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技术-经济”新范式对旧范式的驱动和突破,我们可以更系统地探讨以元宇宙、脑机接口、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模型为代表的技术发展对经济和产业的影响与推动。
新质生产力无疑是2024年的热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和构筑国家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
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作用,英国经济理论学家卡洛塔·佩雷斯(Carlota Perez)撰写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一书(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and Financial Capital:The Dynamics of Bubbles and Golden Ages)值得关注。书中重点研究了自工业革命以后的所有主要技术革命,它们是如何被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按照“技术-经济”新范式对旧范式的驱动和突破,我们可以更系统地探讨以元宇宙、脑机接口、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模型为代表的技术发展对经济和产业的影响与推动。
01
新技术的新影响力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经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
元宇宙、脑机接口、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模型……当下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它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呢?”
元宇宙的思想源头,目前比较认可的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创建元宇宙意味着以实时生成、实时体验、实时反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数字内容。
脑机接口的概念探索可追溯至1924年,德国耶拿大学首次记录了人脑的电活动。1969年,第一例脑机接口实验完成。1973年,脑机接口概念被提出,用于形容将脑电信号转化为计算机信号的控制系统。
人工智能则由多种不同技术组成,这些技术相互配合,使机器能够有与人类相当的智能水平来感知、理解、行动和学习。
1961年,根据50年代的设计创造出第一个可编程机器人(名为Unimate,源自通用自动化),用于从压铸机中移动滚烫的金属件。斯坦福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的机器人Shakey在1966年紧随其后,成为第一个移动机器人,尽管其能力有限,但归功于软件和硬件结合,使它拥有了感知和掌握环境的能力。
大语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是一种非常灵活的人工智能模型。一个模型可以执行并完成不同的任务,例如回答问题、总结文档、翻译语言和写作文章。LLM有可能改变内容创作以及人们使用搜索引擎和虚拟助手的方式。
这些技术的组合,成为当下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助力着产业结构向数字化的转型。
我们知道,产业结构是发展经济学中提出的概念,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产业结构升级是通过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相互转化的系统工程。
而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经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
02
从唯物史观看科技的力量
自动化、互联互通和创新技术,这些领域改变了劳动力与资本竞合关系,并改变了经济规模和市场竞争的潜力,更改变了创新的速度。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公式为: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优化组合。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世界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全球GDP总量从1960年的11万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万亿美元,增长了9倍多。全世界用了近200年时间,到1960年全球城市化率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然后又用了60年,到2019年全世界城市化率达到55.7%。虽然发达国家人口仅占全球总人口的14%,但它们的GDP却占到58%;其人均GDP为4.7万美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多。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GDP的比例从27%上升到2019年的60%,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从1970年的30%迅速提升到2019年的64%。这说明生产力正在从发达区域向欠发达区域及全球渗透、扩展。
2017年的世界经济论坛认为,数字科技影响未来就业的三大不同领域——自动化、互联互通和创新技术,这些领域不仅改变了劳动力与资本竞合关系,也改变了经济规模和市场竞争的潜力,更改变了创新的速度。
2020年,中国国家政策从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创新平台建设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环境及产业发展持续向好。地方政策侧重于引导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与人工智能技术能力的融合,形成多元AI生态,营造有利的人工智能创新及发展环境。其中“国家队”多综合布局技术与应用领域,而创业“独角兽”多深耕垂直技术与应用市场,人工智能正深度驱动中国经济的智能化转型。
2023年,中国企业持续在优化运营领域精耕细作。从埃森哲评估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打造数字核心、释放人才力量维度上尚未建立明显的能力优势。目前,企业职能实现云端部署的水平较低,三年来平均覆盖四个职能领域;同时,转型领导团队或部门的职权依旧相对单一,尚未完全实现数字化、管理变革、流程优化和模式创新的全覆盖。
