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一种很新的综合经济形态。它靠的是低空空域,低空,就是距离地平面垂直距离1000米以下的空域(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况,还能延伸到4000米)。它是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来搞经济活动。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航空器在低空运行,带动着相关领域一起发展,同时涉及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具体的产业包含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等。产品多样,无人机、直升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传统固定翼飞机都算。这些航空器的飞行活动就是低空经济的核心。消费级无人机用于个人娱乐拍摄。工业级无人机能进行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工作。直升机应用于运输、巡逻、旅游、救护。eVTOL在未来的空中出行场景有很大的潜力。
低空经济的产业链,上游是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中游是低空制造、飞行、保障和综合服务等,下游是各种应用场景。它带动性很强,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这些方面,作用是越来越大。赛迪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到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到2026年就要突破万亿元。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就写进国家规划,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打造这个新兴产业,2024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重视程度直线上升。地方政府也很积极,就像深圳,形成了低空经济6 + N体系,从市级层面又是建立专班、印发政策、制定条例、成立国资平台、组建协会和专家委员会,带动了1500多家企业在低空经济这个新蓝海奋斗。还有多个省份和城市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里也说要重点布局低空经济。
在国内,低空经济虽然起步晚,但现在已经在世界第一梯队。以前通航产业比运输航空发展得快,现在有了很大的进展。
从2021年2月到2023年12月,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低空经济发展,2024年多个省份和城市也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重点提到搞活低空经济。其中深圳的低空经济发展体系比较完善,带动多家企业参与。
在先进制造领域,大疆创新、道通航空等无人机制造企业,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eVTOL、飞行汽车制造厂商都在积极发展。应用场景拓展方面,东部通航在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建设空中的士UAM运营平台,打造了许多运营场景,还建成了深圳的空中120十五分钟应急响应机制。顺丰丰翼、美团无人机在无人机快递配送、应急救援等场景的运营规模全国领先。在数字系统保障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在建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构建各种低空设施网来提升飞行安全。深圳组建国资平台承担低空设施建设运营,东部通航规划建设综合运行保障基地。
在国外,各国也在加快低空领域布局。美国、日本、巴西这些通航业发达的国家,更看重低空经济的交通属性,用各种方式推动城市空中交通(UAM)或先进空中交通(AAM)的发展。欧美的波音、空客、Joby、Lilium这些企业也在积极布局evtol研发制造。2025年是eVTOL、UAM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节点。罗兰贝格研究预测到2050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会超过60万亿人民币。
我国虽然在制造能力和成本方面有优势,但缺少整机厂家领先品牌,各企业单打独斗,整体发展势能不足。政策支持方面也是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谋划和协调,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产业中后端在飞行维修、技术支持、运行服务、信息服务这些方面也有不足,在安全性、合法性、隐私保护方面也有争议待解决。
山东平阴县把低空经济30年特许经营权以9.24亿元公开出让,是全国首款卖天案例。这就有点像土地财政,地方通过出让经营权来赚钱。
低空经济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一二三产业,出让经营权能让地方经济发展转型,找到新的增长点。而且任何有垄断属性的资源用特许经营模式都能产生经济价值,低空经济也不例外,能给地方财政带来收入。但也有消极影响和潜在风险。低空经济现在还在起步培育阶段,飞行器制造和相关产业都不成熟,这么早出让经营权变成“低空财政”模式,可能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而且经营权一卖30年,虽然能解地方财政的燃眉之急,但不是长期稳定税源。低空经济真正的财政空间更多是背后庞大的低空制造业和低空消费间接贡献的税源,不能太依赖经营权出让这种短期赚钱方式,虽然现在低空经济还很难达到土地财政的量级,不能完全替代土地财政的地位,但发展前景还是非常诱人的。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低空航空器就像被装上了超级大脑,无人机、飞艇这些航空器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能自己完成复杂任务,像精准定位、自主导航、智能避障等。这就像给低空经济装上了加速器,既能提高运行效率,又能增强安全性。比如物流配送领域,智能化无人机能按预设路线飞,避开障碍物准确送货。农业植保方面,智能化设备能根据农田情况精准喷药,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化发展趋势也很重要。在全球都重视气候变化和环保的背景下,低空经济也要绿色化。在能源和材料方面,低空航空器会用更环保的能源和材料。eVTOL就是电动化的代表,不需要跑道就能垂直起降,比传统燃油航空器环保多了。材料的选用也会更环保可持续。在出行方式方面,低空经济会推动绿色出行,像城市空中交通(UAM)如果用绿色航空器和运营模式,就能像个小救星一样,缓解地面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多元化发展趋势也很明显。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低空经济会涉及更多领域。在传统领域会深化发展,比如农业领域,无人机功能会从植保拓展到作物监测、产量预估等。物流领域配送范围和效率会不断提高。在新领域也会渗透,像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等领域。城市空中交通方面,随着技术和基础设施完善,空中的士可能会慢慢普及。应急救援领域,低空航空器能快速到达地面交通到不了的地方,提高救援效率。环境监测方面,可以用低空航空器搭载设备监测大气、水体等环境要素。
也许,不用等多久,卖了地再卖天就会全国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