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与美国飞船落地差异解析

发表时间: 2024-11-05 17:53

前言

2024年11月4日凌晨,神舟十八号返回舱成功着陆,一时间,守在屏幕前的人们,震撼和激动的情绪涌上心头。

这次返回,除了举国欢腾,也引发了一些讨论,特别是返回舱着陆的时候,底部喷出的火焰和滚滚浓烟,让不少人捏了把汗。

这场面,也引发了一些网友的疑问,为什么美国的飞船返回地球时,看起来那么平静,没有这些“惊险”的场面?

神舟十八号着陆

首先要了解,返回舱的返回原理,返回舱在返回时,是要经过重重考验的,首先飞船会绕地球飞行。

绕飞的速度,接近8公里每秒,相当于每小时28000公里,等到速度达标之后,返回舱会进入大气层。

进入大气层的同时,返回舱会和空气摩擦,摩擦产生的高温,能达到1000多摄氏度,这温度一般的金属,会被直接融化。

所以,为了保护航天员和设备,返回舱的底部,会配备了隔热大底和防热大底,就像给飞船穿上了“防火衣”。

这些隔热部件是穿越大气层的关键,而当返回舱接近地面时,这些隔热装置就会被抛弃,然后反推发动机就会开始准备工作。

反推发动机有四台,在离地面一米的时候,这些发动机会瞬间启动,并且推力要完全一致,任何一点偏差都没有。

所以,神舟十八号的“火光”着陆,并不是技术落后,或着操作失误造成的,而是我们中国航天人,基于各种情况和技术实力,做出的理性选择,更是一场技术突破和安全保障的完美结合。

神舟十八号着陆时,之所以会喷火,是因为我们选择的是陆地着陆,而美国呢,他们的飞船,惯用“水上漂”的方式,就是降落到海里。

而陆地着陆,是需要在返回舱,接触地前的瞬间,启动底部的反推发动机,进行减速,从而保证航天员们的安全。

这瞬间喷出的火焰,也是反推发动机,精准控制的结果,是确保返回舱平稳落地的关键,想象一下,返回舱从太空返回,如果直接着陆,那冲击力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为了把冲击力,控制在人体可承受的范围内,就必须在着陆前,进行有效的减速,而反推发动机,就是关键的一环。

它就像一个刹车,在关键的时刻发挥作用,让返回舱的速度,快速的降下来,让航天员们,几乎感觉不到冲击。

那也有人可能会说,既然美国的飞船,可以“水上漂”,为什么我们不也采用这种方式呢?美国飞船的“水上漂”,虽然看起来“优雅”。

但实际上,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海洋上的环境变化莫测,影响返回舱安全着陆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而且,在海洋上,一旦发生什么意外,那救援的难度也是很大的,相比之下,陆地着陆,对于返回舱的回收和救援,更方便和快捷。

我们中国拥有广阔的陆地面积,选择在西北地区的东风着陆场降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因素的干扰。

还能提高回收效率,也更有利于保障航天员的安全,而且,陆地着陆,也更符合我们中国的长期航天发展规划。

随着我们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推进,未来会有更多航天器,需要返回地球,陆地着陆能让航天器更容易的重复使用,减少运输的成本,提高任务的效率。

而美国选择海洋着陆,不用陆地着陆,和他们的航天发展和技术路线有关,美国早期的载人航天任务,大部分都是选择在海上降落的,这主要和当时的地理条件和技术条件有关。

技术发展

虽然目前我们采用的是,反推发动机进行陆地着陆,但这并不是我们唯一的技术方案,我们中国航天,一直在研究更先进的着陆技术,就像滑翔着陆。

就像我们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货运航天飞机“昊龙”号,用的就是滑翔着陆的设计,“昊龙”号拥有很大的机翼,可以像飞机一样,在返回大气层后进行滑翔,最终在机场跑道上水平着陆。

这种着陆方式会更平稳,对航天员的冲击也更小,也更方便航天器的重复利用,一旦“昊龙”号投入使用,不仅会大大降低,中国空间站的货物运输成本,也给未来的载人航天任务,提供了新的选择。

从“硬着陆”到“滑翔降落”,这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我们中国航天战略目标的转变,是从追赶到超越的质的飞跃。

虽然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的“滑翔降落”技术,已经代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先进水平,但我们中国航天人,并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

他们还在不断的探索,新的技术方向,为人类的太空探索,开辟更广阔的道路,就像现在大家都很关注一项新技术,那就是充气式热盾。

这种技术,利用了充气结构,来减缓航天器返回大气层时的速度,从而降低对隔热材料的要求而且,充气式热盾,要比传统隔热材料轻便多了,也更容易折叠和存放。

这样也减少了,航天器的发射成本,除此之外,这项技术,在未来的其他星球探索上,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航天器,在其他星球上,选择合适的着陆地点,并安全着陆,为人类在其他星球上,建立基地和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总结

从神舟十八号的“硬着陆”,到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的“滑翔降落”,我们中国的航天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中国航天,也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更深的星辰大海。

未来,中国航天会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不断的探索新的技术方向,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