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这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数字,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中国商飞浦东基地的现实。
12月30日,东航接收了2024年的最后一架C919,第十架!就在大家还在感慨“国产大飞机10架机队”这个两位数的突破时,东航早已将计划安排得密密麻麻——这架编号B-658E的C919,在31日上午抵达虹桥机场后,第二天元旦就要执飞沪港快线。
这一幕,直接让整个航空圈都炸了锅:12天交付一架飞机的速度,这意味着什么?C919登上香港的商业航线,又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从2017年C919首飞,到2022年完成首架交付,再到今天,东航的第十架C919亮相,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两年,10架,东航的“国产大飞机机队”已经成为全球航空业关注的焦点。
我们普通人可能不了解10架飞机意味着什么,但对航空圈的人来说,这个数字就是一块“标志牌”——标志着国产飞机商业化在国内市场上的初步站稳,标志着C919对波音和空客市场份额的冲击开始显现。
这次第十架C919的亮相,东航似乎是有备而来。从交付的那一刻起,计划就安排得滴水不漏:12月31日,浦东机场到虹桥机场的转场,1月1日,正式开启沪港快线的首航。
这种行云流水般的节奏,不仅体现了东航对C919的信任,更像是在向外界宣告——“我们和国产飞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意义。这条“沪港快线”,可不是一般的航线。作为国内通往国际的重要枢纽,上海到香港的航线一直是航空公司争夺的黄金航线。
这一次,东航选择用C919首次执飞这条航线,既是一场对市场的主动出击,也是一次“硬实力”的展示。要知道,这可不是一条“新手”航线,而是C919向更多枢纽航线进军的一次重要试水。
这次第十架C919交付,最大的焦点还是那“12天”的速度。从首飞到交付,仅仅用了不到两周时间,这种交付周期让人不禁怀疑,这是造飞机,还是造小汽车?
要知道,波音和空客的主力机型,从首飞到正式交付,动辄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而C919,这一国产大飞机,硬生生把交付周期缩短到了12天!
这背后,既是中国商飞供应链能力提升的成果,也显现出国内航空市场对C919需求的迫切。
2024年,中国商飞共交付了16架C919,再加上35架C909,总交付量达到了47架!这份成绩单,对比几年前国产飞机“交付困难”“进度延迟”的标签,已经是一个让人惊叹的飞跃。
但这里也不得不说一句:速度惊人固然可喜,但航空业从来都是以“安全”作为核心竞争力。国产飞机能否在大规模量产下保持技术稳定性和航线表现,仍然是未来的挑战。
不过,从东航敢把C919投放到沪港快线这样的重点航线来看,他们显然已经对这款飞机有了足够的信任。
如果说C919让东航尝到了甜头,那么国航和南航的“追赶战术”也毫不示弱。2024年,国航接收了三架C919,南航也在重点航线上布局深蓝航线。
这场围绕国产大飞机的市场争夺,已经不再是某一家航空公司的专属,而是一场明争暗斗的“天空较量”。红线、深蓝线、浅蓝线,三大航空巨头的航线布局从地图上看,就像是在划地盘,谁也不肯让谁抢先。
而这些内卷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国产飞机商业化竞争的提速。C919刚刚交付时,一年也就寥寥几架,而到2024年,16架C919的总交付量,已经让国产大飞机初步显现出了“规模化运营”的迹象。
按照现在的交付速度,明年的天空上,C919的身影会越来越多。
12天交付!沪港首航!第十架加入东航机队!2024年的最后几天,C919用一连串的“大动作”宣告了国产大飞机的强势崛起。从东航第十架C919的交付到国航、南航的快速布局,再到未来更多航空公司的加入,这场关于国产飞机的“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如果说这十架飞机代表了过去两年的努力,那么2025年,国产飞机的天空将更广阔。正如这次东航用C919执飞的“沪港快线”一样,国产飞机正在飞向更多的航线,飞向未来的可能性。我们能看到的,是一片全新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