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光刻机行业的领头羊,阿斯麦在日前公布了其最新的财报后,可谓是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机。
在公告发布的当天,其股价便直接从497.00欧元跌到了415.00欧元,跌幅高达16.26%,市值蒸发了1098亿元。
然而就在两天之后,阿斯麦又公布了其最新的季度业绩,营收和净利润仍旧双双大幅下滑,导致其股价再次暴跌,从407.00欧元跌到了382.00欧元,跌幅高达6.3%,市值再次蒸发了4200亿元。
加起来就是5300亿元。
并且如今的阿斯麦股价仅仅只有382.00欧元,是其历史新低了。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在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规模将会达到6270亿美金,比起去年的5610亿美金增长了12%。
到了2024年,预计将会突破7000亿美金,达到7190亿美金,比起2023年将会涨幅增长了20%。
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需求正在逐渐增长,这是一个大好的市场。
然而资产奇迹就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惊人地暴跌。
在全球半导体市场都在增长的时候,阿斯麦却发布这样的业绩,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是这却也迎来了一个大好形势的时候。
根据阿斯麦公布的财报在2023年1-9月份,在营业收入上为190亿欧元,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5%。
净利润也降到了38.8亿欧元,和去年的40.2亿欧元相比下降了3.5%。
虽然在营业收入上下降了6.5%,但是在净利润上却仅仅下降了3.5%,这就说明阿斯麦的净利率正在逐渐提升,这就说明什么呢?
说明阿斯麦的运营能力在逐渐的提升,而这种情况在今年是最好的。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阿斯麦的营业收入下降也并不是坏事。
并且在2023年前三个季度,阿斯麦的公告显示其销售收入竟然有83%来自于中国市场,占总营收近47%。
由此可见,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阿斯麦最大的现金奶牛了。
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支撑,阿斯麦能够撑到现在都是一个问题。
要知道在全球范围内,阿斯麦的最重要的市场有三个地方,分别是北美、韩国和中国。
其中中国这个市场的规模是非常大的。
尽管在韩国的本土市场非常强大,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额却只能占到总营收的17%。
而北美市场仅占12%的份额。
所以就这个比例来说,中国市场将近47%的份额可以说是阿斯麦最大的一个市场了。
中国市场对于阿斯麦来说是重中之重,阿斯麦的7nm、5nm甚至3nm的光刻机几乎都已经卖给了中国大陆的企业。
因此,这些企业也逐渐成为了阿斯麦的代言人。
在前两年,阿斯麦更是凭借着不断增加在中国的销售额,在全球光科技市场上稳居霸主之位。
然而在如今,随着中国的芯片企业自主研发的推进,以及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升级,阿斯麦的在中国的销售额大幅下降。
美国对阿斯麦在中国的业务上也进行了制裁。
美国曾经对阿斯麦进行了出口限制,禁止阿斯麦将光刻机出售给中国客户,这样的制裁一度让阿斯麦的股价大跌。
阿斯麦迫于美国的压力,不得不向中国顾客宣布光刻机的销售期限延后。
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按时交货,造成了各国企业对阿斯麦的不满。
其中有一家企业就是三星。
三星作为阿斯麦最大的客户,在多年前就已经订购了七台EUV光刻机。
然后就一直在等待阿斯麦按时交付,但是阿斯麦并未如期交付。
三年过去了,阿斯麦仍然杳无信音。
最终,三星不得不取消了两台光刻机的订单的接收。
三星在2022年之前,已经收到五台光刻机,这两台是按时交付的,但是还有两台却是迟迟不能交付。
因此,在2022年三星在收到两台光刻机后,总计只有七台光刻机。
如今还有三台没有交付。
同时,三星还宣布,将会继续推迟接收两台光刻机。
如果这样下去,阿斯麦和三星的合作恐将陷入僵局。
因为三星作为阿斯麦最大的客户,会在未来五年内收到75台光刻机,然而如今还剩63台没有交付。
这就意味着,未来还将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款光刻机无法交付。
因此,产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这也就是造成晶圆无法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阿斯麦的主要客户中,三星所占份额为22%,但是阿斯麦却不再接订单。
这使得外界对阿斯麦的销售量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地区的订单支撑,那么阿斯麦的销售额将会进一步降低。
甚至还有可能会减半,这也就意味着阿斯麦可能会陷入更令人担忧的境地。
如果中国市场也不再提供订单,那么阿斯麦将处于一个十分困难的境地,甚至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机。
因此,这样的局面也使得阿斯麦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
在阿斯麦面临的严峻挑战中,中国市场的局势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由于美国方面的制裁,加之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越来越高,这就使得阿斯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阿斯麦其他地区的销量。
如果像目前的形势一样继续下去,那么阿斯麦将会陷入一个极为糟糕的境地。
如果中国市场还在持续大量采购,并且美国不再进行制裁,那么阿斯麦也会迎来巨大的挑战,但是目前来看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影响。
随着阿斯麦的股价下跌,我们更应该关注其深层的原因。
而这也将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一个有力的契机,让我们有机会赶超其他国家,尽快实现半导体产品的自主可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