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操作系统明年有望加速发展,哪些公司将受益?

发表时间: 2022-12-28 08:04

记者 | 杨马可

编辑 | 陈菲遐

2022年末,信创概念成为了市场热点。当前我国的IT产业,从底层标准到架构,大多都由国外巨头制定,未来可能面临一定的"卡脖子风险",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构建自主可控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是目前我国首要完成的,这也就是为何信创被推上风口的主要原因。

构建自主可控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的根基就是国产操作系统,因其负责承接上层软件生态和底层硬件资源。

近两个月内,中国软件(600536.SH)、紫光股份(000938.SZ)、中国长城(000066.SZ)等国产操作系统概念公司股价涨幅均已超过20%。《2022年中国操作系统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起国产操作系统通用市场增速将超过20%,国产操作系统通用新增市场在2024年将达到34.1亿元的规模,明年起国产操作系统创新发展将有望开启加速模式。

CentOS停服带来机遇

除了完成IT底层架构的自主可控所带来的刺激外,CentOS (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的停服也为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送上了助攻。

目前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中,2021 年 Linux 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 79.1%,行业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中 CentOS 与 RHEL 占份额较高,并且CentOS是Linux生态下的优秀开发版本,在我国各行业均具有较大使用份额。不过2021年12月31日,CentOS Linux 8已经停止维护,使用范围更广的CentOS Linux 7也将于2024年6月30日停止维护。

停止维护意味着操作系统安全性大打折扣。对于操作系统而言,安全以及可持续提供服务是用户最为看重的,届时或将面临一部分用户选择其他操作系统进行替换。在此背景下,国产操作系统或将有望接过CentOS停更而迁徙的大量用户及市场。根据民生证券预测,国内整体CentOS存量替代空间有望达到148亿元,如果考虑所有海外厂商的替代,国内整体的可替代存量空间有望达到447亿元。对于肉眼可见的存量空间以及政策支持,国产操作系统企业能否有机会分一杯羹?

请下载界面新闻客户端并购买VIP会员,以阅读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