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小米全新产品线曝光,老用户泪目了

发表时间: 2024-12-10 15:56

今天机哥一大早起床刷微博,就看到小米又在表演。


从「中国2024年11月新机激活量」数据能看到。


小米凭借着小米15系列和K80系列的大卖,外加一大批老机型的双11促销降价,拿下了激活量第一的位置。



就连今年3月才正式发布开售的小米SU7。


如今都提前完成了之前定下的“全年10万台交付”目标,并且每周新增锁单还稳定在6000台左右。


唯一的问题,可能就在于汽车产能仍处于爬坡阶段。


大伙要是现在下单SU7,保底也得等5个月才能提车。



不过根据之前的爆料和报道来看,小米SU7还只是开头。


在2025年,小米还会推出纯电SUV,开始进入主流市场。


再到2026年,再推出增程式SUV,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受众。



重点来了!


关于小米纯电SUV的消息,之前一直都是第三方谍照和爆料。


米粉们属于是能过把瘾,但只能过一点点。


好在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等待,今天官方终于公布了这车子的外观和相关参数。




小米第二台汽车来了


具体而言。


小米纯电SUV的官方正式名字,叫做——


小米YU7



整体设计语言和SU7蛮接近的,乍一看有种SU7“壮汉版”的既视感。


不过好看是真的好看,潮也是真的潮。




详细参数这一块,我也给大伙简单过一遍。


三围方面,小米YU7长4999mm、宽1996mm、高1600mm,轴距 3000mm。


作为对比,特斯拉Model Y的三围是:


长4750mm、宽1921mm、高1624mm,轴距2890mm。


可以说在空间参数这块,小米YU7是大优势局。



额定载客数量,依旧是包含驾驶员在内的5位。


搭载双电机系统,前电机220kW,后电机288kW,最高车速253km/h。



整体定位来看,预计还是跟特斯拉正面硬刚。


此前的小米SU7,就已经在部分性能配置和销量上,超越了Model 3


那即将于明年六七月发布,标配激光雷达、大电池和人车家全生态的小米YU7。


我感觉很有可能上演同样的剧情。



至于定价咱就粗略点预测一波,25万元到35万元区间,主打一个贴着特斯拉干。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在这个价位区间里,能买到的同级别SUV,基本都是主打家庭出行定位。


但阿米这车子的设计,显然是往年轻、运动的风格去做,相比竞品有着明显的差异化。


到时候只要价格合理一些,大概率能抢走不少特斯拉Model Y的用户。


YU7之后,下一台是...


除了小米YU7的正式公布和官宣。


关于小米第三台车,最近也有了更多爆料。


具体来说,小米的第三款汽车,可能会以「增程式」形态出战。



有一说一,结合之前各种供应商文件泄露、行业人士和媒体爆料来看。


小米第三台汽车,做增程式混动的概率还蛮大的。


首先是人员招聘这块,早在一年前便有媒体发现,小米在招聘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



随后又有一张小米员工招聘简历的截图,在网上流传。


简历显示该员工负责小米汽车首个混动车型,对标销量靠前的车型,也是公司后续销量担当,对成本性能要求非常高。



招聘还只是一方面。


在技术专利上,机哥还看到,最近小米公布了一项「发动机及车辆专利」。


主要作用,是通过各种设计和技术上的改进,来减小发动机体积大小,以及车辆安装空间。



道理咱都懂的。


小米这个时候捣鼓发动机,总不能是版本倒退十年,搞什么燃油车内燃机对吧。



所以无论是行业人士,还是普通网友,都在猜小米第三款车,就是增程式SUV。



又众所周知的是。


新能源汽车领域,厂商们的竞争压力,以及推陈出新的速度,和传统油车时代有着天壤之别。


以前的油车可能三五年才出新款,而且新款的变化也不会很大。


可现在大伙都能看到的。


有的车型已经能做到“一年内三代同堂”,让老用户的脸如苹果般红润。



也有的车型,选择两年开三次发布会。


以降价、增配和改款等方式,提高车子的竞争力和销量。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


按照小米三年三台车的规划,现在其实已经把增程新车,造得差不多了?


正所谓空穴不来风。


这两个月以来,也确实有一些伪装车谍照,被认为是小米即将于2026年发布的增程式SUV。



随后又有网友拍到一台,从小米汽车工厂开出来的伪装车。


整体采用类似方盒子的造型,短车头加上长屁股,内部空间势必会比小米纯电SUV大得多。


我估计有个五座或者六座。



看来这回是真冲着家用去的,当然也不排除会保留一点运动属性,什么狂暴模式都安排上就有意思了。



当然看到这里,有机友可能会说:


“小米要做混动车型很正常,咋知道它要做的是增程,而不是插电混动?”


确实啊。


在在纯电车续航不够持久、充电比较麻烦的今天。


无论是插电混动,还是增程式动力,其实都能有效缓解车主的续航焦虑,相比起传统燃油车,还有着明显的能耗优势。


但你会发现,目前咱们比较熟悉的造车新势力,大多数都选择了增程式,而非插电混动。


比较简单直接的原因,就是增程式汽车确实好卖啊。


咱们先看整体市场数据——


2024年1月至8月,增程式汽车的累计销量达到74.9万辆,同比增长167%。


2024年9月,增程式车型的销量为117,000辆,同比增幅达89.1%。



哪怕再具体到各家车企的销量,你也能看出个大概情况。


2024年1月到11月的中国市场新势力车型销量中。


名列前茅的车型,如问界M7、理想L6、问界M9、理想L7,走的都是增程式路线。



包括月销量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啥起色的阿维塔


在前阵子发布了增程式车型后,也终于突破自我,月销量首次过万。



所以说啊,不要看网友怎么吐槽,要看消费者怎么做选择。


虽然增程式老早就被吐槽过,是什么落后技术啊,不如纯电和插电混动啊。



但不得不说。


它如今的市场接受度就是特别高。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技术既能缓解续航焦虑,开起来又比较平顺安静。


对于车企来说,增程式结构比插电混动更简单,制造成本也更低。


这不纯纯双向奔赴嘛。



总的来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概就是这么个逻辑——


同定位情况下,轿车销量不如SUV、纯电SUV销量不如增程式SUV。


对于小米而言。


第一辆车SU7,给品牌定个基调,亏点钱也能接受。


但汽车行业,毕竟还是个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只有车卖得足够多,规模走起来了,才能把整体成本降下来,最终走向盈利。



所以小米第二辆车,选择纯电SUV,就是不会出错的选择。



第三辆车要是选择增程式SUV,更是合情合理。


这么看来,机哥就很好奇明年小米汽车,能卖出个什么表现。



要知道中高端纯电轿车本就就没SUV好卖,结果SU7硬是卖爆了,后续纯电SUV和增程式SUV要是出来后。


估计销量会更加离谱。


不过还是那句话。



唯一需要担心的问题,就是小米的产能能不能跟上...


交付越多,订单越多,订单越多,交付越少,所以交付越多交付越少。(bushi)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