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请勿抄袭!
人们常说“财大未必气粗”,这话放在如今的企业圈,尤其是最近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营收动辄上千亿,甚至万亿,听着挺唬人,但实际上,有些大企业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风光。利润亏得吓人,只是靠着规模撑场面罢了。
这不,9月1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4年的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榜单一出,各界哗然。老实说,榜单里的前十名,没啥悬念,都是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型央企。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这些老大哥们霸占了头三把交椅。国家电网一年营收3.86万亿,全球能排进前三。中石化、中石油合起来营收超过6万亿,随随便便就赚了2215亿,每天光是净利润就有6个亿。
问题是,有些大企业看起来营收高得吓人,但一看净利润,心里不免咯噔一下。航空、房地产、钢铁这些行业,营收上千亿的企业多了去了,可惜大多数亏损严重。尤其是房地产企业,日子真不好过,亏损堆成山。但谁让人家规模大呢,靠着这千亿营收,照样能进榜单。
说到这里,大家更关心的还是民营企业,尤其是能冲进榜单前列的民企到底有哪些?京东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京东今年表现不俗,1.08万亿的营收,直接冲进了榜单第12位,成为唯一一个进入前15强的民营企业。这下子,京东终于超越了阿里、华为和腾讯,成了国内营收最高的民企。
但如果光看营收,不免有些片面。阿里去年净利润800亿元,比京东的352亿要高不少。再看拼多多,虽然营收只有2476亿,但净利润突破了600亿,光是利润率就比京东高得多。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营收高并不等于利润高,更不代表企业真正“强”。
京东的亮点并不只是营收。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有60万名员工,过去一年还增加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别人都在裁员缩减开支,京东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裁员,还大力招人,涨薪。尤其是今年2月,京东一线客服工资涨了30%,零售部门涨薪幅度也不低于20%。
除此之外,京东还在其他方面做出不少贡献。2023年,京东支付给员工的薪资超过了1047亿,这其中包含了五险一金的保障。今年,京东物流的员工薪资支出接近300亿,还上涨了15%。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京东却主动加薪,这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难得。
从社会层面看,京东这样的大型民营企业,显然不仅仅是盈利机器,它通过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保障员工福利等方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相比之下,那些只顾着扩大营收而忽略了内部管理和社会责任的企业,恐怕再高的营收也未必能赢得长久的认可。
网友们的态度也很有意思。有人夸京东,说它是民营企业的楷模,能赚钱还能顾全员工福利;也有人表示,京东的“第一大民企”头衔是有点水分的,利润不如阿里和拼多多。不过,不论怎么说,京东能够在如今的大环境下逆势而上,足以说明它在企业管理和社会责任方面有过人之处。
回到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央企和民企的表现截然不同,一边是营收和利润齐飞的央企,一边是营收高但有的民企利润偏低。
那咱们就得想想,企业大不大,强不强,真的是靠营收决定的吗?表面上看,谁钱多谁就是老大,可真往里面一瞧,有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却赔得裤子都快没了。
京东这次拔得头筹,靠的不光是钱,还有对员工和社会的责任感。它敢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加薪,不裁员,这份担当值得点赞。可这是不是就代表它比阿里、拼多多强呢?
所以问题来了,大家觉得企业强弱是靠规模、利润,还是靠对社会的贡献?一家公司到底什么才叫“强”?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一起讨论一下企业到底应该怎么衡量!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