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陈梓泉
大约从 2021 年开始,Web 3 这个新概念开始受到风险基金和科技圈的普遍关注。但如果你对过去几年区块链的发展历史足够了解,就应该已经意识到现在的 Web 3 并不是什么新技术,甚至不是旧技术的进步,它只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宏大构想。但在实践层面上,Web 3与过往的区块链探索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我是从 2017 年开始关注、研究区块链,曾经在一线互联网厂商深度参与区块链项目,了解过的各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奇项目更是数不胜数,当然这些项目无一例外全是失败。这也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对区块链领域中的那些项目的失败原因做一个梳理。
区块链技术有着令人着迷的想象空间,我们也确实不能忽视它的潜力。但如同任何一项技术一样,区块链也有它的能力边界,这个边界是由区块链的运行机制和现实世界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如果我们违背客观规律,强行用区块链技术去解决其能力边界之外的问题,再多的尝试也只是徒劳。无论我们给它取什么新潮的名字,昨天的 DeFi、DApp 还是今天的 Web 3,都改变不了这一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说,区块链技术的能力边界,就是 Web 3 的紧箍咒。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紧箍咒到底是怎么念的。
限于篇幅,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谈区块链技术的各种局限性而不谈它的价值与优势,但这并不代表我完全否定区块链技术。
在区块链网络中,只有掌握了密钥才能使用对应的账户,并且账户的任何行为一旦做出就无法撤回,可以说这是一个接近绝对安全的系统(智能合约的 bug 除外)。但这种安全也带来了几乎为零的容错能力,密钥的丢失既代表账户丢失,盗取私钥即可永远获得该账户的绝对控制权。即使密钥没有被盗,而持有者执行了错误操作,也无法撤回该指令。
业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案,例如使用密钥助记词管理密钥,或使用硬件钱包代替容易被黑客攻击的软件钱包,或者使用第三方专业服务管理账户。但这些方案都无法完全避免密钥被窃的风险,甚至会引入新的风险。而一旦风险发生,损失依然无法挽回。
Ledger 硬件钱包
在传统的中心化系统中,类似的风险也会存在,但通常都可以通过容错机制来挽回损失。例如忘记了银行账户的密码,去银行验证身份就可以找回。即使不小心把钱转给了骗子,及时报警说不定还能追回来。但在区块链系统中,由于对去中心化、去信任的需要,只能使用自动化、无人化的机制来执行规则,可以说没有任何冗余的空间。
既然用户端的风险无法避免,那是否可以在服务端提供容错能力呢?有些智能合约会设计“后门”,允许一个或多个超级账户强制覆盖新数据来实现容错,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容错能力。
然而,系统所需的容错范围越广,需要赋予超级账户的权限就越高,并且这个超级账户必然是由人或者机构来控制的,依然是中心化机制运行的。这就导致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被严重削弱,反而否定了使用区块链的意义。更何况,有不少智能合约只是打着“容错”的幌子,实际上是想留一个割韭菜的后门。
由于这种极低的容错能力,现阶段直接使用区块链的系统几乎很难普及到普通人群体,更适合风险管理、承受能力更高的企业,和少数有特定需求的人士。或者也可以由企业作为普通用户访问区块链的代理,加密货币交易所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交易所才是区块链的使用者,而普通用户只是与交易所买卖货币。
在加密学与分布式系统的保证下,区块链网络内部的数据是完全可信的,但是它的信任机制无法延伸至网络外部,也无法延伸到物理世界。
对于从外部输入的信息,区块链只保证信息进入区块链之后不会被篡改,而不保证信息本身是正确的。对于外部世界的物品在区块链网络内的映射的虚拟资产(例如某些基于实物制作的 NFT),区块链只保证虚拟资产本身的准确性,不保证虚拟与实体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可靠性。
这一局限极大地限制了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可以说任何需要与外部关联的应用场景,都要先解决这一问题。以稳定币为例,2017 年至 2019 年间,Tether 公司所发行的 USDT 出现了多次剧烈的币值波动,直接原因就是 Tether 公司不断陷入信任危机,USDT 背后的储备资金的安全性受到了质疑。
