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一个名为“电子奸臣”的群体在网络世界里冒了头。
他们将日常生活习惯中的小瑕疵、性格上的小缺陷“合理化”,把那些阿谀奉承的“谄媚之辞”精心包装成“顺耳忠言”的模样。这使得屏幕前的受众仿佛置身于古代宫廷之中,沉浸在被“众星捧月”的虚幻满足感里,自我感觉得到了所谓的“治愈”。
从早期的“夸夸群”到如今的“电子奸臣”,这一系列“疗愈经济”的流变背后,固然有着个体情感需求的持续推动,但“电子奸臣”瞄准的或许正是年轻人在网上寻求认可的心理弱点,进而有针对性地生产出一类视频,并形成一股赛博小风潮。
“电子奸臣”:年轻人的新型“赛博食粮”?
“陛下做什么都是对的”“普天之下,谁敢忤逆陛下”……
古往今来,“奸臣”向来被世人唾弃鄙夷,可谁能想到,近日竟有年轻人将“电子奸臣”视频当作新型“赛博食粮”(赛博来源于Cyber,赛博文化泛指与网络和科技相关的文化现象)。
“电子奸臣”博主们在发布的视频中,大多会抱手作揖、满脸堆笑,极尽夸张之能事,用各种肉麻的赞美之词讨好屏幕前的所谓“陛下”或“皇帝”。他们不遗余力地吹捧,即使某些行为或决策在现实中并不值得称赞。
不仅如此,“电子奸臣”还衍生出了一系列产物,比如专门警醒“网络皇帝”的“电子忠臣”(其言词和态度与“电子奸臣”截然相反,面对“陛下”的问题能直言不讳),还有生活在国外的纯英文版“电子奸臣”等。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关键词“电子奸臣”,能发现已有不少博主进入了这条赛道。记者注意到,“@岳母深蹲”是最早发布“电子奸臣”类型视频的博主。作为这个赛道的头部博主之一,他是在2024年6月25日发布的视频文案中,第一次用了“#奸臣”这个标签。
此后,他的视频风格一直以夸张的夸赞为主。在7月2日发布的视频中,他穿上了印着“龙图”的衣服,用一声声“陛下”称呼着屏幕前的观众,并为视频打上了“电子奸臣”的标签,该视频获赞58万。
随着“电子奸臣”类视频的热度逐渐升高,其他赛道的博主也纷纷加入“电子奸臣”的行列。
放眼“电子奸臣”博主的粉丝群体,基本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坦言,自己心里其实十分明白,那些夸赞多是虚情假意、阿谀奉承,不过是形式上的花架子,毫无实际意义和价值。然而,当面对负面评价时,年轻的“网络皇帝”们却依旧难以拒绝“唯我独尊”式的自我安慰。
明知这些夸赞会令人变得“昏庸”,年轻人为什么还爱看“电子奸臣”?
小杨作为“电子奸臣”类视频的忠实观众,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看‘电子奸臣’主要是为了放松,偶尔也能获取一点情绪价值。”
目前,小杨正在家准备“二战”考研,平时的娱乐放松时间很短,“闲暇时打开手机,电子奸臣是我必看的。一开始看封面觉得没什么,突然听到叫我‘陛下’,兴趣就起来了。”
小杨表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电子奸臣”视频标题叫《与众不同的您》,这个视频只有短短十几秒,台词也只有那么几句,他都能背下来了,“‘有些人是上山的人,有些人是下山的神’,我当时就觉得这台词挺押韵的,有点意思。”
小杨深感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获得感很低,周围人又鲜少给予夸赞,“就连我的父母都不常夸我,可看‘电子奸臣’的话,每天都能被夸。”不过,小杨也明白“电子奸臣”的夸赞常常毫无道理可言,也根本无法取代生活中的真实成就感,“我上网就是图个开心,偶尔逃离一下,获取点能量,然后马上回来继续努力。”
周周则是独自在武汉打拼的上班族,也是“电子奸臣”视频的受众之一。工作中的烦心事会让她心情低落,又无人倾诉时,她发现看“电子奸臣”的视频能神奇地改善心情。“就像在接受鼓励式教育,能激发我的工作热情。”周周说道。
除了提供“鼓励”,“电子奸臣”吸引周周的另一个要素是评论区网友们的有趣互动。每次看“电子奸臣”时,她都会花几分钟专门浏览评论区的发言,“像是一波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了一起,大家一起在讲笑话,互相讲笑话逗乐。”
“夸夸群”变种成了“电子奸臣”
“电子奸臣”吹捧“网络皇帝”的这股流行风,应该与四年前兴起于高校的“夸夸群”脱不了关系。