03
“现实宇宙”的增长引擎
面对人类对于物质及精神永不停止的需求增长,相对于元宇宙,机器人将会是“现实宇宙”中的重要供给方案。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与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则创造了今日世界的图景。面对人类对于物质及精神永不停止的需求增长,相对于元宇宙,机器人将会是“现实宇宙”中的重要供给方案。
未来机器人对于人工的替代将从大场景、低复杂度入手,逐步向中小型场景、高复杂度渗透,成长潜力十足。据IFR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制造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五个国家分别是:韩国、新加坡、日本、德国和中国;韩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位居世界首位(1000台/万人),新加坡/日本/德国的密度分别为605/390/371台/万人。中国作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最大的国家,机器人密度较发达国家仍处于低位,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322台/万人。但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上升速度最快,2025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有望较2020年实现翻倍,市场潜力巨大。
1989年,“欧洲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在其《非理性时代》一书中提到,企业将不得不应对不断增加的变化周期浪潮,直至破产与裁员。在新千年的开始,变化周期进一步压缩到每3—5年一次,而取得成功的“第二引擎”有三种不同原型浮现出来。大约三分之一是原有核心业务(或者说第一引擎)的新一代版本。第二种形式是利用第一核心的资产和新技术进入传统上与第一引擎业务最不相关的市场。第三种模式需要建立几乎与第一引擎完全无关的全新业务。
04
着眼长远布局未来
当前人工智能存在两条技术发展路径:一条是以模型学习驱动的“数据智能”,另一条是以认知仿生驱动的“类脑智能”。
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当前人工智能存在两条技术发展路径:一条是以模型学习驱动的“数据智能”,另一条是以认知仿生驱动的类脑智能。“类脑智能”产业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多领域交叉的产业,以类脑芯片、基础软件与类脑计算系统、脑机接口、类脑神经架构与硬件系统等技术为基础,具有通用人工智能、类脑多模态感知与信息处理等技术优势与特征。类脑系统的总体框架包括类脑的模型、算法、软件以及芯片,并结合丰富类脑数据构造的计算系统,在人工智能领域可以朝着高效云端/边缘端类脑计算系统的构造方向发展,在脑科学领域可利用现有的超算服务器集群进行神经动力学的仿真和模拟,构建更为复杂的脑仿真和神经模拟系统。
半导体作为科技行业的幕后英雄,一直默默支持着玩具、智能手机、汽车和恒温器等行业的发展。半导体还帮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多项技术取得突破,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想进一步推进数字化革命,需要更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换言之,便是更先进的芯片。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半导体行业一直是全球销售市场份额的绝对领导者,2020年占据全球市场的47%,高额销售使得美国半导体行业受益于创新良性循环,美国半导体公司在研发、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方面都保持领先或高度竞争地位。日本在半导体材料上拥有强大话语权,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占比约六成,其中关键材料光刻胶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80%。中国台湾地区在芯片先进制程技术上全球领先,长期位居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的首位。2020年,仅台积电一家公司就占据全球芯片制造的51.6%。
随着5G、物联网等底层技术的不断成熟,将驱动下游细分领域电动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进而持续推动全球半导体行业需求的稳步增长。
2021年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和波图兰研究所(Portulans Institute)发布《2021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TCI)报告。瑞士、新加坡和美国在2021年的排名中占据前三位。中国排名第37位,首次进入前40名。人才竞争力和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经济增长更多的国家能够吸引最好的人才,最好的人才能够让公司和经济增长。中国在培训(第21位)和全球知识技能(第23位)两个支柱方面进入了所有国家的前四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强大的终身学习(第3位)及其高度创新和支持创业的经济(人才影响第15位)。有利的市场环境(第19位)也有助于中国起用人才的能力(第39位),良好的就业能力(第12位)对职业和技术技能储备(第50位)也有积极影响。中国在吸引人才方面排在第78位,在留住人才方面排第70位,这都比其他因素的排名低得多。中国要如何改善这些领域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真正设法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才。
波士顿亨德森智库梳理了中国创新体系过去四十年的发展脉络后指出,创新并非线性模型,而是一个生态系统。创新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并在开放体系和竞争市场中蓬勃发展。创新是企业、政府和学界等参与者大量互动作用的结果,创新主体之间是否有紧密联系,是否形成高效动态反馈,是决定创新质量的关键。
来源 | 《商学院》杂志2024年5月刊
作者 | 王鹏,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数字医疗健康实验室研发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