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快报,故事慢慢聊~ 以下是科技联播第 3 期主要内容速览:
8 月 20日,随着中国首款国产 3A 动作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只用不到 4 天,全平台销量就超过了 1000 万套,全平台最高同时在线人数 300 万人。作为对比,2023 年《塞尔达:旷野之息》的续作《王国之泪》发售后 3 天内的销量也是 1000 万份,这个数据已经打破了纪录,成为了任天堂销售速度最快的游戏。
《黑神话:悟空》作为动作类游戏,以多样和高难度的 Boss 战斗吸引玩家。它的快速出圈,虽然吸引来了很多尝鲜玩家,但是也带来了“游戏太难”和“无聊”的争议。
对于真正的玩家“难”从来不是问题。游戏圈里有名的“单手”玩家“-鸦-karas”,虽然从小就失去一条手臂,但是仍然第一时间就上传自己的无伤攻略。盲人玩家“诺子喵呜”在直播间靠观众的弹幕指挥和听声辩位,成为了全球首位击杀《黑神话:悟空》Boss 的全盲玩家。还有,玩家“阿铭铭丶”虽然因为是脑瘫患者无法用手操控手臂,但是仍靠“QuadStick”特殊装置,仅通过吸气、吹气的控制方式击杀 Boss 虎先锋。
“难”从来不是阻碍,关键在于是否热爱。《黑神话:悟空》的开发商“游戏科学”,可以抵御氪金抽卡快速捞钱的诱惑,耗时多年打造第一款国产3A 游戏,让简体中文成为游戏的默认选项,使他们坚持下来的也只有热爱。
这也难怪游戏刚发售,就有玩家写下这样的评论:
“我曾在莫哈维的沙漠当过邮差,在波士顿的废土捡过垃圾,在凯尔·莫罕当过猎魔人,在星系间当过土矿仔。而今天,扪心自问,我还是想当齐天大圣!!!”
8 月 17 日,埃隆·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发布了一条视频,一名叫亚历克斯的人通过脑机接口,凭借意识畅玩游戏《反恐精英 2》。
亚历克斯因脊髓受伤而瘫痪,之前只能和玩家“阿铭铭丶”一样用“QuadStick”才能操作游戏。但是现在通过植入到大脑的芯片,他 5 分钟就学会了用意识控制鼠标移动。
亚历克斯并不是 Neuralink 进行脑机接口接入的第一人。在今年 3 月份的时候,一名叫做诺兰·阿博的瘫痪患者就在大脑内植入了 Neuralink 的脑机接口芯片。当时被拿来广泛报道的还是玩游戏,诺兰·阿博一口气用脑机接口玩了 8 个小时的《文明 6》。
不过不幸的是,5 月就传出消息,诺兰·阿博在进行植入脑机接口手术时,在头骨内滞留了空气,植入的芯片有一部分脱落,导致从阿博的大脑中捕获的数据量减少。现在经过几个月的改进,亚历克斯植入芯片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该有了大幅改善。希望亚历克斯从今晚以后,可以实现游戏自由。
热爱的积聚可以产生解决问题的态度,但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还得是科技。愿所有受尽生活之苦的人,都能够在游戏中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8 月 9 日,AI 领域知名专家吴恩达接受了 ARK Invest 的采访。在访谈中,吴恩达表达了对自己对 AI 发展前景的看法。
吴恩达是深度学习的领袖人物之一,谷歌大脑项目就是他创立的。2014 年 5 月他曾入职百度负责百度大脑,后于2017 年 3 月离职。离职后他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Landing.ai,现在他还是亚马逊的董事会成员。
和其他的 AI 大佬不一样,吴恩达对 AI 原理的教育也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亲自录制了许多基础课程。甚至可以说每一个自学深度学习的人都看过吴恩达的课程视频。
在对谈中吴恩达对 AI 的前景表示乐观,对于最近很多人认为 AI 发展遇到了瓶颈的观点,他并不认可。虽然他也承认,现在如果还想训练出更强大的模型,的确受到 GPU 等供应链上的限制,但是他认为,即便是现在已经训练完成的 AI 模型,它们所具备的能力仍然没有被全部发挥出来。如果想要将其完全发挥出来,投入到各种应用领域,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而这部分工作才是更接近应用端,更容易实现商业化和看到商业回报的部分。
而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将 AI 投入应用领域,吴恩达则是重点强调了 Agentic Workflow,也就是智能体工作流。
对于利用 AI ,现在大众最熟悉的是 ChatGPT 那样,用对话的方式,将自己的问题通过提示词提交给 AI 模型。其实 ChatGPT 只是一个套在 AI 上的应用程序。
智能体工作流,就相当于是在 AI 模型上同时设置许多个可以完成特定任务的应用程序,也就是俗称的智能体。然后将这些智能体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组织在一起,一个智能体的输出可以作为另一个智能体的输入。
