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2月15日电(记者 樊菲菲)AI制作电影、AI生成品牌广告、AI再现百年前奥运往事......如今,AIGC已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近日,首届“2024AIGC视觉应用论坛”在京举办,影视导演、短剧导演、广告行业从业者、广播电视从业者、AIGC创作者、行业专家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GC前沿趋势和应用进展。
目前国内诸多企业积极布局视频生成大模型,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突破,视觉大模型及产品逐渐成为视觉行业的新基建和新工具,极大提升视频内容制作效率,甚至重塑影视制作产业。
快手副总裁、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张迪在论坛上介绍,可灵AI将于近期推出全新的1.6版本模型,新模型将带来更好、更稳定的视频质量,在文本遵循、动态表现、风格一致性等方面将有大幅提升。数据显示,上线半年以来可灵AI已有超过600万用户,累计生成超6500万个视频和超1.75亿张图片。
视觉行业AI应用加速落地 中国首个AIGC导演共创计划上线
12月6日,中国首个AIGC导演共创计划在快手平台上线。快手可灵AI联合李少红、贾樟柯、叶锦添、薛晓路、俞白眉、董润年、张吃鱼、王子川、王卯卯等9位知名导演共同发起的“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短片题材涵盖奇幻、志怪、亲情、动画等多元类型。
论坛现场,AIGC短片《百鬼勿扰》的导演俞白眉直言,今年6月份,可灵AI才正式推出,今天九个导演已经用可灵AI拍完片子了,AI注定会打破人类在所有创作领域的定式。
李少红导演认为,AI拓宽了更多艺术创意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在虚实关系的表现方法上带来了很多灵感。通过不断的积累和训练,AIGC能够掌握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点,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的创作领域。在导演董润年看来,AI产生的画面给他带来了很多灵感,实现了与AI共创。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刘达表示,电影是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体,是现代视听技术的发展制高点,在现代视听媒体中最具技术引领性和示范性。作为中国首个AIGC导演共创计划,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在AIGC服务电影创作生产领域具有重要的开创性作用和里程碑意义。
半年迭代16次 可灵AI即将发布1.6版本全新模型
在本次视觉应用论坛上,快手副总裁、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张迪透露,可灵AI将于近期推出全新的1.6版本模型,新模型将带来更好、更稳定的视频质量,在文本遵循、动态表现、风格一致性等方面将有大幅提升。据悉,在上线半年的时间里,可灵AI已经完成了16次迭代更新。
今年6月,快手发布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1.0,可灵大模型为快手AI团队自研,采用Sora相似的技术路线,结合多项自研技术创新,效果对标Sora。9月19日,可灵AI发布全新升级的“可灵1.5模型”。
张迪表示,大模型行业2024年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视频生成方向迎来爆发式增长。来自超级创作者的反馈、建议和需求的贡献,是推动可灵AI持续迭代的动力。乐观估计,视频生成大模型将在1年左右达到个人制作影视剧的成熟度。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表示,未来,人机协同依然会是AIGC使用的主流,通过挖掘AIGC的巨大生产力,为影视创作提质增效。
国内首部AIGC原创奇幻微短剧《山海奇镜》导演及制作人、星贤文化创始人陈坤表示,AIGC将会是一个十年以上的行业机会,今天所有的尝试都是新的起点。“对于影视行业从业人员而言,AI带给我们一个最大的改变,是把线性工作流程变成非线性的流程。除了流程上的提质增效,我认为更深远的意义在于AIIP的出现,也就是借由AI技术的加持,加速好的IP创意落地,这个AIIP可能是电影、短剧、互动剧、游戏等等,长期来看,相信AIIP一定会变成影视文化产业的标配。”
WPP数据与技术中心高级咨询顾问张诗梵分享了AIGC应用于汽车、食品饮料等行业的应用案例。她指出,AIGC将会改变消费者的体验方式和内容的生产方式,全面拥抱AIGC已经成为广告行业的必然趋势。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王跖表示,随着视频生成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具有望促进产业融合,重构生产流程,推动内容创意产业革新。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