尽管 Tether 所发行的 USDT 在区块链上受到非常可靠的保护,但是与这些 USDT 形成映射关系的现金储备却依然需要审计公司来向客户证明,并依赖法律才有可能保护 USDT 的持有者的权益。
曾经还有不少区块链物流/供应链的项目,声称可以让商品的全部流转信息都通过区块链网络呈现出来,餐桌上的每一块牛肉都是从小牛犊子出生开始就使用区块链追踪,以此证明产品是真实可信的。但事实上,这其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轻易伪造,完全无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既然区块链无法保证物理世界的物品所有权,那是否能确保数字内容的所有权呢?答案是:能,但是不完全能。区块链可以记录一个链上数字内容的所有权,但对数字内容使用权的约束,依然需要区块链技术以外的机制来保证。
就像那些 NFT 数字艺术品一样,无论区块链对于一个 NFT 所有权的记录是多么的值得信任、不可篡改,数字艺术品本身仍然是可以随意复制、传播的。只需要右键并点击保存,价值连城的数字艺术品就已经在事实上属于你了。
Elon Musk 给自己换上了由一堆 NFT 组成的头像,开玩笑说 Non-Fungible Token 是 Fungible 的
为了能在去中心化的情况下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可信性、系统稳定性、去中心化),最原始的区块链技术使节点之间相互竞争算力的方式来实现平衡,并以加密学作为信任系统的基石。因此,区块链网络的吞吐量受到严格限制,并且无法通过增加额外的机器来提高性能。
在性能的限制下,区块链网络更适用于处理低频次、高价值的核心事务,而不太可能满足任何高性能的需求。对于想要成为基础设施的公链来说尤其如此,而联盟链、专用链由于其性能限制少、交易范围有限,受性能问题的困扰相对较少。
为了改善区块链的性能问题,一些区块链项目尝试创新运行机制,提出了权益证明(POS) 、切片(Sharding)、Rollup 等改良方案。但即使假设这些方案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也只是将整个网络的峰值 TPS 提升到几千、一万。
作为对比,微信支付在 2020 年的日均交易量就已经达到了 10 亿次,平均 TPS 是一万多,每日的 TPS 峰值可能达到十万,节假日出现超百万的 TPS 也并不稀奇。在竭尽全力提升性能的情况下,区块链尚且不能达到微信支付性能的零头。而在我们日常使用微信的过程中,支付场景所占的读写性能不过是整个微信体系的九牛一毛。可见相比于传统的中心化系统,区块链网络的性能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更令人担忧的问题是,上述提到的各种提升区块链性能的思路,本质上都是以去中心化与安全性为代价换取性能。区块链网络的性能、安全与去中心化的不可兼得,是在原理上无法突破的界限。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虽然确实有效提高了区块链的性能,但是问题在于到底要保留多少东墙?或许,要等到刮东风的那天才能知道了。
区块链网络通常被认为是可以保护隐私的,但这个“保护隐私”仅限于保护账户的身份信息,即账户是完全匿名的。然而,账户本身的全部行为历史和资产情况都是公开记录在区块链中的,任何可以访问区块链的人,都可以随时查看一个账户的历史数据和当前状态。
即使部分数据的流通是以加密的方式来进行,经加密后的数据也是公开记录的,依然可以通过指令的频率、对象和方式来分析得出大量信息。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带来计算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量子计算技术的进展迅速的情况下,或许其他人很快就可以将那些被加密的数据破译成原始明文数据。
对于普通用户,在不涉及个人隐私、仅仅是持有加密货币或者参与一些无关紧要的项目时,这个问题并不严重。但对于企业、金融机构来说,这会导致自己在区块链上的数据、行为都会被实时监视。任何涉及重要隐私、关键数据的场景,现阶段的区块链网络都不是一个合适的选项。
区块链上的 Token 可以被不断创造出来,但无法凭空变出法定货币(如美元、人民币等)。你在区块链中赚到的钱,是其他人为你支付的。
这听起来是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何必要专门强调?然而,那些加密货币项目也很清楚散户还没傻到这么简单的事实都不知道,因此他们会设计出各种机制包装自己。机制越是复杂、看起来越高端,包装效果就越好。
但是,无论一项投资产品的机制有多复杂,都不可能提供超出其风险等级所对应的收益率。高风险与高收益向来是结伴而行,对于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机会,按照银保监会郭主席话来说:“收益超过 10% 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如果真的有低风险高收益的好事,也轮不到 99.999% 的普通人参与。
