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猫丨文
最近,我在玩一款多人联机的真人线下3D模拟文字冒险类游戏。
在游戏里,我是一个刚毕业正在实习期的大学生,但由于叛逆的性格,在与父母争吵过后我离出走。
好在我还有一份工作和一点积蓄,只是除了每月固定的月薪之外,父母决定依我所言让我自食其力。
而眼下,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眼前——刚刚嘴硬的我如果找不到地方住,就只能去睡桥洞了,现在,摆在眼前的有三个房子,我会选择——
A. 市中心的棺材房隔间 3500元
B. 非中心区的隔断一室户 2300元
C. 郊区通勤两小时的一室一厅 1800元
最终,我做出了我的选择,并且掏出手机,打开了支付宝……
有些朋友估计看到这里就开始怀疑,这其实不是什么文字冒险类游戏,而是一种新型骗氪方式吧?
好吧,它确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戏,而是基于年轻人无穷脑洞而幻想的“模拟人生”。
在开局阶段,会先给自己预设一个情景和人设,比如说我假装自己正在独居,然后每天给自己设计一些小剧情和选项,最后根据选项做出消费选择。
就像数九寒天蜷缩在墙角的小女孩划亮的每一根火柴一样,眼前的盛宴仅仅只是摇曳火光中一场海市蜃楼般的臆想。
而每次做出的消费选择,也并非真实地进行了付款,只是找个由头转入了另一个账户存起来,假装自己已经消费过。
互联网中,还有无数的人与我殊途同归,正在经历着类似的“赛博过家家”式生活,它有个更通俗的说法——“假装攒钱法”。
要论起“假装攒钱法”的历史,那蜡笔小新的妈妈,美伢女士算得上是当仁不让的鼻祖。
虽然这个方法在小新家没能撑过几天,但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它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文艺复兴”。
而进一步挖掘“假装攒钱”这个小众赛道新玩法的博主,是在看过营销号视频后突然灵光乍现。
她以“养娃”为主题,在互联网上直播了一场从“电子怀孕”到“赛博分娩”的全过程,并且详实地记录了过程中的全部花销。
在博主坚持“假装养娃”三百多天里,“孩子”呱呱坠地、能跑能跳,小金库也已然攒下了一万多块。
就这样,“赛博养娃”这把锋利的小刀,为“攒钱”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撬开了一丝缝隙。
而“假装攒钱”也在众多网友的参与互动下,引申出各式各样的新玩法,并且逐渐衍生出新的潮流趋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些帖子的评论区下进行打卡,一起攒钱。
现在大部分“假装攒钱”的帖子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像“养娃”或者是“独立生活”这种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剧本。
假装养猫,假装养狗,如果云养宠物已经无法满足你的“妄想”,那你甚至还可以假装恋爱。
另一类则更偏幻想主义,就比如在短剧领域“杀疯了”的“重生”系列,在“假装攒钱”的赛道里同样也叱咤风云。
什么重生之我在霍格沃茨存钱、重生之我在种田游戏里存钱、重生之我在甄嬛传里存钱……
这些帖子大多数内容精炼、简短,但事实上作者为了能让帖子看上去更加真实和具有沉浸感,也会为此翻阅资料,做足功课。
像“攒钱养娃”的博主就会在前期搜罗孕期的相关资料,孕期检查、社区对孕妇的福利、需要置办的物品等等。
