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井喷前夜
去年10月,工信部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对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给出很高的预期,称其“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人形机器人正在经历从落地到量产的跨越。红星资本局采访多家厂商,与他们探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井喷前夜。
能“像人一样”跑上舞台。这是今年4月,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天工”所展现的。发布时,“天工”已经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在8月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天工”还展现了跳舞、鞠躬、听指令取东西等新技能。
“第一代‘天工’更多关注腿这部分,下一步我们会持续在上半身手眼脑的协调方面做更多迭代,真正让机器人能够发挥它的价值。”现任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说。
熊友军曾负责多项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在接受红星资本局等媒体专访时,他指出,中国是最有可能快速实现人形机器人普及的国家,未来机器人很可能“论斤卖”,但当下还需外界给予更多宽容和耐心。
“天工”展示通过多种特殊地形的能力
国内会优先实现机器人普及
熊友军认为,人形机器人和专业机器人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
“这一轮机器人的进步实际上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推动起来的。ChatGPT、大模型出来之后,原来的专用人工智能都向通用人工智能转化了,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对机器人也是一样。”
随着具身智能的发展,业内对人形机器人也有一个共同的期待,那就是向融合、通用机器人方向发展。
在熊友军看来,人形机器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人类可以去的地方、可以完成的动作,人形机器人都能实现,只是现在技术程度还不够。
“但这两年人形机器人进步已经非常大了,很多已实现了快速行走和翻跟头,再给他们一点时间和耐心,进步会非常快。”
一旦技术进步达到一定程度,下一个问题就是“降成本”。“等到量起来了之后,以后的机器人可能就是‘论斤卖’,就和互联网、手机的发展趋势一样。”
特斯拉(TSLA.US)CEO马斯克预计,将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工业领域的主力,数量有望超越人类,同时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目标也是卖给个人,售价预计2万美元。“这个场面最可能优先实现的应该就在中国。就好像电动车也是特斯拉先推起来,但在中国繁荣起来一样。”熊友军说。
人形机器人能替代人
但现在还处于早期发展
人形机器人作为通用的多功能机器人,在很多地方都具备优势。最适用它的应用场景是什么?熊友军认为,人类工作场景能做到的,理论上人形机器人都可以实现。
“2030年中国的劳动力会大量减少,即使你现在用了大量的工业机械臂,大量的专用机器人,但还是弥补不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熊友军指出,那时人形机器人就可以发挥作用。同时,熊友军提到,人形机器人可以替代很多对人有害的工作,例如化工领域、医药领域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还有很多检测岗位需要用X射线检测等。
“只是现在技术还没到那个阶段,一旦到了,量很快就可以上去。马斯克也说未来机器人和人类的比例是1:1甚至2:1,机器人的数量会大大超过人的数量。”
对于当下技术亟需突破的方面,熊友军认为,很难用一两句概括,到今天为止,人形机器人还处于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
“例如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技术,虽然我们已经看到现在有很多人形机器人可以翻跟头、快速跑,但是真正走入千变万化的日常生活或者工作场景中,还有很多稳定性、可靠性、应用性的问题需要解决。”
此外,现在人形机器人虽然有大模型、具身智能的加持,但是人形机器人的“大脑”还不够智能。机器人跟人的自然交互能力、决策能力、任务规划能力等,也还需要很长时间发展。
熊友军提到,还有很多底层的核心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在具身智能方面,数据集的建设非常重要。如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前进一样,具身智能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不再仅仅是文字、图片,还需要大量的操作数据。
“因为具身智能更多的是跟物理世界的交互,它需要拿水、安装、装配、搬运等,这都涉及大量的操作,需要很多行为上的数据,而这些数据是稀缺的。”熊友军表示,只有把这些数据建好之后,才能很好地训练具身智能大模型,真正让机器人有个聪明的“大脑”。
先试点后迭代
各场景打通需要时间
人形机器人迎来了产业化前夜。熊友军注意到,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在一些领域做试点应用,“大家要给一些宽容度,人形机器人毕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是慢慢发展,由点到面。”
他认为,人形机器人应该先在某一领域试点,随后逐步迭代,再向其他领域扩展延伸渗透,这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未来产业化的逻辑应该是先是工业,然后逐步到商用,最后才应该走到生活领域中去。”熊友军对红星资本局表示,工业场景和生活场景完全不一样,在生活领域,大家对人形机器人更多的期望是协助做更多家务。“但家庭环境实际上也是非常复杂的。第一步应该是先是陪护,然后才是做家务。”
人形机器人当下在工业场景的积累能否过渡到家庭等其他场景?熊友军认为,各个场景中间的过渡阶段存在灰度,不能说完全没有关联,但也不是完全就能迁移过来。对于各个场景之间的打通和过渡的时间段,在熊友军看来,还是比较乐观的。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