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消息称中国开始限制对欧美出口电机、飞控、电池等无人机关键零部件,然而,对于这一消息的真实性,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方面,有外媒对这一消息进行炒作。但另一方面,专家指出中国对两用物项进行出口管制是国际惯例。自 2002 年起,中国逐步对无人机实施出口管制,管制范围、技术标准与国际保持一致。2023 年 7 月,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部分高规格、高性能的民用无人机存在转用于军事的风险,因此决定适度扩大对无人机的出口管制。
中国政府对无人机的出口管制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考量。经审查准予许可的无人机等相关物项,中国将予以出口许可,前提是不得将其用于危害全球安全与和平。
无人机的关键部位有哪些?
1. 主控芯片
在无人机领域,主控芯片相当于无人机的 “大脑”。目前意法半导体的 STM32 系列在国内采用率很高,如 STM32F4 系列在无人机中应用较为广泛。术的 Yuneec Typhoon H。
2. 电机和电调
电机提供动力输出,电调(电子调速器)负责控制电机转速。无刷电机是无人机的核心部件之一,提供飞行所需的动力,电机的转速决定了旋翼产生的升力大小。电子调速器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旋翼的速度。
3. 无人机电池
无人机电池常见的类型比较多,主要有 FPV 竞技无人机电池,航拍无人机电池,安保无人机电池,植保无人机电池等。按照锂电池倍率来分,可以分为高倍率无人机电池和普通倍率无人机电池。高倍率无人机电池主要用于竞技无人机比赛和植保农用无人机,普通的主要用于安保无人机,测绘无人机,一般航拍无人机等。无人机电池多是聚合物锂电池,大多数是 AA,AAA,C,D 或 9 伏格式的碱性。其他电池是可充电的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现在标准是聚合物锂电池,它更容易满足于无人机飞行所需的条件。此外,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的高比能宽温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可在宽温域环境中稳定工作,为无人机在寒区作业等应用场景提供了可靠动力支持。
4. 飞控系统
无人机飞控是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是使无人机各个子系统协同工作的核心。主要有陀螺仪(飞行姿态感知),加速计,地磁感应,气压传感器(悬停高度粗略控制),超声波传感器(低空高度精确控制或避障),光流传感器(悬停水平位置精确确定),GPS 模块(水平位置高度粗略定位),以及控制电路组成。主要的功能就是自动保持飞机的正常飞行姿态。一个完善的飞控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通讯设备。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无人机的状态信息,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合适的控制指令,执行器将指令转化为实际动作,通讯设备负责与地面站进行数据交换。
5. 机体结构件
通常由碳纤维、铝合金、塑料等轻质材料制成,是无人机的主体框架,用来承载其他部件。
中国对欧美出口电机、飞控、电池等无人机关键零部件的限制,已经对美国和欧洲的公司产生了显著影响。例如美国无人机明星企业 Skydio 因无法获得关键的航空级锂电池生产线陷入停滞。这表明中国的出口限制措施直接冲击了欧美无人机企业的生产环节,使其面临原材料短缺、生产线中断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和发展。
中国限制出口无人机关键零部件,将削弱美欧制造无人机的能力,减少给基辅提供支持。一方面,欧美企业在短期内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供应商,其无人机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可能引发来自韩国、日本和其他地区供应商的一波竞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可能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身在无人机关键零部件领域的竞争力,以抢占因中国出口限制而空出的市场份额。
中国的无人机产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中国企业不断投入大量资源,提升无人机的性能和质量。如今,中国的无人机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技术水平也处于世界前列。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的潜在军事用途也日益凸显。为了防止无人机技术被滥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中国政府采取了出口限制措施。这一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中国的技术优势,还能避免无人机关键零部件落入不法分子手中,被用于非法活动。
出口限制措施的实施,也促使中国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在面临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这也将推动中国无人机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从单纯的生产制造向高端研发和创新领域迈进。
此外,中国的出口限制措施也将对全球无人机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欧美等国家的无人机企业将不得不寻找新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加大对本土技术研发的投入。另一方面,其他国家的无人机制造商也将迎来发展机遇,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
总之,中国对无人机关键零部件的出口限制是一种技术保护的有效手段,它体现了中国在技术发展方面的积极进取态度和对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这一举措将推动中国无人机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将对全球无人机产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