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行业关于“AI”的新闻真的很多。
除开小鹏P7+说自己是“全球首款AI汽车”这类宣传外 ,特斯拉还发布了Robotaixi原型车CyberCab,并计划于2026年正式推出。CyberCab不仅仅被看作是一台车,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完全AI化的产品”,也是特斯拉全面部署AI的一个里程碑。
就在特斯拉把无人驾驶推向汽车领域深处的时候,苹果自动驾驶汽车路测许可却被取消了,尽管这算是苹果公司的主动为之——意味着苹果已经完全退出了造车项目,不在汽车项目上留一丁点的“念想”了。
现在来看,特斯拉继续深入、苹果退出,AI对于汽车行业未来十年的影响几乎就已经确定了。而特斯拉路线的确定,也就意味着端到端大模型对于汽车行业的改造已经开始,接下来的问题只是“会有多快”。
在特斯拉无人出租车发布活动前夕,特斯拉CEO马斯克就在X上转发了Robotaxi海报,并称此次活动“将载入史册”“或成为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活动”,将大众的期待值拉满。而这幅海报的主题被称之为“We,Robot”——呼应了2004年威尔·史密斯主演的那部《i,Robot》电影,显然就暗示了这款产品的“跨时代意义”。
但是真正看完了20分钟的发布会,第一次看到CyberCab这款无人驾驶电动车,又会觉得好像马斯克说的“载入史册”有点夸大其词了。
单就产品而言,CyberCab这款产品真的是差强人意——“差强人意”可不是贬义词,原意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形容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首先是这个产品设定确实有点莫名其妙:一个两座掀背小跑车套了一个类似Model Y的设计、加上Cybertruck的前灯;内饰去掉了方向盘和踏板,保留了中控大屏幕,甚至没有天窗。唯一比较有趣的是,采用了蝴蝶门开启,这样进出比较方便,并且也是为数不多能让消费者振奋的新鲜点。
有人说,这款产品本质上就是之前特斯拉计划推出的Model Q或者Model 2入门产品的一个“特供版”,通过去掉多余的驾驶设备而改成了无人驾驶电动车。这或许也说明,在马斯克的角度,无人驾驶电动车是比特斯拉入门产品更值得一个“首发”,也说明“Robotaxi”在马斯克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或许在北美市场两个人打车的需求比较多——根据美国联邦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显示,私人小汽车的平均载客人数大约为1.5人——因此特斯拉可能认为只设计两个座位就足够了。但是如果特斯拉想要把无人驾驶电动车放到全球市场运行,那么中国至少也需要三个座位,否则出行很不方便。
还有CyberCab使用蝴蝶门这个肯定就是炫技了,因为实际使用体验可以说并不实用,比如开门角度和空间要求都要比其他类型的车门更复杂。
然后特斯拉给到的演示视频,感觉对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想象”也是很传统,没有超出任何对无人驾驶电动车的预期。比如车辆通过App召唤,然后车上可以工作、看球赛、开电话会议,也可以直接睡觉。另外可以给宠物叫车,这样来运送宠物,也有宠物模式。
但是按照马斯克的说法,“出行将变得无比方便,就像坐电梯一样,按下按钮直达目的地”。这或许就是CyberCab的远景目标,只用一键就可以实现出行,而乘客不需要再进行任何操作,可以在车里看手机、处理工作或者睡觉,这真的很“第一性原理”。
关于CyberCab的成本,马斯克提到了一句“低于3万美元”,但是马斯克更强调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低使用成本,等到运行成本降低以后大概是公共交通的1/5——按照马斯克的预计每英里大约20美分(约合人民币0.9元/公里)。如果推行无人驾驶多功能车,也就是Bus,特斯拉预计运输成本可以低至0.2-0.4元/公里。
有网友测算出Cybercab 的能耗是每 5.5 英里消耗 1 度电,续航 200 英里,算下来是 36 度电池——大概率可能是磷酸铁锂电池。换算成百公里能耗则是每百公里 11.2 度电左右,续航 321 公里,作为出租车的话足够一天使用了。
另一方面是,特斯拉做了一个全价值链的思考,不仅仅车是无人驾驶,就连清洁打扫都是考虑的机械手臂。在特斯拉的演示视频里面,无人出租车回到基地之后,机械手臂可以完成吸尘、清扫,还可以擦屏幕,全自动化流程。
