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语视频服务太赞了!很贴心很温暖的功能,对我们听障人士特别友好。”刚走进两江新区知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就听见彭霖倩在同事面前夸赞。
原来彭霖倩一直在想给自己的MATE40 Pro手机换块新电池,刚刚通过手机连线了华为手语视频服务,在和客服一对一手语无障碍沟通后,彭霖倩了解到华为年底回馈礼赠的换电池活动的详细情况,并顺利预约了到店时间。
彭霖倩告诉记者,以前碰到手机使用问题,只能去线下服务门店寻求帮助。但作为听障人士,她的口语发音有些奇怪,而门店服务人员大多不会手语,因此语言沟通起来并不是那么顺畅。往往鸡同鸭讲,闹出不少笑话。现在有了华为手语视频服务,可以和客服线上面对面实时沟通,可以了解掌握华为无障碍新功能,也能获得及时专业的服务支持,真的是太方便了。
冥冥中的使命,她让世界听到听障人士的声音
彭霖倩是位自信要强的重庆美女。
7岁那年,一场高烧让她失去听力,跌入“无声世界”。
“一开始,非常害怕。但慢慢冷静下来,我发现,听不到,并不意味着无法感知。我仍然可以用双手触摸世界,用眼睛捕捉生活。手语,可以帮助我们沟通;艺术,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彭霖倩回忆起当时的心路历程。
初中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她发奋学习考取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一家企业,凭借从不服输的精神和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在短短3年时间内便成为新媒体主编。
然而,一次面试过程改变了她对于人生“舒适区”的认知。她面试的一位听障人士,尽管有着不错的学历和能力,但最终却被安排做最简单、底层的工作。
“换一个场景,也许我也会被这样对待。”惺惺相惜之间,一种强烈的愿望从彭霖倩的内心破壳而出:“我得做点什么,站出来为听障群体发声。”
2019年,彭霖倩放弃北京的工作和生活,回到家乡重庆创业,以夜校模式对3000余位听障者进行线上就业培训,为100余位听障者打通就业渠道。
2020年,彭霖倩牵头成立重庆两江新区知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出任理事长,她发起以改善听障家庭的亲子关系为目标的非营利公益项目“KnowDeaf(知道聋人)”,该项目获得两江新区创新公益大赛第一名,目前已累计服务听障人士1000余名。
同时,彭霖倩还开办听障女性身心健康意识倡导线下培训班,向听障人士普及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知识;通过“特殊儿童融合空间”等项目,为残障儿童提供更加友好的成长环境;联合全国高校、专家和志愿者团队,搭建教育和公益平台,提升社会对残障群体需求的关注度。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感动,也觉得非常治愈。我有时候会觉得,冥冥之中,这就是我的使命。”彭霖倩表示。
近年来,彭霖倩先后获得“重庆最美巾帼奋斗者奖”“川渝妇女儿童公益项目大赛一等奖”“福布斯U30创业者奖”以及中国慈展会组委会授予的“公益新锐”等荣誉称号。
所有人都会被世界温柔以待,拥有美丽“新”声
在彭霖倩以个人微光给予世界以光亮的同时,世界也在通过科技手段给她所代表的听障人士以关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听障人士的健康,通过创新科技去帮助大家实现“无障碍的沟通”。
在两江新区的华为授权服务中心,服务人员了解到彭霖倩是位听障人士后,马上教会她使用华为手机的小艺声音修复功能。通过这项功能,彭霖倩对着手机说的每句话,都会转换成清晰的普通话语音。这帮助她顺利地完成手机电池更换。
此外,华为授权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还详细地向彭霖倩介绍了华为手机的小艺通话和AI字幕功能。其中小艺通话功能可以在打电话的时候实现语音与文字的相互转化,非常有利于辅助听障人士与外界沟通。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I字幕、声音修复和手语视频服务等创新功能正在从根本上改写听障人士的生活方式。而华为等头部科技公司正在信息无障碍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秉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华为关注听障群体的服务痛点,致力于解决听障人士服务热线沟通困难的业务场景。
2024年10月,华为服务正式上线“手语视频服务”,区别于无障碍技术,手语视频服务是华为品牌为听障人群专门增设的一项创新服务功能。这项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特色化的线上服务需求,拓展了服务的边界,也让更多听障人士能够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甚至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创业,改变了过去依赖体力和单调就业的局限。
而从服务到政策支持的全链条建设,也开始推动整个社会生态向更加包容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趋势下,“无障碍”不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赋能,既让听障群体更有尊严地参与社会,也让全社会更具多样性和包容性。
“新的科技和技术,就像是送给无声世界的巨大拥抱,为我们特殊群体打开了一扇通往便捷生活的大门。华为的相关服务,切切实实为我们带来了‘无障碍沟通’的美好。”在连续体验到华为新科技带来的便捷后,彭霖倩不禁感慨,“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一定会进入到‘沟通无障碍’的时代。”
而科技,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资讯)
上游新闻 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