而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她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孩子似乎产生了某种情愫,仿佛她们之间真的存在着某些联系,于是她开始给“假孩子”起名、做B超纪念。
同时她也会认真参考评论区准妈妈们的意见,随着越来越多人跟随打卡存钱,评论区也逐渐“转型”成了孕期科普贴。
不仅仅是“假装怀孕”,“假装买房”、“假装养宠物”这些帖子的出现,也让大家了解到生活中的这些事情并非只是钱到位就行。背后仍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规避的风险需要提前计划,这或许也是对未来的人生进行了一次模拟。
一位攒钱养小猫的博主并不知道小猫不能喝牛奶
有事实依据参考的现实向攒钱贴,尚且需要如此缜密的逻辑,更别提幻想主义类攒钱贴所花费的心血,那几乎是不亚于创作一篇短篇网文。
完整的世界观架构、各种性格迥异的原创角色、一波三折的故事内容。渐渐地,“攒钱”这个最初的目的,变成了顺带手的事情,本来只是添头的剧情反而成了主体。
不少玩法儿还会有剧情分支,可以触发不同的后续。
比如假装养小猫的第一天,多数博主都是以在宠物店挑选的食物作为选项,其中的某些选项会触发不同的故事剧情,还会引出不同的NPC。
而跟着打卡的网友也很会做节目效果,既然云养小猫了,那必须给自己的小猫安排上最好的,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虽说有这些精彩的剧情加持,网友们攒钱的动力提升了不少,但对于博主来说,维持更新成了一场“持久战”。
编撰剧情存在难度不说,攒钱帖也不像小说网文一样有那么多读者给创作者提供情绪价值,甚至最后还会他人抄袭剧情,坐收渔翁之利。
本意上,“假装攒钱”是为了能让自己开心,但长时间的更新反倒带给创作者压力,不少攒钱博主扛不住压力,最后只能遗憾地选择了停更。
我本来以为“假装攒钱法”是一个很小众的事情,但其实早就有大厂盯上这条赛道了。就在最近,支付宝的小荷包结合了“假装攒钱法”以及当下热门的短剧,推出了“剧本攒”这个新功能。
之前他们还在微博买了个话题,虽然话题下面基本是自娱自乐,但也因为被主流媒体报道之后,更多人看到了这类新式攒钱。
恋爱、职场、模拟生活、重启人生、动脑筋,一共20个剧本,题材可谓是应有尽有。真不敢想如果按照“假装攒钱”的方法做一款乙游,我即将成为什么样的富翁。
不过,剥开相似的外壳,“剧本攒”和网友创作的“假装攒钱”其实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就比如,“剧本攒”的剧情是已经完结的。
它会把已经完结的剧情分为20-30个篇章不等,用户完成前一段剧情,攒下足够金额的钱之后,就可以开启新的剧情。
虽然这两种不同的形式说不上好与坏,但就像看老番和追新番一样,与网友创作的那些攒钱帖相比,“剧本攒”的用户参与感和用户付出的时间沉没成本更少。
不少网友反应,自己总是忘记存,剧情完结之后存的钱也不够多。
有的网友则是从剧情的精彩程度进行比较,要么锐评这些剧本的剧情看上去比较平淡,像是AI写出来的一样,要么认为剧情选项安排不合理,选择之后不影响剧情,影响了攒钱的欲望。
影响年轻人们攒钱的不止是剧本内容这样的外部原因,自身自制力较弱的网友也会觉得“假装攒钱”这个方法不管用。
在之前“假装怀孕”的帖子下面,就有网友称自己在“电子怀胎”六个月之后,因为怀孕的高昂金额让她没办法继续维持“假装攒钱”的计划,所以她决定将这个“电子婴儿”流产掉了。
这也不难理解,就像之前流行过一段时间的电子记账APP一样,不少人因为花销太大,记到最后为了欺骗自己还开始做假账,甚至有会计在评论里现身说法。
“假装攒钱”同样也是一种欺骗自己的手段,在没有紧迫感和强监管的前提下,即使存到另一张卡、另一个账户上,到了真想花钱的时候也会绞尽脑汁取出来。
这时,有网友就会想了,如果尝试返璞归真,把钱换成现金的话,会不会能攒下来钱呢?