当然,尽管马斯克的设想很好,但是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单——特斯拉发布CyberCab当天,股价直接跌了超过7%。
实际上,如何理解CyberCab这件事情是大家的分歧所在。如果单从产品的角度来看,一个两座的低风阻纯电小车,以3万元美元的价格投放市场进行运营,再加上马斯克所说的出行成本仅为公共交通的1/5,确实很难拉起资本市场的预期,毕竟这一切的盈利模式都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CyberCab本质上就是之前传言许久的特斯拉入门产品Model Q/Model 2的一个概念,只是特斯拉把这个产品首发换成了无人驾驶电动车。试想一下,要是特斯拉真就拿出一个更便宜的2.5万美元的Model Q/Model 2,可能市场会更失望,毕竟如果只看产品确实给人感觉很江郎才尽。
可是,这次直接拿出CyberCab,马斯克或者特斯拉更想要表达的是,特斯拉在端到端大模型上的实力和信心,从而进一步推动Model 3和Model Y的销量。
按照特斯拉的说法,Cybercab能够实现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在搭载了AI4硬件的Model 3、Model Y上也可以实现——AI4硬件其实就是HW4.0,特斯拉车型从2023年就已经开始搭载。
从这个逻辑看,特斯拉或许没有放弃推出入门版车型,但是以马斯克的视角出发:入门车型带来的销量增长肯定不会比直接推出无人驾驶车更重要,类似造型的无人驾驶车必须要先发布、成为特斯拉的标志性产品。因为这款无人驾驶车代表的是特斯拉的AI能力,代表了特斯拉落地“秘密宏图3.0”的能力,而不只是制造电动汽车。
“与特斯拉电动车相比,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只是多了胳膊和腿,没有轮子。”马斯克在发布会上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虽然和汽车看上去差异巨大,但是在技术方面确实和汽车同源,包括搭载了完全自动驾驶的电脑和神经网络技术、先进的三电系统等等。
换句话说,在马斯克的逻辑中,不管是特斯拉的汽车,还是CyberCab无人驾驶电动车,亦或是人形机器人,本质上都是高算力的AI计算机、神经网络技术、类似的三电技术,这一切都是为了运行我们所看不见的“AI大模型”。
这也就迎合了马斯克一直强调的观点:
特斯拉是一家AI公司,而不是一家汽车企业。
因而如果只看CyberCab本身,这个项目看上去显然没有马斯克说得那么有颠覆性,但是如果真的把CyberCab看作是特斯拉落地AI能力的一个“产品”,那么CyberCab的想象空间就不一样了。
在AI的支持下,一旦能够稳定实现完全无人驾驶,以及几乎无人的运营,CyberCab就将改变整个出行的模式——从成本上,CyberCab除了车辆的制造成本、电费成本之外,在软件成本上几乎是边际成本为零的,而一般的出租车公司最大头的成本则是司机费用,整个盈利模型将完全不一样。
如果以马斯克提出的0.9美元/公里出行成本来算,3万美元的CyberCab收回成本大概需要运行的里程是23万公里,如果以国内出租车60万公里报废标准来衡量,CyberCab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盈利可达到成本的2倍左右。就算是按照40万公里报废来看,一辆CyberCab的盈利率都是100%,这对于特斯拉20%的汽车销售利润率来说,也是5倍的增长。
这也就可以看出,为什么马斯克更愿意把特斯拉未来的重心放到CyberCab上。当然,特斯拉的核心能力还是AI,马斯克布局了那么久的大算力、投入百亿美元、买进20万块英伟达算力卡,最终目的还是要解决AI。
说起来,这件事情很像iPhone刚出来的时候,看产品本身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芯片是三星现成的SOC,设计就是一块平板,当时对其不看好的人太多了,然而之后iPhone却引领了整个手机行业。归根结底,引领行业的不是iPhone一代这个设备,而是乔布斯所打造的iOS生态链和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给到所有ICT企业一个新的赛道。
我们把CyberCab等同于iPhone,那么特斯拉构建的AI能力就是iOS,而由AI赋能的这些工具和体验就是一个全新的生态链。
那么特斯拉发布CyberCab和苹果取消自动驾驶许可证又有什么关联呢?核心逻辑在于——
