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 3 月底的时候,苹果就官宣将在太平洋时间 6 月 10 日 - 6 月 14 日期间举办 WWDC 2024 开发者大会。
就在昨天,苹果又宣布主题演讲定在 6 月 10 日晚 7 点(北京时间 11 日凌晨 1 点)。
苹果已经在 5 月初发布了 iPad 系列产品,硬件产品部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届时只会宣布推出 Vision Pro 国行版本。
因此,WWDC 2024 的焦点就是 iOS 18 了,到目前为止,关于 iOS 18 新功能已经被媒体曝光了七七八八。
与安卓阵营对比,大部分功能堪称姗姗来迟,倒是解救晕车人士的辅助功能让老狐眼前一亮。
AI 大模型
当苹果终于要带来融合 AI 大模型的 iOS 18,安卓这边,宣传大模型功能的手机发布会,各大厂商已经开了好几轮……
国内的安卓手机厂商,除了魅族,其他手机厂商都走上自研大模型路线,规模基本是几百亿到上千亿的云端加上 70 亿的侧端。
关于苹果大模型目前的消息是,在国外,苹果已经和 OpenAI 达成合作协议,并且在跟谷歌谈判,希望将 GPT 和 Gemini 引入 iOS 18 中。
而在国内,目前传闻最多的是百度与苹果达成合作,为后者提供生成式 AI 产品。
与行业顶尖的人工智能企业合作,技术上更成熟,能不能更好地融入系统呢?
说到这里,魅族是个例子,在我们之前对比中,大模型与 Flyme 系统结合的体验明显不如自研大模型的手机,执行打开 App 的指令经常失败。
根据爆料,苹果的大模型部署策略跟安卓厂商类似,采用本地小模型+云端大模型的策略,因为本地大模型对手机 SoC 要求高,所以本地大模型功能可能只有 A16 以上机型才有。
有了 AI 加持,Siri 理解能力将会得到增强,除了日常对话,也会像安卓那样提供文章预览、大纲生成、图片生成等功能。
Spotlight 搜索也将变得更智能,生成结果将整合更多信息。
主屏幕
在系统界面设计上,iOS 终于可以自定义主屏幕——这可能是 iOS 18 最大的变化!
iOS 18 将支持用户在主屏幕对 App 位置自定义。长期以来,iOS 主屏幕都默认 App 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进行排列。
这一改变允许部分用户将常用 App 在主屏幕未满的情况下,放置在屏幕下方,方便操作。
主屏幕的设计风格也会迎来变化,从 visionOS 中借鉴灵感,使得整个生态设计语言更加统一。
功能应用
Safari
为了支持 AI 功能,iOS 18 的 Safari 浏览器外观将会有很大变化,功能上将支持通过 AI 技术识别网页的主题和短语,生成摘要。
Safari 还将有“网页擦除器”工具,允许用户删除不需要的部分,包括横幅广告、图片和文本。
如此一来,在某些网站,小伙伴就不用担心自己误触“澳门新葡京”的荷官啦。
照片
照片 App 中也将添加基于大模型的编辑功能,比如像安卓手机那样擦除特定的对象。
在 vivo 和 OPPO 手机上,这一功能是基于端侧大模型,也是端侧大模型为数不多的功能之一。
计算器
iOS 18 也将会带来一款新的计算器应用,这款计算器将能够在 iPhone、iPad 和 Mac 上运行。
是的,你没听错,iPad 上将有官方计算器 App 了。
语音备忘录
苹果也将基于大模型改进备忘录功能,引入语音备忘录,能将相关语音转录成文字,大模型强大的文本摘要功能,将大大增强生成文字的可读性。
在会议记录方面,语音备忘录将有比较大的发挥空间。
辅助应用
五月中旬,苹果就预告了将在 iOS 18 上引入的一系列辅助功能,老狐认为比较有意思的是车辆运动提示、音乐触觉反馈。
晕车通常是汽车运动过程中人体不同的感官发生冲突导致,尤其是汽车运动过程中,如果乘客玩手机,往往会加重晕车症状。
车辆运动提示原理是通过屏幕边缘小点的运动变化,对视觉感受的运动变化进行补偿,减少感官冲突,缓解用户晕车症状。
至于实际效果如何,暂时还未可知,但这是老狐目前最期待的一项功能。
音乐触觉反馈功能是通过振动马达,将音乐播放过程中的声音转化为形式多样且精细的振动,为听力受损的用户提供听音乐的新方式。
在 B 站早有视频振动的功能,比如经典的《are you OK》。
不过该视频在振动反馈与音乐的联系很难感受出来,处理上比较粗糙,不知道 iOS 18 能带来怎样的体验。
除此之外,新的辅助功能还有眼动追踪和语音快捷键。眼动追踪之前华为和三星已经展示过,小伙伴们可能已经比较熟悉;语音快捷键即是当下快捷方式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化。
总结
以上就是 iOS 18 比较重要的几项更新,除此之外,更新内容还包括“日历与提醒”、“音乐切换过渡”、“苹果地图”等。
从功能更新来看,许多应用都是基于大模型,而且功能早已在安卓手机上实现,没有带来多少惊喜,老狐最期待的,反而是车辆运动提示这一功能。
也因为在魅族 21 上,大模型与手机系统结合并不不完善,iOS 18 与大模型产品结合的体验,要先打上个问号。
参考资料:
MacRumors、IT之家、微博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饿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