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生成式AI火起来之后,不论是文字领域还是图片领域受到的冲击都非常大。比如说SD和Midjourney的爆火,不止是创作者,还有交易平台和使用方,都在发生变化。
AIGC自2023年全面进入大家视野,对各行各业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大模型、AI、AIGC这几个词大家耳熟能详了,不同的行业、公司,都尝试在自己的领域、业务中找到结合AIGC的方式,带来新的机会。
有这么一种说法,AIGC的到来是PGC、UGC之后的第次创作者革命。也有说法是AI、大模型的这次浪潮几乎可以等同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样新概念给社会带来的变革。AI是个风口,AIGC是个风口,大模型是个风口,大多数行业、公司、个人都期望能借着这次风口乘风而上。
本文仅结合作者在图片行业的工作经验,去分析AIGC对于图片行业带来的影响,以及以后发展的趋势。很多东西比较主观,是分析也是预测,希望对各位读者有一些作用。
一切的话题从上面这张图说起,整个图片行业其实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
图片行业的创作者整体分为这么几大类,摄影师、插画师、AIGC创作者。其中第三类正是在2023年AIGC工具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新的创作方式。
从工具来说,摄影师的主要工具是相机,无论是创意类摄影师还是资讯类摄影师(*以拍摄新闻图片未主的摄影师,这类图片不强调创意性,更在乎的是时效性、画面故事性和主题)都是借助相机完成创作。他们的创作工具可能是专业的照相机,也可以是普通的手机。摄影师的门槛不高不低,原因是摄影师想要做到最好自然是很难的,但是入门却十分简单。
有一个可以拍照的设备,有基本的拍照常识(快门、光圈、焦距、焦段)就可以入门,如果再掌握了一些构图、色彩的知识,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灯光设备使用技巧,就算还可以了。再此基础上再积累了一些审美、经验,那就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摄影师了。所以整体门槛不算高。
插画师的门槛较高,因为设备其实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绘画是一门需要长久学习的专业技能,要达到客户愿意为此付费的程度,即使不是科班出身,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绘画技能学习、审美积累的。要达到“好”的程度,更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是需要有一些“天赋”才能达到,所以门槛其实很高。
而AIGC创作者,由于创作的能力大部分是“工具”提供的。创作者只需要去学习工具的使用,并且善于思考,能够准确将需求表达给工具既可以创作出不错的内容。以Midjourney举例,只需要非常简单的英文词汇,就可以创作出五花八门创意十足的图片。而StableDiffusion则学习门槛高一些,由于SD能满足较高程度的定制化,所以对应学习成本会高很多。(并且由于MJ的商业化较为成功,开发团队有很强的意愿和驱动力去进一步优化使用体验,降低使用门槛。而SD是开源免费,因此需要自己多学习去“折腾”才能产出不错的成果)
摄影师创作的定制化程度较高,无论是需要什么样的山川风光,还是精致的产品摄影,都是能够想办法去创作解决的。尤其是在有PS之类的后期工具辅助下,一些不太好实拍的摄影题材也可以通过后期的合成一定程度解决。
插画师同理,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创作出任何主题、风格的内容,并且可以相对成系列,因此插画的定制程度也是极高的。
AIGC创作就目前市面上的MJ和SD两个工具来说,在当前时间点(2024年3月)MJ其实定制化程度很低,甚至想要控制角色的一致性都非常难做到(虽然有了–cref命令去控制同一个角色),至于说想要对画面有精准的布局、色彩等控制就更是难上加难(不考虑用词严谨的话,我可以说当前版本基本做不到)。而SD则有完全不同的体验,SD要生成一个好的东西,需要更加详细准确的正负向提示词,需要各种模型选择,需要各种参数配置,需要各种ControlNet的控制。但是得益于这些控制,SD的定制化程度非常高,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角色一致性,可以精准控制构图、光影(2023年底各种新媒体平台流行的光影错觉拼成文字就是SD的基本应用),可以定向换脸或者换服装。SD的门槛高但是可控性上非常强。
摄影的生产成本是很高的,尤其是商业广告使用的一些图片。风光摄影的成本高在去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拍摄带来的旅途成本,产品摄影的成本高在工作室、灯光设备、大量的人员、后期时间、一些实体装饰物品的购置成本。甚至是婚纱摄影也需要工作室各种灯光、摄影器材的成本(如果是旅拍的话还有旅途费用成本)。
插画的生产成本更多体现在人工、时间成本。插画师即使在熟练,也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绘制的,更别说人的创意是有限的,很多插画师在绘制插画主要的时间消耗在找灵感、改稿子上,人力成本在当前时代,尤其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最高的成本。