这两家全球最大的科技企业各自选择的AI落地路径有了很大的区别。
上面提到了特斯拉对于AI落地的选择是CyberCab,也就是出行领域,之后扩展到人形机器人也是一套能力的复用。
但是苹果现在的决策显然是放弃了汽车,重新回到了ICT领域,希望以手机、Vision Pro这样的设备来驶入AI赛道。
事实上,苹果十年的造车计划早就已经宣告结束,这次取消自动驾驶许可不过是例行公事。苹果之前在加州测试过自动驾驶汽车,用的是雷克萨斯的车做骡车,跑了很久,但是也没有太多的消息。
苹果不做自动驾驶的原因我猜测并不复杂,主要是发现现在自动驾驶的想象空间不大了。一个原因是之前大家在BEV+Transformer的逻辑下作规则,一直想找到一个“万用算法”,但是各家推进都不快,效果也不佳;第二个原因则是特斯拉突然率先发现了“万用算法”,就是端到端大模型,然后马斯克迅速构建起10万张卡的算力优势,所以这一轮的竞争就变成了堆算力。
并且特斯拉大概快了这么一年不到,其领先优势已经构建完成,这对于大部分后来者来说就很难追赶得上了,更何况特斯拉马上就要完成第二个10万张卡算力的构建。
现在特斯拉给到CyberCab和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本质就是端到端大模型的率先使用。以FSD V12为例,其实特斯拉从今年1月左右开始测试V12版本、到9月底正式推送,短短三个季度的时间就让自动驾驶从“画饼”快速走到了“现实”,这肯定也是马斯克意料之外的。
相信对于很多科技企业来说,也在同一时间看到了端到端大模型的优势,但是构建算力和调试算法的成本、人力和时间局限都很多,所以往往只能选择一个方向。
即便是强如特斯拉,也就只选择了发力FSD V12,而对于LLM大语言模型的投入显然就没有那么快了。同样是属于马斯克的xAI公司做的Grox模型,在过去9个月也就迭代了0.5代,依然落后于OpenAI或者Meta。这再一次说明了:
AI时代下,领先者优势所带来的不可逾越的壁垒。
回到苹果公司,在基本确认取消造车计划之后,苹果的主要精力其实是回到了AI领域,包括自研的“Apple Intelligence”在iPhone 16上应用,而且主要是搞端侧大模型+云端大模型。
苹果的压力在于算力,在有自有芯片的前提下,苹果很难像Meta、特斯拉这样的企业一样大量采购英伟达的算力卡,而需要构建自己的供应链系统——据说苹果使用了大量谷歌的TPU芯片。并且有理由相信,苹果更希望依靠端侧大模型来构建自己的优势,因为苹果的A系列芯片和M系列芯片对于神经网络技术的支持都很早,其NPU算力足够跑自己的端侧大模型。
苹果这个逻辑其实和马斯克的逻辑很像了,都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入手。马斯克做了AI大模型,把技术落地放到了汽车产品上,而苹果搞大模型,就选择放到自己的手机上,毕竟从大模型的应用来讲,只要模型做出来,用到哪里都可以。
从苹果的角度来说,苹果一旦有自己的大模型了,造不造车就不重要,做不做自动驾驶也不重要。AI大模型被视作是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核心,能够用到手机也就能够用到车端,只是模型参数的调整而已。AI的这个阶段,让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的界限模糊了,自然也就让手机和汽车的界限模糊了,一套AI大模型只要训练得足够好,那就可以应对一切。这就和人一样,一个人应对开车和写文章都没有问题,并不存在说需要两个人完成两个“我”才能做不同的工作。
然而目前阶段还有一个问题:如何让普通消费者能够感知到端到端大模型的实用性和颠覆性,这才是最重要的。
特斯拉的FSD目前被科技领域的KOL们认为最能够让消费者直接感受到端到端大模型实用性的一项技术,也是真正落地的技术。相反苹果的AI也好,还是手机厂商的各自的AI也好,在手机上的应用场景远远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至少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手机上的AI程序目前还没有让用户真正可以实现的“端到端”的体验。
或许站在AI的未来来看,马斯克所说的“一键出行”更符合对AI能力的畅想,而不是现在iPhone也好、安卓也好,只能让用户拿着手机在上面指指点点、做一些很低效的对话,又或者做那些无聊的图片生成。
AI已来,但你认为未来式FSD还是iPhone 16呢?按照AI目前的发展速度,或许明年就会有答案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