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贵州起步,科技巨头的逆袭之路

发表时间: 2024-11-28 21:52

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

——这是父亲对任正非的叮嘱

贵州虽不像江南那样富庶,不能大批量地孕育出杰出人物,可一旦有人才从这里崭露头角,那往往是鬼才、奇才。

任正非便是其中的卓越代表。

任正非的祖籍为浙江金华,祖父任三和凭借精湛的金华火腿制作手艺,使家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还建造了气派的徽式四合院。

任三和之子任摩逊自幼聪慧好学,但任三和认为读书无用,致使任摩逊险些中断学业,所幸最终得以继续求学。

任摩逊考上北平民大经济学专业后,因局势动荡不安,先后经历了父母病逝、被迫辍学回乡的悲惨变故。

此后他辗转多地任教、工作,最终因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活动而被国民党特务盯上,无奈逃离家乡,来到了贵州。

来到贵州后,任摩逊结识了程远昭,二人结为夫妇。

1944 年,任正非出生,彼时国难当头。任摩逊期望儿子日后能够明辨是非,不被名利所左右,不被磨难所击败,于是取名任正非。

新中国成立后,任摩逊投身于教育事业,创办了镇宁民族中学

尽管生活异常艰辛,但任摩逊夫妇始终坚守,实行 “分餐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存活下来。

任正非回忆起那段岁月,最深的记忆便是饥饿。高考前他用米糠和菜烙饼充饥,连上大学的学费都很难凑出来。这些经历让他初次品尝到了人生的艰辛。

1963 年,任正非凭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突如其来的变革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任摩逊由于曾在国民党军工厂工作等经历而被打倒,程远昭在给任正非的家信中隐瞒了这些遭遇,使得任正非能够安心学习。

但纸里包不住火,任正非得知后扒火车回家探望,途中历经重重波折。

任摩逊在他临行前叮嘱道:“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以后有能力要帮助弟弟妹妹。”

这些话语深深地烙印在了任正非的心中。

1968 年,任正非大学毕业进入建筑工程单位。后于 1974 年应征入伍,参加 “三线建设” 以及 “四三方案” 中的辽阳石油化纤厂建设,因技术能力强被分配到部队实验室。

在军队中,虽然由于父亲的背景未获得实质性嘉奖,但也养成了淡泊名利的心态。

任正非在部队期间,科技素养得到充分展现,多次在技术发明中表现优异,填补了国家空白。

同时,他喜爱研读《毛泽东选集》,这为日后华为的战略布局提供了灵感源泉,华为早期的 “农村包围城市” 战略便源于此。

1976 年任摩逊被平反,出任贵州都匀县第一中学校长,任正非则成为奖励 “暴发户”,但他依旧淡泊名利,将奖品分给众人。

1978 年,任正非出席全国科学大会,之后入党,其入党过程颇具故事性,我们日后再说。在这之后他又出席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家庭生活逐渐回归正轨。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裁军大潮来临。任正非面临艰难抉择,一边是部队规划的军事科研基地的良好职业前景,一边是家庭的责任。

由于任正非工作调动频繁,孩子们的学习受到了影响。在参观军事科研基地后,任正非最终选择转业,于 1983 年踏上深圳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开启了他商业传奇的新篇章。

任正非踏上深圳这片土地后,即将开启一段波澜壮阔的商业征程。而华为,这个未来震撼世界的科技巨头,究竟是如何在任正非的带领下从无到有、一步步崛起的呢?

篇幅有限,点个关注,下期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