今年 5 月份闪崩暴跌的 Luna 可以说是一个教科书级别的案例。通过同时建立一个稳定币 UST 和一个空气币 Luna,以空气币的市值作为稳定币的价值抵押,以稳定币数量的增长作为空气币的上涨动力,成功实现了左右脚互相踩着上天的金融奇迹。
Luna 还通过 Anchor 抵押机制以极高的利率吸引新资金入场,其利率在最高时期达到了 19.5%,可以说这是典型的超低风险、超高收益理财方式了。然而,利率的攀升无非是反映了这个庞氏骗局对新资金持续流入的庞大需求。一旦资金需求无法满足,螺旋式崩塌是必然结果。
两千亿美元闪崩归零的 Luna 币
另一种凭空造钱的模式是 X2E(XXX to Earn),也就是通过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来获得可以兑换成钱的 Token,比如 Play to Earn 通过玩区块链游戏完成任务挣钱、Run to Earn 通过穿着区块链智能跑鞋运动挣钱。这些骗局虽然不如 Luna 高端,但通过设定任务门槛来让某种币看起来有限、难以获得而显得有价值,也算是一种成功的障眼法。
如果哪天有人搞出了「Eat Shit to Earn」我也不会觉得惊讶,毕竟吃屎这件事情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比 Play to Earn 更能限制 Token 的发行,抬高 Token 的价值。而且这个足够响亮的噱头也可以吸引大量热钱的涌入,让创始人与参与者共同财富自由。
如果某一个区块链项目踩到上述任何一个边界,就需要认真审视这个项目的底层逻辑,除非真的有其特殊的适用场景,否则失败几乎是注定的。但即使某个区块链项目没有触碰上述边界,也不要高兴太早。它还要面临一个终极考验:为什么要用区块链?
一种技术只能解决与其对应的问题,而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就是提供一个不需要中心来托管、以约定规则运行、安全可信的系统,除此以外提供不了任何价值。如果一个问题无法通过「去中心化」来解决,就没必要考虑使用区块链。
大部分对传统场景的区块链化改造的尝试,都忽视了这个事实。很多问题并不是由于其中心化的模式导致的,或者中心化的模式并不是问题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区块链系统的引入往往是画蛇添足,甚至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区块链+发票,腾讯和阿里都有与地方政府合作过这类项目。传统发票体系面临的问题,是纸质发票的流通成本高、核验麻烦、易造假。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个电子化、信息化的发票系统,企业、消费者通过发票系统即可完成发票的发行、流转、核验,政府对企业交易行为的监管也可以更高效、准确。
至于区块链发票,它确实可以实现发票系统的信息化。但问题在于,为什么要建立一个区块链发票系统?发票是政府对企业纳税的监管手段,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以政府为中心的体系。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模式套用到一个天生就是中心化模式的体系,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反而可能造成新的麻烦。
其实,本文谈到的内容都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或隐晦的细节,而是任何一个了解区块链技术的人都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断能看到各种 Web 3 项目的拙劣表演,尝试解决明显超出区块链能力边界的问题。难道他们都是傻子吗?
那些为明显违反规律的项目摇旗呐喊的人,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装傻的聪明人,一种自以为聪明的傻子。如果你看不出来谁在装傻,或许你就是那个傻子。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相比于2018年的那一波区块链热潮,现在的 Web 3 已经理性了很多。至少学会了适当控制梦想的尺寸,将区块链的目标应用场景锚定在“Web”这一数字领域。当然,Web 3 的梦想依然远超出了区块链的能力边界,所以这道紧箍咒可能还要念很久。
沉舟侧畔,百舸争流。Web 3 的前途也许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而危险的,甚至需要前人留下尸体为后人指路、避坑。有些人即使今天走在前人探明的道路上,明天也许就会成为新的路标。
总有一天,有群人会找到下一片绿洲。但这群人中,未必有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