类似的想法无独有偶,许多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正式开启了“现金存钱法”这条新支线。
比较常规一些的方法就是发工资之后,从银行里取出不同面额的炒片,然后把它们分成几份不同的份额,规定好每天都日常花销,然后每天记账复盘。
如果出现超预算的部分,则用之前的没花超预算的部分来弥补。
这个方法通常会搭配存钱本一起使用,一张张红彤彤的毛爷爷被放进透明分页里面,就像是吃谷人精心收纳的一张张“自推”小卡。
当然,吃谷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现金存钱方式。他们通常会在纸上写下自己想要买的谷子的名字以及价格,每次要存钱的时候就从里面抽一张,然后根据抽出来的谷子金额存进对应的现金。
可“现金存钱法”这么一个过时的手段,真的能攒下钱来吗?
基于如今的社会现状来看,“现金存钱法”或许正巧适合现在这个移动支付所流行的年代。
有一部叫《无节制消费的元凶》的纪录片里就提到,人们的线上消费,是没有痛感的。
同样的,人们在小钱的把握上也相对宽松。就像金融顾问大卫·巴赫所说的“拿铁效应”一样,每天一杯咖啡或许只是小钱,但长时间的累计下来,数额就会越滚越大。
如今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正在麻痹人们对于数字金额的认知,弱化消费行为的心理痛感,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交易金额和购买频率。而“现金存钱法”的出现,正是对移动支付方式的一种反思。
不少网友在开始使用现金之后都表示,自己在奶茶、咖啡这种小额支出会减少。一个是因为线下店买找零比较麻烦,而使用现金也减少了需要线上外卖软件的使用率。
在移动支付时代,现金天然就存在着消费上的不便利性。
而之前最常规并且最管用的储蓄手段,比如存钱罐和定期存折,同样也是刻意地给它们的使用者带来不便利性。
许多存钱罐的设计,通常只设计钱的入口而不设计出口,就像只进不出的吞金兽貔貅。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取钱变得困难,抑制冲动的消费,从而达到存钱的目的。
至于银行的定期存折更是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利息的诱惑Buff,减少人们不必要的取钱。
这么看来,“现金存钱法”还是相当奏效的,我想,除非上供给了爸妈,不然不少还在领过年压岁钱的朋友一定对此深有体会吧!
正如前文所言,攒钱这个话题其实早已不算新鲜,只是年轻人参与到攒钱讨论里的这个现实,与年长者,乃至社会刻板印象里的月光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事实上,“23岁该有多少存款”,“26岁存款20w正常吗?”,这些话题在各大社交平台都屡见不鲜,背后所流露出的正是属于我们这代年轻人的存钱焦虑。
而在好几年前,有个叫做“丧心病狂攒钱小组”豆瓣群组就已经有许多组员分享各种攒钱大法,提前过上了老一辈们精打细算,连垃圾袋也要省的生活。
时至今日,“丧心病狂攒钱小组”的组员人数已然突破63万,而拼多多砍一刀、消费水平的反向攀比(指炫耀捡到便宜),甚至于消费降级,也早已成为年轻群体的常态。
@嘟噜噜
不少年轻人都开始学会存钱,尝试去享受存钱,甚至有人存钱存上了瘾,每天不干别的,光是看着账户里的余额一点点增多都能偷着乐。
但和见证自己达到目标金额那一刹那的愉悦相比,攒钱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苦修”,枯燥且无聊。
更多的人因为长时间的低消费、低物欲,让他们个人的心愿无法得到满足,日子也逐渐变得压抑。
而“假装攒钱法”、“剧本攒”这些新式攒钱法,其实就是年轻人在哄自己开心,为自己提供了充足的情绪价值,更加“无痛”,更加轻松。
在这些虚拟的剧情里,年轻人不仅能体验多巴胺分泌的快乐,还能享受“消费冲动”的快感,反正无论怎么“大手大脚”,最后钱还是会躺回自己的小金库中。
或许正是如此,它才得以爆火出圈吧。
虽然道理是这样的,但有时候还是希望博主们写的虚拟剧本不要太真实。
毕竟我真的无法在市中心棺材房、非城区一室户和郊区一室一厅里做出选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