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作者,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广告,观看后可免费阅读全文。
时至今日,全球科技发展都已经再上一个台阶,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各类资源的匮乏。
对新能源的探求早在十几年前就被提出,毕竟化石能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已经有不少项目因为能源的不足陷入了停滞,所以各国对于新能源的渴求已经迫在眉睫。
而“可燃冰”就是人们在探求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新能源,这种物质一经发现就被人们称之为“未来能源”。
而作为“可燃冰”储备量最大的中国,一度被认为会引领一场“冰与火”的革命。
但事实却是“可燃冰”已经很少出现在人们视线中,这是为何呢?
可燃冰,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燃烧的冰。
它是一种在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结晶物质,跟普通的冰不一样。
可燃冰又被称作“天然气水合物”,里面包含着大量的甲烷,这些甲烷一旦被释放出来,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根据科学研究显示,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触底燃烧后将释放出164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气。
可燃冰就是一个能量极度聚集的小型炸弹,而这么多可用能源的发现,自然是给当时的科研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不少人都投入了关于可燃冰的研究中,毕竟从前景来看,可燃冰的确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它的储备量比现有的天然气能源和化石能源多很多,全球的可燃冰总储量有2.1万亿吨左右。
在现有化石能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可燃冰会成为一种新的可供人们使用的能源。
如果能够成功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化开采,那么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民生水平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环境方面也能得到更大的改善。
毕竟可燃冰是具有环保属性的,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可燃冰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煤炭和石油要少很多,也就是说,如果可燃冰能够全面代替现有能源的话,一些严重污染的环境将得到巨大改善。
比如在中国北京等地区常有雾霾频发,如果能用可燃冰代替现有能源的话,相信这种环境污染将会少很多。
所以作为目前可燃冰储备量最多的国家,中国自然也希望能够尽快的将可燃冰研究透彻进行商业化开采。
不过时至今日,可燃冰的开采依旧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
究其根本,不是因为可燃冰比不上天然气和石油等能源,而是因为开采可燃冰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及成本方面的桎梏。
不少人发现,近几年可燃冰的风声似乎越来越小了,甚至已经看不到太多关于可燃冰的讨论。
这并不是因为可燃冰就此退出了科研人员的视线,而是因为可燃冰的研究开采陷入了瓶颈之中。
可燃冰作为一种新能源,它的前景自然是无比广阔的,但同时它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也是不容小觑的。
第一点要解决的就是开采环境的问题。
可燃冰是在极其特殊的环境下形成的,一般都处于高压、低温的海底,这样的环境对开采人员来说挑战巨大。
而且可燃冰的保存条件也极其苛刻。
一旦温度上升,外部的压力数值改变,可燃冰就会迅速被分解。
其内部的甲烷也会被大量释放,这样被释放的甲烷不仅不能作为能源,反而会作为二氧化碳分解在空气中从而加剧对环境的负担。
而且前面说过,可燃冰形成的环境比较特殊。
96%的可燃冰都埋在1000米以下的海底深处。
一旦可燃冰被分解挥发,那么它所处的地方很可能会发生海底塌陷等灾害。
所以在这些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前,可燃冰的大幅度开采是无法实现的。
毕竟这样的条件对开采人员来说是有生命危险的,如果以这样的条件进行开采,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
所以可燃冰的开采也就陷入了瓶颈之中,无法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另外可燃冰内部能量的保存也是一道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目前对可燃冰的开采方式最主流的只有三种,一种是热注法,也就是将热水或蒸汽注入可燃冰层,让其快速分解,释放出天然气。
而另一种则是减压法,它与热注法截然相反。
它是通过抽取上部的天然气,降低可燃冰附近的压力来促使可燃冰进行分解。
而化学置换法则是将二氧化碳或其他化学物质注入可燃冰内,让可燃冰内部发生化学置换反应从而获得天然气。
不过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劣,目前还没有研究出能够两全其美的开采方法。
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会一定程度上造成能源的浪费和安全问题,而可燃冰的开采成本也是其进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可燃冰不同于化石能源,化石能源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开采方法。
化石能源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资源的浪费,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多的能源。
但可燃冰的研究显然没有到这种程度,开采可燃冰的设备、机器等动不动就要上百亿的投资,而这些机器开采出来的可燃冰并不是立刻就能投入使用的,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工提纯。
这一道道工序下来,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自然无比高昂。
可燃冰的确比现有能源多出了不少优势,但在这么大的价格差异面前,可燃冰显然不受大众青睐。
如果可燃冰的成本无法降下,那么可燃冰的开采也将一直陷入僵局。
这其实是一个死循环,想要更加方便、用更小的成本开采更多的可燃冰,那么就需要有更大的技术突破。
但更大的技术突破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这些资金投入在没有技术突破的现在又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成本和技术两方面相互制约,就让可燃冰的开采与研究都无法更进一步。
面临这么大的挑战,难道“可燃冰”要就此被放弃吗?
显然不可能,在能源日益匮乏的现在,任何一种新能源的发现都至关重要,更别说是可燃冰这种已经被确认价值的能源。
技术、成本方面的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但新能源的发现却是未知的。所以对于已有的能源,任何国家都不会轻易放弃。
而之所以现在大家好像很少听到可燃冰的消息,只是因为可燃冰不再像之前那样有铺天盖地的新闻了。
不过可燃冰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其未来潜力以及它的战略价值都注定了可燃冰的前景依旧非常乐观。
况且在我国周边海域,光是南海的可燃冰储量就有800亿吨。
有这么大的储备量,这样有价值的能源怎么可能会被轻易放弃?
所以可燃冰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相信未来关于可燃冰的技术一定会实现突破,让中国的能源科技再上一层楼。
而其他国家也同样如此,毕竟可燃冰并不是中国独有的。
在中国之外,诸多海域中的可燃冰储量也非常可观。
所以像日本,美国等国家从未停止过对可研的的探索与开采。
还曾因为可燃冰的归属引起过争议,毕竟世界上还有许多公海领域。
这些领域中的可燃冰也是一笔庞大的资源,未来关于可燃冰的政治争议想必不会少见。
在中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的开采已经进行的非常顺利。
2020年,我国就在这片海域中进行了为期60天的开采,这60天内的产气量已达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可见可燃冰的利用价值。
在这之后,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可燃冰的产业链雏形。
在2030年,有望实现商业化开采。
相信在未来,可燃冰一定会成为继石油之后的有一大战略资源。
不过目前为止,可燃冰依旧不是全球能源的主角。
石油依旧占据着主要地位,可燃冰想要完全代替现有资源尤其是代替石油的话需要更强大的技术和及漫长的攻坚过程。
现在就对可燃冰下结论显然为时过早,可燃冰已经展现出了它的价值。目前的问题在于人类技术、成本方面的桎梏,但技术是可以突破的。
新的能源却无法轻易被发掘,可见可燃冰的研究之路任重而道远。
可燃冰所带来的不仅只有能源价值,其本身所象征的变革意义也不容小觑。
能源已经是未来世界的竞争重点,可燃冰作为一种新能源自然也身处其中。
所以对于可燃冰的开采以及未来的应用需要更加慎重的考虑抉择,这种战略资源对每个国家都无比重要。
只有寻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才能更好的运用可燃冰所带来的的价值。
参考资料:
《可燃冰号称可代替石油,中国的储量全球第一,现在为什么不提了?》
星球上的科学 2024-05-24
《可燃冰号称可代替石油,中国的储量全球第一,现在为什么不提了?》
深度观财经 2024-07-28
《可燃冰号称可代替石油,中国的储量全球第一,现在为什么不提了?》
鲨鱼财经 2024-05-16