四年前,“夸夸群”由复旦大学的“哈哈群”演变而来,后来一度在网络平台上爆火,又衍生出“职场夸夸群”“城市夸夸群”等,网购平台上甚至出现了付费夸夸的服务。
也是从那时起,年轻人对于“被夸赞”的需求显现出来。
在“夸夸群”沉寂后的几年里, 网络上的“夸夸文学”依旧活跃,互联网也涌现出一批专门“夸人”的视频博主。这些视频通常打出的标签是“#彩虹屁”。
和“夸夸群”不同,这些“彩虹屁”视频中的夸赞语言并非针对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纯粹的“无厘头”夸赞,配上博主浮夸的肢体语言,已颇具“电子奸臣”的雏形。只不过在称呼上,使用的还是“你”“我”,而非“陛下”“微臣”等。
大学生小李也曾是“夸夸群”的一员,在她看来,进“夸夸群”求夸和刷视频被夸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夸夸群”里被夸的同时还要费心去夸群里的其他人,“比起互动,我更享受只被夸赞的形式”。
在接触“电子奸臣”类视频之前,小李也曾看过一些“彩虹屁”类型的视频。相比“夸夸群”的夸赞形式大同小异,小李觉得“彩虹屁”视频更有意思,花样更多。
“他们这个夸人(视频)的赛道挺卷的,台词总能翻出新花样。”小李说。
当“彩虹屁”视频的夸赞进阶为“电子奸臣”的“进谏”后,小李更加喜欢“电子奸臣”类视频,“感觉它比彩虹屁视频里的谄媚意味更大,看起来更有爽感。”
不过,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目前“电子奸臣”类视频虽然形式花样百出,但内容也有些雷同。“电子奸臣”们都是对平时生活中可能会被教育或被贬低的行为进行吹捧,比如将“好吃懒做”说成“陛下贵体,不宜劳累”,将“一直躺着玩手机”美化为“陛下劳累一天,玩会儿手机怎么了”等等。
周周也表示,她其实对看过的“电子奸臣”基本上都是“看完就忘”。
“视频里其实没有什么真真切切的内容,因为它也不是针对我一个人的。而且博主说我是陛下难道我就真是吗?我其实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假话。”
但周周最在意的是这些视频提供的情绪价值,“毕竟现实生活中也没人会这么恭维我。”
年轻人为什么如此需要被肯定?
如今,“电子奸臣”的刷屏现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曾经在社交平台上备受瞩目的“夸夸大会”。不过,北青报记者发现,夸夸会已基本淡出人们的视野。
回溯到2021年,彼时线下夸夸会活动在众多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常州的“有点意思”俱乐部平均每月都会举办一次“女孩夸夸会”。
主理人贝贝(化名)回忆,在“夸夸文化”盛行之初,最火爆的一次线下活动有40多人报名参加。如今,“女孩夸夸会”虽然依旧是俱乐部的常规项目,但报名参与的人数较之前大幅减少,“有时候报名人数甚至凑不满10人,只能改为两个月举办一次。”
这在贝贝看来不难理解,因为在社交平台上,热点的更迭总是很快,“潮流总是‘一茬接一茬’,“夸夸”这个词被说多了、说透了,人们对于这种形式的新鲜劲儿和兴趣自然会随之减弱。”
在主理人贝贝看来,相较于当下流行的“电子奸臣”,“夸夸大会”可能更具深度且更为正向。
然而,正是由于深度交流以及挖掘每个人独特闪光点这两个核心需求的存在,大众参与“夸夸大会”的社交成本相对也较高,这也是“夸夸会”不再那么火爆的另一个原因。
贝贝进一步解释,夸夸会的参加者需要抽出时间到线下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要认真聆听每个人的自我介绍和发言内容。
而从“夸夸会”演变为“电子奸臣”,人们获取肯定的方式则变得更加“短平快”。如今只需花费十几秒动动手指看完一段小视频,就能获取类似的满足感,从而更快地治愈自己。
在贝贝眼中,这也顺应了部分年轻人的需求,例如内向的“i人”就不想通过社交来获取能量。况且,潮流总是“一茬接一茬”。
贝贝认为,未来,“电子奸臣”的热潮可能也会逐渐回落,或者再“变种”,但始终存在的是人们对被肯定的渴望。
不过,回到现实中,当虚假被夸的快感散去,虚无感和无力感似乎会变得更加真实。
如今,小杨对于“电子奸臣”视频的热情已经淡了许多。随着考研备战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天晚上,当他偶然兴起又看了一会“电子奸臣”视频后,虽然短暂的又有了被打“鸡血”的感觉,但到第二天上午他做某年英语一的考研真题时,一篇阅读就错了三道题。现实的“败绩”摆在眼前,让他清醒地认识到“视频里夸我厉害的台词真的就只是台词,啥也管不了”。
