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400字
金融投资报记者 薛蕾
6月25日,据OpenAI官网消息,OpenAI将从7月9日起,阻止来自非支持国家和地区的API(应用程序接口)服务。目前,OpenAI支持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包括中国。
这一消息很快登上热搜,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纷纷关注对国内AI行业到底影响几何。为全方位剖析相关影响,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到了多位AI领域的资深人士,涵盖不同应用场景下大模型企业的创始人,在人工智能学术界有着深厚积淀的专家学者,以及精通辅助中国企业海外拓展与资源整合的资深涉外法律顾问等,旨在通过他们的独到见解,为读者呈现多元化的专业视角。这是OpenAI开发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软件图标。图据新华社
在OpenAI宣布停止向中国开源的次日,国产大模型如通义千问、Kimi等纷纷遭遇在线人数激增导致的服务器压力过大。
为应对服务器突遭的压力测试,一些企业开始拿出解决方案。例如,月之暗面的Kimi面对用户激增带来的挑战,推出了一项创新服务——付费插队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支付一定费用,享受优先处理问题的权利,以避免长时间等待。另外,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支持的智谱AI在内的中国本土企业,纷纷推出AI搬家服务,鼓励开发者改用自有产品。据智谱AI公告显示,搬家计划核心内容包含:为开发者提供高达1.5亿Token的赠送,其中包括5000万GLM-4和1亿GLM-4-Air;为高用量客户提供与其在OpenAI平台使用规模对等的Token赠送,且不设上限;承诺提供与OpenAI相当的并发规模,确保性能无缝对接;提供从OpenAI到GLM的迁移培训,帮助开发者快速适应新平台;为参与搬迁的用户配备专属顾问,并提供备案培训等辅助服务。金融投资报记者独家获悉,目前成都大模型企业如医联、明途科技、晓多科技、考拉悠然、万木健康、艾斯莱德等均没有受到影响,目前大多数备案大模型企业使用的底层技术都是自研,OpenAI是否开源并不影响公司业务发展。明途科技CEO肖雪松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该事件目前对我们没什么影响,因为明途自研模型可以在我们自身的应用场景中满足需求,同时在算力和算法及大模型合作方面,也主要是国内的厂商,所以基本上不会产生影响。可能对长期使用OpenAI写作或者辅助代码编写,并基于其上的应用开发商有一定影响,但并不会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原生开发能力的企业产生太多影响,反而有可能释放这部分市场,让国内的消费者习惯于中文大模型的应用。“中国AI技术现在模仿者较多,部分垂直领域也开始在孕育一些原始创新。但在基础技术理论,大的换代产品发展,以及科研投入等方面还差距很大。但是在应用创新、用户体验、商业模式等方面还是有优势的。因此,国内AI技术会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独特道路。”肖雪松说。医联集团副总裁龙武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医联的垂类大模型不依赖于OpenAI提供技术底座,走的是自研路线,所以不会有影响。该事件对智谱、腾讯这类通用大模型机构会是一个机遇。谁能抓住空出来的市场份额,谁就会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万木健康CEO程锦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OpenAI之前也没有对国内开放,只是之前一直没有说出来,这次是直接说出来了。对于万木健康来说,之前对于国外的技术和开源接口的使用都是非常谨慎的,公司目前更多是和国内的几家大厂保持密切合作,包括华为、腾讯、百度等。在肖雪松看来,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可控发展。要在国内数据、技术发展、经济换挡等方面探索适合国内人才和市场特征的AI技术路径;另一方面,还是要坚持开放学习的心态。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学习基础综合理论,学习使用先进工具,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书记马晓强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技术依赖风险时,应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来推动自主创新,并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及备用方案的准备。面对国际技术封锁与自身发展不足的情况,应集中力量支持那些具备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展开深度合作,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来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同时,需要避免对现有技术平台的过度依赖,积极寻求替代方案并增强技术研发能力。这要求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三方协同努力,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自给自足的技术发展环境。海外基金管理人、资深涉外律师罗浩斐认为,目前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各有优势。美国擅长基础研究,而中国在大规模应用和场景拓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中国在发展AI过程中,存在着过度依赖开源,缺乏原创性以及人才流失等问题。OpenAl停止向中国提供服务,这对于国内希望借助OpenAl大模型“套壳”创业的公司来说,或将迎来重大打击。“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加强开源技术和人才交流限制的趋势,中国应采取积极措施,包括鼓励企业进行原创性研发、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创业等,以促进AI技术的自主发展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罗浩斐说。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微信号)原创文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112018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