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可: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

发表时间: 2023-07-09 13:58

7月8日,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主题论坛在世博中心举行。本文图片均为 主办方供图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任务和路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看来,“聪明的我们应该用创造的智能机器去培养更聪明的人, 这样就能创造更聪明的智能机器”。

7月8日,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主题论坛在世博中心举行,主题为“引领学习变革 智创教育未来”,超4.6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参与。

“面对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加速迭代,教育如何做出更加快速、更加科学的反应?”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在致欢迎辞时指出,在新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更加科学、更加快速地推进智能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介绍了上海在大力推动AI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智能时代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他表示,上海将加快部署校园数字新基建,打造互联互通的智能教育基础设施;聚焦拓展智能教育新应用,探索基于AI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聚焦构建智能教育新格局,加快建设教育数字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怀民作“群体智能与智能教育”主题演讲,他提出,在智能中人不可或缺,技术只是手段,人类教育能力的提升来自人类激发和汇聚群体智能的手段与水平的提升。大语言模型是激发和汇聚群体智能的最新技术成果,人类可接受的高质量大语言模型来自人类的群体智能。王怀民表示,大语言模型是可能成为好教师、好学生的智能助手,成为教学相长的工具。大语言模型是支撑智能教育的最新技术手段。智能教育可能为大语言模型提供高质量人类反馈和矫正数据。

“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教学”,在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看来,学习环境在变化中,这是各界需要重新考虑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

郭毅可将演讲主题定为“人有人的作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教育”,他指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传统的教育是积累知识,AI时代的传统教育,人工智能成为工具。在人工智能赋能的世界里,教师、学习者需要拥有以人为中心,批判思维和创造力,人、机器交流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三个方向。郭毅可提出“聪明的我们应该用创造的智能机器去培养更聪明的人, 这样就能创造更聪明的智能机器”的理念。

7月8日,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系列研制成果发布。

当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永和等嘉宾还共同发布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系列研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和系列标准。

研究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内外24个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并基于此,提出构建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体系,从体系预研、体系规划、标准制定、试用验证、培训贯标、应用推广六个阶段建设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体系和研制该系列标准,旨在构建可信、安全、高效、好用的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更好赋能、赋智教育,完善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创新变革和高质量发展。该研究报告预计将于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旨在规范教育领域内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总体框架、构成要素、功能要求、数据集的构建原则、测评框架、安全隐私,以及教学应用要求等。后续这些标准也将进入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建设之列,并启动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测试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