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AI会让我国年轻人更愿意结婚生子,提高中国新生儿出生率,让人口保持稳定增长。并且可能很多人不用上班也会过的比较悠闲!
估计有些人觉得我在信口雌黄哗众取宠,因为2023年我国新生儿才902万,出生率千分之6.39,全球倒数第二,只比韩国高那么一点点。而2024年可能会更低,预计在860-900万之间。很多媒体和专家都预测中国人口在未来几年会呈现下降的趋势,怎么到我嘴里就变成上升呢?
先别急,我说的未来指的是人工智能发展成熟的那会儿,估计得二三十年以后,换句话说,在最近一二十年内,人口数量确实会下降,但往后预计会上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下面我会用大白话深度解析这个观点,如果看完你有不同的高见,随时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导致人口下降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无非就是现在年轻人不愿结婚,原因除了价值观发生改变以外,我觉得最大的障碍应该就是结不起婚,养不起孩子。面对着车子、房子、票子以及日后孩子吃喝拉撒,读书上学这些压力感到迷茫恐惧、力不从心,这张表格很直观的反映了2023年跟十年前结婚登记数量的差别,几乎只有2013年的一半多一点。
那结婚生子又跟人工智能扯上什么关系?都知道现在全世界都普遍认为AI将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也把它列为战略发展方向,仅从目前来看,AI就已经崭露头角,对很多行业和企业产生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往后的爆炸式发展更是不可估量,它将会在未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导致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高价值商品变成白菜价,比如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造出来的房子,一套可能只有十几万,甚至会更低,目前已经不太贵的汽车以后还会大幅降价。
再比如下面这张统计的民众日常消费品的表格,里面的各项支出,随着AI的进化,价格也会越来越低。这是个很简单的供求关系,因为人工智能会在很多领域逐步替代掉人工,所以二三十年后,当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并且产能又明显提升的情况下,带来的结果就是各种产品的价格下跌,有些人不是总喜欢发表评论“跟我月薪三千有什么关系”么,这就大有关系,以后三千的购买力可能会相当于现在的三万。
从国家层面来说,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增长又会产生额外的国家收入,那么这些钱一部分用来脚踢鹰酱,拳打脚盆鸡之外,同时也会用于医疗、养老、育儿、食品等民生领域,甚至会像现在的发达国家一样,有各种社会福利,当社会财富足够多的时候,每周上四天班休息三天,甚至变成上班只是你的个人兴趣,不工作也能活的好好的。估计某些人又要说了,国家有这么好吗凭啥给我发钱?先别急着喷。
在明朝和宋朝的某些时期,因为朝廷经济富足,那时候就有免费的养老院、医院、公墓、生育补贴。甚至朱元璋还在南京试行了让无家可归的人享受免费保障房的政策,但没有在全国推广,原因就是财力不足。要是未来经济发达到一定高度,当房地产带来的GDP增长比重被稀释以后,说不定房子也能成为白菜价。而且你发现没,现在但凡咱们有什么科技突破,网上就有人说什么“科技应该造福底层民众”,那万一到时候国家富得流油还不改善民生的话,我估计这帮人岂不是要把键盘敲烂了骂!
回到视频开头的话题,当二三十年后的年轻人不需要为房子车子票子奔波的时候,生的孩子有国家养活的时候,每天的支出锐减的时候,所谓酒足饭饱思配偶,闲来无事造人玩。人类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就会表现出繁衍后代的行为。
同时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会辅助人类攻克很多疑难杂症,大大增加人类的平均寿命,有预测说是以后人类可能会活到150岁,这就是为什么未来人口会增长的原因。要真有那一天的话,麻烦各位把我挖出来看看。
不过这里面还存在三个矛盾点会让一些人疑惑:一、人工智能虽然可以提高生产力,但被淘汰下来的人岂不是成为社会公共支出的负担?二、企业借助AI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那么给国家上交的收入岂不是也变少了?三、平均寿命的延长会不会又增添国家额外的养老支出?
咱挨个来聊,首先人工智能提高生产力并不完全是以淘汰人工为代价的,节省人力只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AI会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就拿吉利汽车这个24小时自动化生产线来说,晚上全是黑灯瞎火的,一堆机器人在忙活,这不就是变相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吗?并且人工智能虽然会淘汰一部分人,但它也能创造其他就业岗位。即便是被淘汰下来的那些人,也可以从事别的工作,比如电商外卖平台的兴起虽然干掉了很多实体店,但同时也创造了物流和骑手这些岗位。互联网和自媒体的问世虽然导致很多纸媒体和印刷厂处境艰难,但也催生了一大批自媒体作者。同理,人工智能以后也会一样!
第二个问题,尽管将来人工智能会让企业的产品变得更便宜,看似好像单价低了,但以前买不起的人现在都能拿下,而且这些产品不只是卖给国内,几年前其他国家的强势产品液晶电视、汽车、手机,咱们突破技术封锁后,不已经席卷全球了吗?换句话说,只要咱们科技越强,就能用以前发达国家收割我们的方式来反向收割它们,销售总量上去了,给国家上交的收入不就多了吗?
最后,AI在延长人类寿命,增加人口的同时,也会极大的降低每个人的医疗支出,比如以前看病要花大几万,国家给你报销一部分,但有了AI后,可能几百块就搞定。人口虽然多了,但每个人的花费可能是现在的百分之几,所以这部分支出总量是下降的。
当然,以上我说的这些可能有些理想化,但底层逻辑我认为是没错的,不过前提是建立在咱们国家以后在科技领先全球的基础之上。有句话说的很好“把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那一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