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OS 18新功能解析:是史诗级跃迁还是渐进化改?

发表时间: 2024-06-11 20:10

今天凌晨,苹果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024),对iPhone、iPad、Mac、手表、Vison Pro等平台系统进行了众多更新,带来全新的iOS 18,终于推出了姗姗来迟的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对Siri进行了重大升级,宣称重新定义了AI。

对于此次发布,很多媒体和网友认为是史诗级进化,功能炸裂,颠覆行业。但也有大量网友认为,苹果的安卓味儿越来越浓,发布的很多功能都是安卓系统早就具备的,甚至不少都已经使用多年了。而且,大家翘首以盼的苹果智能,也没给人特别惊艳的感觉,复杂的问题还要转交给OpenAI的ChatGPT来解答。


安卓味越来越浓?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苹果发布会后,大众讨论最多的、登上社交媒体热搜的,竟然是iPhone终于实现了通话录音和iPad终于有原生计算器功能了。果粉们激动得老泪纵横,安卓用户对此感觉则是,“就很离谱”,这不是很稀松平常吗?“都用了七八年了,我骄傲过吗?”


不仅是这两项更新,苹果今天的发布还有多项功能被吐槽为“摸着安卓过河。”比如。


1,主屏幕图标自定义。iOS 18允许用户在主屏幕网格上任意放置图标,可以为所有图标和小部件添加单一色调,允许在暗模式下使用黑色背景的图标,这些都是安卓系统早已支持的功能;

2,应用锁和隐藏应用。iOS 18提供了锁定和隐藏应用的功能,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国内很多手机厂商早已推出这项功能。而像双开、平行空间等功能,也是安卓已经实现,但苹果系统仍未支持的;


3,游戏模式。控制后台的应用活动,留出更多的性能给游戏。小米、OPPO和iQOO等品牌之前已在它们的旗舰机型中提供了该模式;


4,照片AI消除。苹果新的Clean Up工具能够识别并移除照片背景中的干扰物,而不会改变拍摄对象。这个功能更常见,谷歌有,三星有,国内的华米OV们也都已经提供,“AI消除”其实早已成为大多数用户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AI功能之一;


5,手机镜像。新版MacOS引入了“iPhone mirroring”功能,允许用户将iPhone的界面镜像映射到Mac上,并可直接在Mac上操作iPhone。跨屏互联也不新鲜,华为有“华为分享”,荣耀有“荣耀互联”,OPPO推出了“OPPO跨屏互联”,vivo推出了“vivo互传”和“vivo量子套件”,三星则有自己的“Samsung flow”等。


6,控制中心更新。苹果iOS 18对控制中心进行了重新设计,包括多页显示和第三方应用支持,这些特性在安卓系统中已经存在多年;


7,锁屏快捷方式更改。苹果用户现在可以更改锁屏上的手电筒和相机快捷方式,类似于安卓系统的设置……


除了上面的,其实还有一些苹果的新功能,被吐槽为“抄了安卓的作业”,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这不是苹果的发布会被第一次如此吐槽,事实上,苹果很多产品和功能并非首创。iPhone不是第一个采用触控屏的手机;iPod不是第一个携带方便的播放器;Apple Watch不是第一个智能手表;连人们常用的隔空传送(AirDrop)也不是苹果最早采用的……


人们可以吐槽苹果创新乏力,但不能不承认苹果“巨无霸”的行业标杆作用,也不能否认苹果设备带来的更佳的使用体验。因为很多事情,Only Apple Can Do。这主要源于苹果庞大的用户群体,对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全方位的整合能力,以及卓越的工业设计和超强的产业链掌控力。


你愿意为苹果智能换新机吗?


