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作为一个产品经理,PRD文档是必须要掌握的,PRD文档是产品需求文档,是可以将概念化的需求转变为图纸化的文档,做项目时起到辅助作用。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PRD文档5W2H的详细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经常会有刚入行的产品小伙伴们问:“PRD文档应该怎么写?要写什么内容?要细致到什么程度?用什么写呀?”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根据5W2H分析法来进行一一拆解。(以下内容都是根据笔者自己做过的项目总结,适用于笔者本人合作的团队;实际的文档内容以及产出形式,只要自己的团队能接受都OK的。)
PRD(Product Requirements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是产品经理硬实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是将商业需求文档(BRD)和市场需求文档(MRD)用更加专业的语言进行描述”——百度词条
简而言之,就是将天马行空的概念具象化为实际的业务逻辑、UI页面、菜单按钮、字段定义、数据结果,最终辅导开发人员将系统研发出来,落地开花。
PRD文档是产品项目由“概念化”进入“图纸化”的最主要的文档,编写主要有几个目的:
需要使用文档的时机和文档的适用对象是紧密相连的,下文一并详细说明。
在经过一系列的公司战略会议、市场调研、竞品分析研究之后,产品就要进入到实际的设计阶段;公司领导或者产品直属领导会查看部分PRD文档,以确保需求没有偏离轨道。
项目评审前一般会提前下发PRD文档,预留一些时间让研发人员熟悉将要做的业务和内容;以免在评审时不清楚具体需求是什么,也无法提出相应的意见,结果在开发过程中不断问产品经理的情况。
项目研发过程较长,一般会让测试人员提前介入测试,而非等开发完结后再统一测试,此举也是为了避免项目研发出现偏差,或者测试后预留的修复bug时间不足。
如果要做足功课的话,测试人员基本要与研发人员同时熟悉PRD文档,以免测试工作脱离了实际的业务场景。
有些业务部门可能会提前参与到项目验收中,需要熟悉产品的关键业务流程。
功能性比较复杂的产品,有些公司是会专门设置职位为一线的市场、销售人员进行使用培训。
如字面意思,产品的接任者。
这个应该没什么好说的,考虑PRD文档的使用对象,一般就是在PC端阅读吧,无需考虑阅读的硬件适配啥的。
如果有人非要用手机阅读,那只能眼睛受累了。
写了那么多,终于要到重点部分了。
曾听过来自技术的一句话“一份好的PRD文档,开发看见之后应该是能行云流水的写代码,如果写两下就卡壳,那肯定是文档质量或业务逻辑出了问题。”
那一份好的PRD文档,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
方便使用人员快速找到所需的文档信息,个人认为建立层级分明的侧边栏索引比文档目录要使用便捷度高一些。
内容说明:基本没人看的废话。
适用对象:如上文所写;主要是为了强调文档是公司内部保密资产,不可对外流出。
术语词汇:很重要,对于新的系统出现的业务用词或者行业内的专有名词,需要详细说明。
(专有名词说明)
功能模块清单:列明系统版本所包含的子模块、列表清单、菜单、备注、功能的需求等级;方便产品经理清晰梳理系统覆盖的业务内容。
系统用户角色说明
说明系统设计的所有用户角色,对应角色的职能。
数据权限、角色权限清单:
复杂的系统需要区别用户角色、提供专门的权限清单,方便开发人员提前做好数据隔离、功能权限隔离;
版本规划蓝图,又称产品roadtrip。
在产品的前期调研中,会尽量全面的考虑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应该如何发展;但是研发资源是紧缺的,而且市场是需要经过验证的,时间也不等人,所以B端也会存在MVP的概念。
所以大型的产品一般会规划分期实现,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期的产品规划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业务闭环,否则项目上线了会面了无法使用的尴尬局面。
本期需要实现的功能要和开发人员详细沟通,如需预留接口的地方要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产品规划要做多种支付通道,但是本期只做一种支付通道,那么支付通道的类型选择,需要提前定义为便于拓展的字典,而非写死的字段。
(某产品的三期规划蓝图)
组织架构图、信息框架图:目前市面上对组织架构图和信息框架图也没有特别严格清晰的定义,主要是为了讲解产品的整体框架是如何搭建的,具体框架包含的模块,模块所附带的功能等;能将事情讲清楚就行,不用过于在意架构图中是否需要详细列明每个模块下的细分功能点。
(某TMS系统单独模块的组织架构图)
业务流程图:核心的业务流程图颗粒度比较粗,讲述关键节点的操作和数据流转,以及关键环节的参与对象。
(某TMS系统核心业务流程图)
核心业务流程定下来后,可以对业务流程进行细化;颗粒度最细的是具有逻辑判断、异常流描述的流程图。
本人的习惯是在进行具体的功能文字描述时,比较复杂的业务流程会配备流程图,图形比文字更容易理解。
(细化流程:常见的注册流程图)
功能需求的描述,需要覆盖以下内容:
(核心字典状态定义)
(功能需求描述)
(字段说明)
只要做好了以上的工作,原型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谓“逻辑思考10小时,原型作图2分钟”。
对于比较简单的需求,也很常用的是直接在原型页面上编写PRD文档。
(原型直接标注需求描述)
可能公司不同对产品的要求有区别,目前经历过的有:
(ER图,数据之间的关系)
对通用交互原则、产品规则的描述,大型的团队一般会配专门的交互设计师,在原型设计的基础上对产品交互进行优化。
小结:PRD文档的描述,需要保持交互逻辑的一致性(避免二级页面,时而为“弹窗”时而为“跳转页面”)、文案风格的一致性、功能命名的一致性、字段命名的一致性(避免个人名称字段此列表叫“名称”彼列表叫“姓名”的情况)。
5W2H原则,这里使用how much其实有点不太合适;但是文档的版本记录,还是值得一说的。
一般从0-1的产品文档相对好写一些,评审结束后研发期间,基本会对文档进行封版处理。
如果有不得已的情况需要对文档进行变动,一定及时告知相关负责人员,例如产品领导、技术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并及时维护文档,每一次的变更都需要留下文字记录。
个人认为对阅读者来说比较好的方式是:文档头部增加版本变更记录,同时在文档内部用不同的颜色将变动的内容标注出来。
已经上线的版本变更,需要着重梳理变动内容和前后业务流程的关联影响,特别是产品的业务耦合性比较强的,很容易发生修改一处需求,引起多出报错的情况。
版本变更记录,需要包含的信息有:
PRD文档的编写是需要万分聚精会神的细致的工作,基础中现功底。
在评审结束后,PRD文档交接给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如果文档编写的足够扎实,那基本不太会出现返工的情况,研发的过程也会比较顺畅。
好的文档,会让研发人员觉得靠谱、安心,也会给产品经理带来一份自信。
特别是某天你躺在床上惊坐起,感觉自己漏了什么关键内容,赶快打开文档,发现聚精会神的状态下自己的逻辑思考很严密没有遗漏的时候,那种快乐你一定也体会过。
时间久了,你会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能更从容的应对来自各方的质疑。
本文由 @RaRa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