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一直被各国视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且因为它的不可再生性,很多国家都是“且用且珍惜”、一边到处寻找煤矿,一边仔细计算着挖掘量。
但是在我国宁夏的贺兰山煤层,却已经在地下燃烧了300多年,每年造成的净损失高达10亿元。
为什么我们宁愿让他白白损失,也不有所行动呢?
有的事情就是想的容易,实施起来是难上加难啊。
什么是煤层自燃?简单来说,就是煤层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自己燃烧起来。
在贺兰山腹地的汝箕沟矿区,记者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数十平方米的区域内,红色火焰在夜间清晰可见。
白天,厚几十米、长达几千米的煤层呈灰白色,煤层烧空后还引发了山体滑坡。就像地狱之火在地下燃烧。
煤层自燃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每年约115万吨优质无烟煤被白白烧掉,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
你知道115万吨煤有多少吗?大概相当于3万多节火车车厢装满煤。这些煤就这样白白烧掉了,多可惜。
更糟糕的是,它还严重污染了环境。火区每年排放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相当于一个中型火电厂排放量的200多倍和20多倍。
一个没人管理的火区,污染比一个火电厂还要严重200倍!
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些火灭掉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那是因为贺兰山地处山区,缺水少土,治理成本高昂而且常用的灭火方法如黄土覆盖法、打钻灌浆法、剥离灭火法等,都耗资多、费时长,且难以做到一劳永逸。
由于火区与自然保护区重叠,治理时还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既然这么难治理,那就放着不管吗?
当然不是。政府和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他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应该将火区治理纳入贺兰山一体化治理范畴。过去,火区治理与生态治理是分开的,这显然不利于问题的全面解决。
还可以探索"边剥离灭火边生态恢复"的方法。对于自然保护区外,火势蔓延快、造成地质灾害的火区,可以在严格监管下适度采用剥离灭火法,同时进行生态修复。
加强火区监测和科研攻关也至关重要。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及时预判火区发展态势;同时加大科研力度,将贺兰山保护好。
说起贺兰山,你可能会想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
没错,贺兰山就是这么美。它可不是普通的山,而是宁夏人心中的"父亲山"。它不仅是一道天然的地理分界线,更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可这座美丽的山脉曾经竟然是一座"煤山"。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贺兰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于是,大规模的开采开始了。
石嘴山市就是因煤而兴的典型代表。当地居民王茂忠回忆说:"以前的大磴沟,到处都是没有主的渣台和矿坑。
风一吹,整个人都黑了,我到宿舍洗脸,一盆水半盆灰,鞋里都是细煤渣。"听着都觉得可怕。
但随着开采的深入,贺兰山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曾经的青山绿水变成了满目疮痍的荒山。这时候,人们终于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2017年,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态保卫战在贺兰山打响。当地政府下定决心,关停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煤炭、砂石等工矿企业。
这个决定可不是轻易做出的,它涉及到197家企业、208名经营业主,以及几千名职工的生计问题。你可以想象,这个决定有多难做吗?
但是,为了贺兰山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这个决定必须做出。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生态修复工程开始了。他们播撒草籽近200平方公里,治理修复面积146平方公里。慢慢地,贺兰山又开始披上了绿装。
关停矿山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问题是,那些失业的矿工们怎么办?你可能会想,难道让他们都去种树吗?
其实,政府和当地人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在贺兰山东麓,有一片占地2000多亩的葡萄园,名叫源石酒庄。这个美丽的酒庄竟然是建在一个废弃的砂坑上。
酒庄的主人袁辉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供应银川市砂石料资源的主要产区。受采矿影响,周边植被稀疏、砂砾裸露,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2008年,袁辉决定承包下这块坑地,盖酒庄,种葡萄。
他把葡萄枝蔓做成藩篱,用被淘汰的石料垒成墙面。你能想象这个场景吗?废弃的砂坑变成了美丽的葡萄园,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如今,这座别出心裁的酒庄已经成为3A级旅游景区,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还成为宁夏重点的葡萄酒产业园。
这个葡萄园季节性用工有2000多人,常年用工300多人,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很大的增收。这不就解决了失业问题吗?
但是,难道所有的矿山都能变成葡萄园吗?
当然不是。政府还想出了其他办法。比如,他们依托石炭井矿区生态修复成果和煤炭开采遗留工业广场,打造了石炭井工业旅游小镇。
你听说过工业旅游吗?就是把以前的矿区变成了旅游景点,让游客可以了解煤炭开采的历史。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产业转型虽然困难,但只要有创意和决心,就能找到新的出路。
从采砂到种植葡萄,从煤矿到旅游景点,不仅生态效益好了,还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选择了迎难而上。
关于自燃问题,有专家提出,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来实时监测火区的情况。利用高科技手段,我们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发现火情,及时采取措施。
还有人建议,可以开发新型的灭火材料。比如,研发一种能够在高温下快速膨胀的材料,注入地下后可以隔绝氧气,从而扑灭火源。
还有专家提出,可以考虑利用煤层自燃产生的热能。比如,在安全的前提下,利用这些热能发电或供暖。
这样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还能创造经济效益。
贺兰山的生态保卫战仍在继续。从"煤山"到"青山"的转变,不仅需要政府的决心,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科技的支持。
煤层自燃不仅是贺兰山的问题,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存在类似问题。如果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能帮助贺兰山,还能为全世界做出贡献。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贺兰山能够彻底摆脱煤层自燃的困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继续守护着宁夏这片美丽的土地。
参考资料:
【1】经参调查|年烧损优质每百万吨,贺兰山煤层自燃“百年顽疾”解
【2】煤炭的沥青成因说·中国改革报
【3】贺兰山生态保卫战·人民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