比如,一个撰稿流程就可能是:一个 AI 智能体负责根据题目要求生成大纲,后面一个 AI 智能体负责检索合适的资料,再后面一个智能体负责整理素材形成初稿,最后再由一个 AI 全篇进行反思,进一步修改。
如果说使用 ChatGPT 相当于雇了一个高端人才,那么用智能体工作流就相当于雇了一个高端团队。
设计一个有效的工作流,而不是暴力尝试出一个好用的“咒语”提示词,也的确是现在应用 AI 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像是开源项目 dify 、头条的 AI 开发平台“扣子”(coze)就都已经增加了工作流功能。还有最近火爆起来的 Flux 文生图模型,如果想要用好,也需要额外套上类似 comfyUI 的工具,利用工作流定制满足需求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吴恩达在对谈中反复强调了开源的重要性,他认为开源所带来的优势远远超越了潜在的风险。结合之前李彦宏认为开源是智商税的言论,不得不让人猜想吴恩达最终从百度离职的原因。
月球上缺水,但是月球上不缺石头。8 月 22 日,中国科研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创新》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利用月壤大量生产水的方法。
科学家们发现,由于太阳风亿万年的辐照,月壤的矿物中储存了大量的氢。而在加热至高温后,这些氢就会与矿物中的铁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铁和大量的水。在温度升高至 1000℃ 以上时,月壤就将熔化,而反应生成的水则会以水蒸气的方式释放出来。以此方法,每吨月壤预计将可以产生 51—76 千克的水,相当于 100 多瓶日常 500 毫升的瓶装水,基本可以满足 50 人一天的饮水量。
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毕竟在 8 月 12 日,NASA 才宣称工程师们正在考虑利用月球土壤制作水泥,现在水的问题也解决了,在月球上建水泥厂指日可待。
6 月 6 日波音“星际客机”飞抵国际空间站,如果一切顺利,“星际客机”将会搭乘 2 名宇航员返程,波音也将会成为美国避免 SpaceX 一家独大的安全筹码。
但是,“星际客机”很快就被发现存在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返航时间一再推迟。“星际客机”最多可在空间站对接 45 天,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依靠备份系统等延长对接至 90 天。
虽然美国航天局一度选择优先修复“星际客机”,由它继续完成返航任务,但是,到了 8 月 24 日,美国航天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称两名滞留在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将于明年 2 月搭乘 SpaceX 的“龙”飞船返回地球。而原本计划用于承载这两位宇航员的“星际客机”则将独自返航,不再搭载乘员。波音也在声明中表示,将继续聚焦于“乘员和飞船的安全”,并且“目前正在执行 NASA 安排的任务,为安全成功的无人返航做准备”。
波音公司的首次载人任务,最终将会以没有载人的方式结束。只是不清楚,原计划在 6 月就返航地球的那 2 名宇航员心情如何,毕竟生命安全和没日没夜地多加班半年,两者之间真的很难取舍。
8 月 26 日,据 CNN 新闻报道,SpaceX 最富有野心的一次商业载人飞行——原定于 27 日执行的“北极星黎明”任务推迟发射。同样是因氦气泄露问题,不过比波音幸运,问题发生在地球不是国际空间站。
“北极星黎明”是“北极星”系列计划中的首个任务,由亿万富翁贾里德·艾萨克曼出资并领导,旨在“突破 SpaceX 的技术极限,并为人类在太空中的长期存在铺平道路”。在此次大胆的任务中,贾里德·艾萨克曼将亲自担任指令长,带领飞行器将进入距离地球 1,400 公里的超高轨道,径直穿入范艾伦辐射带——范艾伦辐射带是地球附近的近层宇宙空间中,包围着地球的高能粒子辐射带。辐射带中的大部分粒子来自太阳风,被地磁场捕获并环绕在地球周围。这些高能粒子对载人空间飞行器、卫星等都具有一定的危害。范艾伦辐射带分为内外两层,而此次需要进入的内辐射带大致位于地球上空 1,000km 至 12,000km 范围内——自阿波罗计划以后,还没有人类再度进入过如此深远的太空。
更为冒险的是,在此次飞行任务中,宇航员们还计划进行一次极高风险的太空行走。如果成功,这将成为商业飞行任务史上首次实施的太空行走。
同样是亿万富豪,很难想象李彦宏、马化腾、雷军他们会冒险乘坐火箭到太空,毕竟周鸿祎只是试了试汽车,就被门夹了手。
好,这就是本期想跟你聊的几条有趣的科技新闻,你认为那条新闻最让你印象深刻?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