所以现在,他宁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实在在的学习上,“虽然在网络上夸赞是很让人开心的,但是网络毕竟跟现实生活不一样,不管我们在网络中受到怎样的吹捧,在现实中我们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够坦然接受别人的肯定。如果在现实中一直是无所事事的,那么照样会被生活暴击。”
专家:“漂亮话”中听不中用
新兴的“电子奸臣”现象,看似只是年轻人的玩梗之举,实则映射着他们的社会情绪和生活态度。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心理咨询师闫煜蕾的观点。
北青报:从您的专业角度看,“电子奸臣”与之前的“夸夸群”有哪些异同?
闫煜蕾: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迎合了人们期望被赞美、被认同、被理解的心理诉求。不同的是,“电子奸臣”是以一种极为夸张且有反差感的方式来满足这种诉求。表面上看就是将“不好”说成“好”,从而为“赛博皇帝”提供情感价值。
然而,大家应该认识到,“电子奸臣”只提供了好听的漂亮话,无法切实帮到“赛博皇帝”。毕竟,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困难不可能因此得到理解和化解。
这便是为何人不仅需要被共情、被理解,还需要认清自身的真实状况。例如,真正理解自己为何会体验到“脆弱”,为何会“情绪不稳、喜怒无常”,又为何会“沉迷手机”。然后,应以一种反思与探究的态度去理解内在的成因,既不必自我批判,也最好能直面自身困难,而非像网络中的“电子奸臣”那样企图美化或合理化困难。
北青报:您认为一些年轻人喜爱“电子奸臣”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闫煜蕾:一些年轻人在生活中缺乏情感映照、情感理解以及情感支持。当一个人的情感理解和情感支持匮乏时,就极易幻想得到“百分之百完美的情感理解和支持”。例如幻想有一个完全理解自己的伴侣或完美理解自己的人工智能等。但这种完美的幻想又极易破灭,因为任何人都无法被完全理解,或者说无法让他人满足自己的所有期望。
北青报:从专业的心理咨询角度出发,您能否给年轻人一些建议,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正确的自我认知呢?
闫煜蕾:大家在享受这种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心理慰藉时,一定不要完全脱离真实的人际关系,而是仍需在现实生活中寻觅能够给予自己“足够好的情感支持和理解”的朋友或关系。如果在自己的家庭中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依然感觉无法获得足够的情感支持和情感理解,那么需要做的是放弃改变父母的幻想,到家庭之外去寻找自己的“情感养料”。
最安全的方式是找专业的人解决专业上的事。可以通过一个靠谱的平台或经由信任的人介绍找到一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动力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流派,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无意识心理过程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情感和思维),来科学消化和处理那些难受的情绪,从而使得调节情绪的能力可以变得越来越灵活和强韧。
文并摄 | 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婧懿 实习生 李睿洁
图 | 网络截图
编辑 | 张彬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放牛班“,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选 | 石佳
统筹 | 柳璐
监制 | 高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