AIGC创作成本就大幅降低,MJ可以1分钟生产4张高质量的图片,并且对人员专业程度要求低,可以随时培训上手。而SD虽然复杂、门槛高,但是实际创作起来时间成本比摄影和插画大幅缩减,并且通过ComfyUI行成工作流后更是可以自动化批量生产。AIGC需要的生产成本,是远远低于摄影和插画的。
从生产来说,AIGC带来的是极低的门槛,极高的生产效率,极低的生产成本。曾经有人在元宇宙兴起的时候说过,限制元宇宙发展的其实是生产效率,而AIGC带来了生产效率的跨时代式提高,当然,AIGC已经不再限于元宇宙了,AIGC带来各行各业生产效率的跨时代提升。
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插画师绘制一张不错的插画,需要多年的学习、经验累积,需要很长的时间累积灵感,然后用一天、两天绘制出一张精致的插画。这个过程在Midjourney只需要一个普通人,输入一个提示词“apple illustration”,然后等待1分钟就可以得到4张超过市面上80%插画质量的插画。
图片行业,产生交易在什么地方,其实可以概括说产生在工具产品、图库和中介平台。
工具产品是指最终用户实际使用图片的场景发生地,例如做PPT的人用图在WPS,做新媒体封面的人用图在创客贴、爱设计、Canva,做广告设计的人在Adobe PhotoShop,以此类推。
图库是指一些较为专业的图片市场,例如视觉中国、千图网、站酷海洛、图虫创意,在图库选择图片的用户相对专业性较高,并且对版权要求较高,需要保证无版权风险。主要使用在社交媒体发布、线上线下广告、图书出版和商品印刷。这是一个价格相较于工具产品更高的市场,工具产品往往是包月、会员制无限用图,图库则是按张计费比较常见。就单张图片价格来说图库是远高于工具产品的。但是图库中图片数量、质量通常会更高一些。
中介平台指的是一些提供定制化拍摄、插画绘制的中间平台,帮助摄影师、插画师和客户牵桥搭线。这通常是一个定制化程度非常高的高端需求市场,给到摄影师、插画师的价格通常是远高于图库的。比如一些大的广告公司会在需要某些题材的市面稀有照片时,会找一些专业摄影师去定制拍摄交付。插画师也是同理,例如出版教材时需要整本书的插画风格统一,且主题是和配文一致的,就会花钱雇佣一个插画师去完成整本图书的插画绘制。
AIGC的出现,给这三类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原来在工具产品中,更多是通过API接入图库或买断一些素材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图片使用。例如用户在做PPT时,会在WPS中查找有没有符合自己要表达主题的图片然后插入。但是AIGC由于门槛低、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做到让终端用户直接描述自己需求,生成一张独一无二且符合自己需求的图片直接使用。
整个逻辑从拿着需求去找图片匹配,变成了AI拿着需求去创作一个符合需求的图片。可以理解为为每一个用户都配套了一个效率超级高的摄影师、插画师,1分钟给你输出高质量内容。
工具产品因为是最接近终端用户的,所以AIGC可以赋予他直接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随着AIGC的生成效果越来越好,逐渐“生成式满足需求”会完全替代现在的人工去找图方案(因为效率低、质量差)
原来给图库供稿,需要相对较为有经验的摄影师,需要比较专业的插画师来创作。而AIGC时代的来临会大大提高创作效率,创作者只要对于选题有思路,就会很快的批量生产图片,这会极大的冲击传统供稿。尤其图库入库,其实定制化要求不高(甚至没有),所以MJ之类的工具非常好用。就我个人来说,我在端午节3天就创建了600多张插画入库到图库中,这个在以往是完全难以想象的。
可能有同学会想,为啥用图的人不自己生成而要到图库购买?其实本质上,图库图片的创作,已经从一个艺术性创造工作变成了体力活。AIGC创作人是在出卖自己的体力赚钱,AIGC目前的问题是不会100%可用,而AIGC创作者就是不停尝试,然后筛选出好的内容,这样用图的人就省得自己去试错了。购买图片本质就是为选题和试错的成本进行付费。
但是以后等AIGC生成内容成功率非常高、质量非常高(现在市面门槛最低,生成质量最高的应该就是MJ,但是MJ只在一些题材上非常的好,例如静物、单个人的肖像,但是在一些题材非常差,例如大场景的自然风光、城市风光还非常的不理想,如果MJ能把这一块做好,真是对图库极大的冲击),AI非常能准确满足用户需求描述时,可能真正会对图库带来毁灭性的冲击。
对于牵桥搭线的中介平台,AIGC的到来可能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为门槛降低,会有更多人成为AIGC创作者,并且AIGC创作的标价应该会更低,很多客户会倾向于找AIGC创作人做定制化的创作。这会让中介平台更加的欣欣向荣。
对于创作者来说,AIGC降低了门槛。但是要说会不会替代所有摄影师、插画师,我的结论是不会。甚至高端的20%摄影师工资收入会比现在还高,在全面AI的时代高技术、好创意的“手工”会更加值钱。而中低端的摄影师和插画师要么被替代,要么会拥抱AIGC去提高产出效率和质量,要么就会被逐渐替代,这肯定是未来的趋势,更加两极分化严重。高端从事创意工作,低端从事体力工作。
AIGC核心在生成质量,AIGC机会在垂直赛道,AIGC的盈利关键点将回到众多的普通用户身上,技术的下放,门槛的降低,成本的下降将给图片行业带来一次新的机遇,对传统图片产品和企业带来一场无法逃避必须直面的挑战。
本文由 @Damo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ixabay,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