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北京今天发布《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作为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领先城市,北京出台的这份方案突出加快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围绕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领域打造标杆应用,力争于2025年年底形成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
北京是全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密度最高、创新基础最好、关键环节最全、产业规模最大和竞争力最强的地区。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产值突破2500亿元,目前北京已备案上线大模型82款,占全国比重超四成,居全国第一。
今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5月30日,北京连发《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两份文件。相隔不到两个月,北京出台《行动计划》,旨在率先建设AI原生城市,推动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
7月26日,《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新闻发布会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摄
《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是,2025年年底,通过实施5个对标全球领先水平的标杆型应用工程,组织10个引领全国的示范性应用项目,推广一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商业化应用成果,力争形成3-5个先进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产品,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
“《行动计划》的实施周期是今明两年,实际上只有一年半的时间,正是考虑到要加快应用的落地,同时随着基础模型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应用模式和路径也要快速地迭代拓展。后续我们还将不断地总结、接续、完善相关的支持举措。”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说。
为何这份方案聚焦人工智能的应用?林剑华介绍,当前国际国内人工智能发展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一方面从算力、数据、算法3个核心要素不断推进大模型的攻关,另一方面同步推进大模型的行业应用,通过应用验证、反哺模型智能水平的提升。
“超大的市场规模、海量的应用场景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相对优势。”林建华说,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医疗、教育、文化、金融、消费、城市运行等领域的融合渗透,生产生活的“含智量”也在不断提升,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行动计划》从标杆应用、示范应用、商业应用等三个维度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构建大模型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图。
在标杆应用方面,依托首都优势行业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围绕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5个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综合型、标杆性的重大应用工程,促进大模型核心技术突破,增强人工智能工程化能力,提高重点行业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大模型行业应用的新生态。
在示范性应用方面,围绕科研探索政务服务、工业智能、金融管理、空间计算、数字营销、司法服务、广电传媒、便利保障、内容安全等10个行业细分领域,支持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区、行业应用企业与大模型企业联动结对,突破场景,落地共性难点,探索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路径。
商业化应用则从小切口场景入手,围绕行业热点和社会关切,充分发挥大模型技术革新对行业应用的赋能作用,依托行业企业,培育一批大模型商业化应用,布局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和高质量数据,开放行业场景需求,建设联合研发环境,吸引汇聚优势创新团队,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及产业落地。
林剑华表示,要构建主管部门、属地、行业、用户、模型企业等多方联动机制,围绕行业需求,汇聚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打破数据孤岛,高效匹配算力资源,强化用户互动,不断提升模型泛化能力和可解释性,形成高效的行业解决方案,打造大模型行业应用的创新生态。
此外,《行动计划》围绕算力、数据、算法、资金、平台、人才等应用发展核心要素及关键环节重点问题,提出6方面的保障措施,同时,加大安全保障,确保大模型应用合规、安全可信。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