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金融面临投诉风暴,反洗钱挑战接踵而至

发表时间: 2024-12-06 16:30

被认为“摸着马云过河”、一直低调谨慎、闷声发财的美团金融,近日却因反洗钱违规而被处罚。

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发布了3条行政处罚决定,对美团金融的主体公司之一的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团小贷”)及其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处罚时间为11月15日。

罚单显示,美团小贷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1.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2.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针对上述行为,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对美团小贷罚款92万元。

美团小贷的高管对公司上述违法行为负有责任。对时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法定代表人卜媛处以罚款8.6万元;对时任公司总经理廖旭处以罚款8万元。

资料显示,卜媛和廖旭都是去年年中才上任。2023年6月,美团小贷主要人员变更,执行董事彭千、总经理贺毅退出,新增卜媛为执行董事,廖旭为经理。廖旭此前的公开身份为美团小贷副总经理。卜媛曾专项负责过由美团和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的新市民小微生意支持计划。

从美团App的钱包页面中可以看出,美团借钱、美团月付以及生意贷为美团小贷的主要产品。根据业内统计数据,截至6月末,美团金融的在贷余额达到约2300亿元(包含导流规模)。

为满足《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规定,美团先是由2021年8月注册资本增资至50亿元,再于2022年12月增资至75亿元。

而美团小贷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还是借助交易所ABS资金来为其业务“输血”。近年来,美团小贷频繁通过发行ABS融资。截至11月25日,今年美团小贷已发行ABS共29期,合计金额为273亿元。自2021年以来,美团小贷累计发行的ABS金额达到852亿元,目前仍在存续期的金额为378亿元。

2021至2023年,美团小贷的营业收入先升后降,但净利润水平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公开业绩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美团小贷实现营收47.41亿元、63.83亿元、49.07亿元,同比增幅69.56%、34.63%、-23.12%;净利润分别为294.38万元、4299.44万元、3.72亿元,同比增幅396.29%、1360.51%、766.27%。

2024上半年,美团小贷实现营收22.5亿元,为2023全年的45.85%;净利润为1.62亿元,为2023全年的43.55%,均不到50%。

天眼查显示,注册资本名列行业前茅的美团小贷公司,2023年参保人数为11人,2022年参保人数仅有9人,这与美团小贷的注册资本金规模、业务规模相比,反差巨大。

金融管理部门2021年联合约谈了14家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美团金融位列其中。 但与蚂蚁度小满360数科、小米旗下的天星数科等已经与母平台相对独立不同,美团金融业务目前仅是集团内部的一个部门,金融业务的流量入口也仅依赖美团App,尚未设立单独的金融App。

美团董事长王兴曾对美团金融寄予厚望。在巨大的流量和生态优势下,王兴提出“互联网下半场理论”,认为美团有进军金融领域的机会,打造千亿规模的金融事业群。美团金融成立后,相继获得支付、小贷公司、民营银行、保险经纪等牌照。

前有蚂蚁作为榜样,王兴摸着马云过河,但不曾料到的是,蚂蚁却遭遇了强监管。

从2021年开始,监管环境的变化,互联网金融的整改,美团逐步降低了金融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的可见度,直至金融业务在财报中完全隐形。之后的互联网金融整改,美团也并未公布细则。业务数据隐形后,一些诸如罚单与投诉信息则纷至沓来,甚至有声音喊出“美团金融与暴力催收深度绑定”的观点。

除了美团小贷,美团金融旗下的支付公司——钱袋宝几乎每年都收到监管部门罚单。

2016年钱袋宝因违反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规定、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被罚12万元;2017年因违反规定被罚5万元;2018年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被警告并处罚款;2019年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相关制度规定被罚10万元;2020年又因“未按规定落实收单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制度;未严格落实特约商户资质审核制度;未严格落实档案管理制度;未完整留存受益所有人核实资料”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26万元。

2022年9月,钱袋宝因“上传交易信息错误,未落实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可追溯的要求;未严格落实客户身份实名制审核要求,未按规定留存客户身份证件;未严格落实客户身份实名制要求,未按规定开展法人开户意愿核实工作”等在内的“十七宗罪”领央行千万级罚单。

来自于2022年的罚单中,钱袋宝“利用技术手段、优势地位,变相强制金融消费者接受金融产品或者服务”,是美团金融在贷前遭受各类差评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用户称“点个外卖莫名其妙开通了月付或小贷产品”。

财经众议院注意到,截至12月6日,黑猫投诉平台搜索“美团金融”,共有10240条投诉。

内人士认为,投诉量过多可能反映出美团金融业务相关产品在市场上定位不够明确,或与用户需求不太匹配,或相关业务管理确实存在疏漏。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内并不利于竞争优势的建立,更不利于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