本次WWDC发布会最大的看点无疑是苹果智能,在行业热烈发展一年多之后,苹果终于在AI大模型领域交作业了。刚才提到的两个功能——iPhone通话录音和iPad计算器,深入了解后也会发现,它们跟其他厂商提供的还是有很大不同,最核心的就是加入了AI能力。

借助苹果智能,iOS 18通话录音增加了语音转成文字和内容摘要的功能;iPad计算器结合Apple Pencil使用,可以支持手写算式得出答案,还能直接画出象限等图表。

单就性能而言,自研的苹果智能并没有多突出,相反很多方面,比如文生图、复杂问题处理等,还不如一些国内厂商的AI大模型,毕竟苹果在这个领域起步较晚。但苹果有自己无法被替代的独特优势,也就是前面讲过的整合能力。


与其他大模型最根本的区别是,苹果智能不是一个独立的应用App,而是将此能力深度整合到苹果系统OS、系统应用、第三方App、设备硬件甚至自研芯片中,这带来的本质变化就是,使用范围更广,而且更懂你,也就是苹果官方所说的——“深刻理解你的个人情境。”

举个例子。比如有一场会议改到了傍晚,你问苹果:开完这场会还能不能赶上女儿的演出?苹果智能会调动、横跨多个App,处理相关的个人数据来给你解答。首先它要分析你女儿是谁,然后通过她前几天发来的短信了解演出信息,再借助日历日程掌握你的会议时间、地点,最后利用地图预估从公司到剧院的交通状况。

端侧设备处理是苹果智能的核心,苹果将它深度整合到iPhone、iPad和Mac中,苹果无需收集这些数据,就可以实现这些功能。苹果对芯片研发的多年积累,包括A17 Pro和M系列芯片,给苹果智能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基础。


使用拥有苹果智能的iPhone,你一个问题输入就能很快获得解答。但换任何一个其他厂商的大模型应用,你需要操作很多步,提供很多基础的个人信息,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得到回答。因为这些大模型并不能掌握你的照片、短信、日程、位置等个人信息。


苹果整合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微软与OpenAI关系最亲密,也有底层操作系统Windows,但它缺乏像iPhone、iPad这样具备统治力的移动设备,掌握的个人情景、信息越来越有限;谷歌同样如此,自研的大模型性能出众,但自己没有大量出货的硬件,难以提供最丝滑的体验;国内手机厂商有硬件设备,能定制OS操作系统,但自研大模型的能力有限,而且也缺乏相应的芯片算力支撑……


对苹果智能心动了吗?该服务虽然是免费的,但使用门槛并不低。目前只支持iPhone 15 Pro、iPhone 15 Pro Max、配备M1芯片的iPad和Mac以及后续机型。你愿意为了苹果AI更换手机设备吗?


马斯克的隐私担忧反应过激了吗?


看到上面的示例,很多人可能会担心自己的隐私问题。反应最激烈的当属马斯克了。


苹果发布会之后,马斯克很快就公开发贴,指责苹果“出卖用户数据”。“苹果不够聪明,无法制造自己的AI,却认为能够确保OpenAI保护你的安全和隐私,这显然是荒谬的!一旦他们将你的数据交给OpenAI,苹果就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正在出卖你。”


马斯克甚至发梗图讽刺苹果将用户个人数据转交给OpenAI。

马斯克还写道,“如果苹果在操作系统层面整合OpenAI,那么苹果设备将在我的公司被禁止使用。这是不可接受的安全违规行为。游客必须在门口把他们的苹果设备存放在法拉第笼中。”

马斯克如此反应,当然不排除是因为与OpenAI的个人恩怨。但在隐私保护方面,苹果显然考虑到了,而且一直以来在保护隐私方案都不妥协。


首先,苹果智能服务大部分都是在本地运行的,并不像其他大模型一样需要借助云端的服务器;


其次,少部分请求如果需要更强的计算能力,苹果是借助私密云计算仅将与任务相关的数据发送给采用苹果芯片的服务器。苹果官方承诺说,数据绝对不会被存储,连苹果也无法访问;


最后,OpenAI的ChatGPT确实有接入升级后的Siri,但也只是一个补充备选。即便是用户自己选择、同意使用 GPT,苹果也承诺:在使用外部AI模型时,用户始终掌握控制权。Siri会在共享任何信息前获得用户的明确许可。所有的处理都是透明的,用户的信息不会被记录或存储,从而保护隐私。

但是,未来苹果可能还将接入更多的第三方大模型。苹果的做派果粉们是相信的,但其他厂商呢?用户数据隐私保护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