人士而言,就是一种陪伴。他告诉记者,智能化的机器会完成90%的工作,打包、加料、清洁设备等工作,与客人简单交流并不难,很适合“唐宝宝”们。今后店里营收的20%会用来支付“唐宝宝”们的收入,希望今后他们的收入能比一般的店员更高些。
两位“唐宝宝”给自己的父母亲手送上了第一杯冲调好的咖啡。(中新网记者陈静摄)
当天,当两位“唐宝宝”给自己的父母亲手送上了第一杯冲调好的咖啡时,父母的眼眶湿润了,“唐宝宝”小姜也泪流满面。小沈的父亲接受采访时难掩喜悦和激动。他说,女儿在特教学校就努力学习西点制作。这两天,女儿特别开心,每天都在念叨自己要来饮料店上班了。“特别感谢爱心企业研发了自动化的饮料冲调机器,又开了饮料店,给智力残障的孩子工作的机会。”沈先生说,复杂的工作由智能的机器完成,“掌柜”只需要做简单的工作就可以;作为父母,他可以陪伴孩子上班,相信女儿可以胜任这样的工作。让这位中年男子高兴的是,女儿的工作收入不输一般的饮料店店员。
小姜的妈妈许女士说,自己身体一直不好,女儿压力很大,有了第一份工作的女儿格外激动。她说,女儿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与社会接触不少,一定能够适应今后的饮料店“掌柜”工作。
周先生告诉记者,今后将复制、拓展“唐宝宝”与AI机器人“结对子”的模式。今天开业的首店将成为培训中心,“唐宝宝”们会先在这里接受培训,然后进入未来新开的饮料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