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一起去吃火锅,明明是同样的点单,为什么你却被收了更多的钱?难道火锅老板看到了你脸上的“老顾客”标签?
其实,数据背后隐藏的,就是大数据的力量。它可以让商家根据你的历史消费行为,悄无声息地调整价格,仿佛在对你说:“嘿,老朋友,既然你这么喜欢我,那就多花点钱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的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可能比你的家人更了解你,我们随时随地都被各类APP监视着。
而你是否发现,自己每次打开购物网站时,它总能精准推送给你最近恰好需要的东西?没错,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这个词无论你是听过还是没听过,但你肯定是经历过,毕竟在大数据出来之前,我们就经常被各种熟人“杀熟”,只不过这些“熟人”现在都躲到了大数据的背后。
大数据杀熟,这个听起来有些高大上的名词,实际上是在描述一种很常见却让人感到不爽的现象。简单来说,它是指商家利用消费者在网络上的数据,来进行差别定价,以此来“圈钱”。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算法和数据的力量在悄悄操控着我们的消费体验。
你在某个电商平台上浏览了一款心仪的耳机,点开了几次,甚至加到购物车中,但因为价格略高而迟迟没有下单。接着,你决定再回去看看,这时你惊讶地发现,耳机的价格比昨天高出了几十元。
这可不是偶然!商家通过分析你的浏览记录和购买习惯,认定你是个有意向的顾客,因此故意调高了价格。原本可以低价入手的耳机,却因为你的一系列行为变成了“老顾客价格”。
再比如,打车软件的动态定价。当你在高峰期呼叫出租车时,系统会根据当前的需求和你的历史用车记录,来决定你所要支付的费用。
如果你是个频繁用车的用户,可能在“高需求时段”里被收取更高的费用,而其他偶尔使用的人却能享受相对便宜的价格。这不仅让人感到失落,还让你对这个“老朋友”产生一丝不满。
除此之外,大数据杀熟最活跃的领域莫过于酒店行业。你可能会以为自己是某家酒店的常客,跟老板很熟,甚至充值了VIP,绝对不会被“杀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大数据杀熟的对象就是你这种客户。
对于经常订房间的老客户,因为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用户粘度,适当提高一些价格不仅不会损失客源,还能增加利润。而对于新用户,则是使用低价优惠,吸引首次体验,再通过其他方式将其发展为老用户。
当然,对于这种差异定价可不能被老客户知道,毕竟再有钱谁也不想当冤大头。因此一个城市的“新手优惠”会有专门的渠道去推送,避免被老用户发现。
难道真的就没人能管得了这些无良商家,阻止他们的恶意差价行为吗?当然是有的,因为这种灵活定价,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明显是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早已明确的禁止这种行为。
首先,同样的商品或者服务,有人购买便宜,有人购买就贵,很明显这就有违市场交易公平定价原则和诚信经营原则。
国家发改委在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中明确表示,所谓价格欺诈,就是在经营过程中,使用虚假或具有误导性的手段,去诱导消费者。而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也提到,我们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享有知情权。
再者说,这些商家是如何能够随时随地的如此了解我们?这中间就定然存在用户信息泄漏以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在法律层面的惩罚可以说是更为严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大家来算一算,那些商家平时收集我们的数据量够判几年的?
从这个层面看来,我国从来都不缺法,缺的是严格的“执法”。这里的执法不仅仅指的是执法部门,还有的就是消费者自己的维权。
为何消费者频频被“杀熟”,却总是吃个哑巴亏?你想想看,大部分的消费,无论是网上购物也好,还是订酒店也好,就是被杀熟,也就是贵了十几块钱,贵一点的可能会达到百元级别。
而中国人的哲学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为了这几十块钱,闹到威权的地步,属实没必要了,所以大多数人也就忍了下来。
同样的,对于执法部门就更为难了,首先这种“杀熟”行为,本身就很难界定,往往涉及到复杂的算法和用户行为数据,难以一刀切地判断其合法性与否。
此外,消费者在面对微小的价格差异时,往往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维权,这使得执法部门,很难获得足够的投诉和证据来开展调查。
因此,尽管消费者有时感受到了不公平,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证据,他们最终选择了沉默,导致这一现象得以持续。
大数据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新石油”,完全可以说谁能掌握足够多的数据,谁就能抓住更多的客户,如果能正确的利用好大数据的力量,不仅能让商家获得更好的利润,也能让用户享受到更加适配的服务。
例如,电商平台利用用户的浏览历史和购买行为,能够向消费者推送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商品。这种个性化推荐不仅提高了用户的购物体验,也帮助商家提升了销售转化率。
此外,在线流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观看习惯,能够为用户推荐符合他们口味的电影和电视剧,对剧荒从此说拜拜。
除了购物,医疗行业也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对患者历史数据的分析,医生可以更快速地做出诊断,提高治疗的精准度。
华大基因就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肿瘤基因检测,通过分析大量基因数据,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但大数据的另一面也是不可否认的,数据泄露、大数据杀熟等等我们每天都在经历。此外,过度依赖大数据可能导致决策的片面性。商家在运用大数据分析时,可能会忽视一些关键的非数据因素。
这也导致我们很多时候在上网时,总是能遇到一些“人机”行为,甚至是“找人无门”,都是一些机器人,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平台太过于依赖大数据计算,提前设计好了一些反馈。数据是重要的,但不能成为决策的唯一依据,消费者的情感和需求也同样重要。
在大数据迅猛发展的今天,大数据的应用几乎不可避免,但到底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还是加剧了隐私的危机,成为刺向社会信用体系的利剑,这完全取决于执剑之人。
只有当所有相关方共同努力,才能将这把利剑锻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而非伤害信任与安全的威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大数据的价值,让它为人类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
如果你遇到大数据杀熟,是会选择忍气吞声,吃下哑巴亏,还是勇敢维权?
信息来源:
2022-09-20 澎湃新闻 大数据“杀熟”调查:近半数遭“杀熟”后自认倒霉|锐观察
2024-10-22 新华网 三问“大数据杀熟”为何屡禁不止
2021-07-06 知乎 大数据面前裸奔的你,遇到过杀熟行为吗?该如何维权呢?
2021-01-29 央视网 大数据“杀熟”背后是个人信息被滥用 监管如何跟上?
2017-11-02 CDA中国 医疗行业大数据应用的三个案例
2024-03-29 律科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2013-1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